猜测文化 VS 询问文化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把不同的文化划分为两种。
在询问文化中:
你可以提出想要的东西,即使它看起来遥不可及或者不太合理 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需求 你可以提出别人可能拒绝的要求 对自己感觉良好的请求说“是”,对不喜欢的请求说“不”
在猜测文化中:
仅当确定对方一定会答应时才会提出请求 阅读大量间接的上下文线索,以确定自己的请求是否合理 让某人不得不对你说“不”是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设置了固定的背景和语境,别人会主动提出,而不需要自己去提问
与之对应的例子是,你要搬家,想请朋友来帮忙以便降低搬家费用,在询问文化中,你会直接对外发布自己的需求和需要帮助的事项,并主动联系当地的朋友,直接问他们当天是否有空来帮忙。在猜测文化中,你会给生病的朋友(你早就知道这个朋友有辆车,并且那天大概率不会用)先送一碗热汤,表达自己的关心,然后不经意提到自己周末会搬家,等他主动提出可以把自家的车借给你,你推辞说不要,在朋友的再三坚持下,你接受了他们的帮助。
我是在猜测文化中长大的,一个社会中成熟的“大人”要有眼色,要会看人脸色,要以大局为重,拒绝别人的请求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关系越亲密,越不能拒绝,久而久之养成了凡事不懂得拒绝的讨好型人格,但我在内心深处又十分痛恨这种性格。于是远离和冷漠变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通过逃避熟人社交,来避免他人提出我不情愿但是又没办法拒绝的要求,并不是我天生就凉薄。所以我要做的,其实是远离猜测文化,努力靠近询问文化,找到真正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交往方式,并且一以贯之。
熟人社会 VS 陌生人社会
询问文化和猜测文化与“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有一定的关联。在熟人社会中,往往会更倾向于猜测文化,因为大家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维系整体系统的表面和谐就非常重要。在陌生人社会中,相互的帮助来源于互惠,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减少误解和交往浪费则占据了更大的优先级。
在两种社会形式中,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陌生人社会。虽然熟人社会能带来家庭的温暖,便利的生活环境,但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你需要放弃个人的隐私和个体的独立性,把海量的金钱和时间投入到维系一张足够稳固的人际关系网上,随份子,帮人办事,跟朋友的朋友以及亲人的亲人处好关系等等,以期待未来某个时刻,可以找人帮自己办点事,比如去医院看病挂号插个队,或者学车的时候省下一点教练的费用。我可以免强自己去做的很好,但心底里不愿去这么做,永远也无法适应和认同。
认清和表达自己的诉求
全文最让我有共鸣的一句话是:“for me, it’s been a years-long practice to continue to tap into and understand what I want, before I then try to take others’ needs into account.”
猜测文化带来的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个性的抹杀。因为很难直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难以拒绝别人的诉求,我们总是在小心翼翼地满足外界的期待,父母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同时,对外只发表对我有有利回应的看法,从而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个人的喜好、快乐、精神诉求统统都要为大局让位。
这样的成长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我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往哪里去。而一个人只有弄明白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并且把它放在首位,真诚而直接的表达,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