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连能解决欧盟电池法案的事吗?

文摘   2024-09-01 11:41   北京  

sorry,标题党一下,其实我想分析的是欧盟电池法案的本质与目标。

笔者追踪电池法案已经有非常长的时间了,几乎是从2020年末欧委会提出新电池法案的提案后,就持续在追踪整个法案的制定。而在这过程中,有关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CFB-EV)的计算规则,从JRC(欧委会联合研究中心)出第一稿计算报告,到去年6月初最终草稿,也是一路在跟进。

从技术层面,笔者关心的是电力建模的方法学制定,一来这是笔者长久的研究领域,二来这是对电池生产而言,最重要的碳足迹核算内容。笔者自始至终都相信,只要电力建模上我们的企业不吃亏,那么面对电池法案碳足迹要求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笔者是这么认为的,当然,欧盟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令人意外但不出所料,从2023年6月JRC最后一版报告到2024年4月欧盟发的正式的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计算草案,变动最大的规则之一,就是电力建模的方法。欧盟大手一挥,直接砍掉了所有能够通过合同文书(contractual Instrument,大家熟知的绿证,PPA,零售购电合同等等等都是合同文书)证明电力消费来源的方式,就剩下了孤零零的全国平均消费组合和直连。

本文不再赘述具体的规则和内容,因为之前已经写过很多次,也接受过多次媒体的访谈了。本文从根本上,分析和大胆预判一下电池法案。

说到电池法案,就得先说到绿色新政(Green Deal)。绿色新政是欧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其核心内容是通过转向清洁、循环经济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阻止气候变化、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减少污染,并实现经济增长和实现公正的社会转型。在绿色新政之下,有不同的战略服务不同的目标,比如冲着减排去的适应55(fit for 55),冲着转型钱袋子去的可持续金融,冲着产业去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 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

那么新电池法案是在哪个战略呢?循环经济行动计划。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电池法案从来都不是一个直截了当的技术减排政策,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产业经济政策。说明了欧盟对于电池法案,以及电池法案下的碳足迹的核算定位,从来都不是让各大电池厂商和车企去为生产国的减排做贡献,而是为了保证欧盟自己的供应链安全,为了让电池厂到欧洲去发展和生产,从而为强化欧洲的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和竞争力做保障。

其实,这里面有两个目标,第一是保证欧盟自己的供应链安全,第二是为了电池厂欧洲去发展和生产。这俩目标间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保证供应链安全是最终的目的,但供应链安全不等于电池厂一定要搬到欧盟,即使产能的本土化显然是对欧盟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途径。

简单换位思考一下欧盟的逻辑。欧盟的本土电池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其实欧盟自己也存有问号。不论电池法案的规则定得有多严,目标定得多高,大家都清楚,一旦实施起来,可能就与想象中的美好大相径庭。当然,欧盟自己也知道,不论是电池制造产能还是关键原材料产能,中国都是一枝独秀,那么,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中国成为了头号去风险的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于这个宏观大逻辑,作者抛出几个想法吧。

第一,最终稿电力规则还会有什么PPA或者绿证奇迹吗?笔者认为不会,既然欧盟的目标是产业和供应链安全,而不是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或者降碳,也不是如CBAM那样算清楚以后收钱。那么用全国平均消费组合这么简单的算法,就能达成以上目标,那又何必大费周章搞什么合同文书呢?

第二,直连能解决问题吗?笔者认为,很难。首先直连项目本身有局限性,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其次叠加欧盟的产业安全目标,如果直连就能帮助各国产业完成门槛要求,那对欧盟而言,电池法案就白做了,供应链安全的目标一百年都实现不了。

第三,碳足迹影响大吗?坦率来说,不知道。很明显冯德莱恩引导的欧盟在2024-2029年更加强调的是工业竞争力,碳足迹的规则作用于供应链安全还是太慢太不直接了,或许还会有更强更直接的政策出台引导产业链发展(比如在清洁工业法案中提出更强的措施)。再说,不少欧洲公司同样头痛碳足迹,从前期umicore的反应就能窥见一斑,欧盟如果坚持电力规则不变,可能会从其他地方进行补偿。

第四,欧盟想要的是供应链安全,并不是掐死中国的制造商。俄乌之后的供应链危机,确实让欧盟害怕了,但欧盟很清楚,不可能完全甩开中国供应链,多年来“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局面没法彻底改变。所以,他们的目标是削弱中国电池供应链的绝对优势,而不是搞死。其实这点也是很明确的,笔者根据从近年来欧盟和日本还有韩国频频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大胆猜测,欧盟设想的路线图,应当是先让中日韩在对欧盟的电池出口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让欧盟摆脱对中国的单一供应链依赖过高的局面(欧盟经过俄乌后很明显的一个战略转向,就是要摆脱任何的单一对外依赖),确保供应链安全后,同时腾出手引导供应链想欧盟本土转移,并大力扶持欧洲企业,形成未来的欧-中-日-韩-其他核心资源国的电厂产业供应链格局(暂不论日韩会不会拉垮,也不论欧盟内部产能是不是撑得住这个想法)。

那么直连还搞不搞?笔者的想法是,这件事本身的逻辑要立得住才行。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国内的电力发展需不需要直连,是否有直连就能彻底缓解我们的供应链风险。如果答案是需要,那么就应当给市场这个选择。如果是不需要,那么就要思考对我们的产业发展而言,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筹码,给中国的企业争取更多的机会。

当然,最重要的是,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出海是不可逆的趋势。电池法案只是未来可能无数海外政策中的一个缩影,当单边的风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企业如何在面对不可逆趋势时,真正能够走出去,站稳脚跟,又是另一个宏大的议题了。

希望我们的行业越来越好,能出现越来越多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作者信息:

北京电链科技双碳事业部总监
清华海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中心特聘专家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动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中国节能协会节电与绿色电能委员会 特聘专家
China ESG Alliance 特聘顾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减污降碳专委会委员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责任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微信:JennyZheng1210(请发送姓名+单位信息),欢迎交流。


CEEE独立研究与思考
CE for Carbon Emission, EE for Energy and Electricity.能源发展与绿色转型,独立思考与观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