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代 追光而行
愿我们脚下有泥眼里有光
时间是不经意间奔腾的洪流,热忱是时代递进中默默养护的初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我们用脚步探寻时光的脉搏,用镜头捕捉万千世相,用笔和键盘挥洒青春汗水,为事实说话,为时代放歌。记者的使命是一盏灯,我们用笔、相机、话筒,在时代变迁中抓取和传递信息,让更多人由此拼接出对世界的认知,既看得清脚下,也照得见远方。
责任与担当、使命与坚守,是记者这个职业的鲜明底色。
随着传播渠道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已成为新的趋势,新闻呈现的内涵和模式也在发生质的改变。面对现实和理念的双重变化、机遇与挑战的前后夹击,迎接和拥抱全媒体变革,是我们新闻人紧跟时代步伐的新的责任和担当。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记录者的本色没有变,表达、传递依然是新闻最本质的愿景。以记录事实、报道真相、亮出观点为基石,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坚持做优质内容,让每一个新闻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是我们的无上荣光。
怀揣着赤诚和梦想,我们要坚持内容为王,敢于求变、勇于求新,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绘就更多网上网下的“同心圆”。要坚持脚踩大地、践行“四力”,奔波于田间地头、穿梭于生产一线,用真心感知时代的进步,用镜头捕捉发展的变迁,讲述精彩生动的中国故事,吹响奋进新时代的号角。要坚持聆听普通人的声音,将人间烟火气变成丰盈、有质感的故事,以更加专业的素养和敏锐的洞察,传递人间温暖,凝聚广泛共识。
记者节快乐!愿我们脚下有泥、眼里有光,砥砺初心、守正创新,向读者表达永远的真挚,向时代昭示新闻的热忱。(胡文超)
▲认真倾听记录
▲捕捉精彩瞬间
▲定格丰收喜悦
▲深入一线采访
▲精雕细琢版面
▲聚焦重要时刻
坚守与热爱 永远在路上
三门峡日报社时政记者部 张静怡
记者就是永远在路上,用镜头记录每一个瞬间,用文字传递每一个故事,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所以当确定参加“接大天鹅回家”活动时,我知道这又将是一场漫长的征途。
13天时间、3省7市15个湿地、3500余公里,在渺无人烟的沙漠和草甸,不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克服心中面对未知的焦虑。
但路上总是充满惊喜,当翻过山头蓦然发现一潭湖水,当穿越沙漠忽地看到一片绿洲,当寻找的天鹅缓缓从头顶飞过,当风暴过后盼到日出天晴……我才越来越明白,记者就是要身临现场、感受现实,才能用笔书写真实、传递美好。
正是因为我们经常在路上,才能看到许多常人不能看到的真实,体会到许多艰难与感动。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要扛起记录真相、传播正能量的使命和担当。
记者永远在“解锁”新技能。身为一名文字记者,在报道“接大天鹅回家”活动中,我意识到仅用文字讲述故事在如今这个时代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做好宣传报道,就要用图片捕捉生动、用视频展示真实。最终我同步完成了“接大天鹅回家”纸媒专栏报道和新媒体系列报道,也让我切实体会到身为一名记者,要时刻保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状态。
做新闻没有捷径,需要用诚意换真心。十几天的时间里,我看到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三门峡天鹅湖鸟类环志站站长高如意和他的队员,徒步近10公里寻找天鹅,跋涉数小时追踪天鹅,看到了团队其他成员的坚持……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对工作的坚守与热爱,这也将成为鞭策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正义的守望者、温暖的传播者、发展的见证者,很荣幸我能成为其中一员,我也将继续坚守这份热爱,永远在路上。
夜幕下的责任与担当
三门峡日报社要闻部 方梦一
在报社的编辑大厅里,夜晚总是格外宁静而深邃。作为要闻部编辑的我,每一个夜班都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充满了对职责的深刻理解和对使命的执着追求。
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大会发来贺信。这不仅在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文物考古界引起强烈反响,也成为三门峡建市以来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作为当天要闻版的编辑,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要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版面的美观性,生怕有任何疏漏;兴奋的是,能将重大新闻呈现给读者,见证并记录这一历史时刻。那一刻我意识到,党报编辑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时代风云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在夜班工作中,我时常会遇到紧急稿件。2023年1月19日,临近当天版面签版,我接到一篇见义勇为的新闻稿件,需要调整已定版的版面。我迅速调整状态,报备总编后,与记者反复沟通,确认新闻事实,仔细推敲事件细节,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当稿件最终定稿、版面最终敲定,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党报编辑的责任与使命。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要为党和人民澄清谬误、还原事情真相、传递正能量的信念。
夜班编辑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广泛传播,看到读者因为我们的工作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所有的付出都显得那么值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牢牢扛起新闻人的使命,不负热爱,固守职责。
做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播者
三门峡日报社新媒体采编部 邹森
在这个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一名记者,能够亲历并记录下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蕴含着灿烂文化的瞬间,并利用融媒体手段将其广泛传播,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前不久的巴黎奥运会上,三门峡市非遗剪纸传承人李竹梅及其团队的拼搏精神就照亮了我的内心。他们不仅跨越了地理的界限,更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鸿沟,用一双双巧手与满腔热忱,将中国奥运冠军的荣耀时刻定格为永恒的剪纸艺术。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在报道中,我充分运用融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李竹梅团队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借助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多个平台,传递这份艺术之美。这种跨平台的广泛传播,让豫西剪纸声名远扬,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见度与影响力。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再到巴黎奥运会,李竹梅团队的剪纸作品连续三届成为奥运会的特许商品,这是属于三门峡的荣耀,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有力佐证。
融媒体时代,作为记者,我们不仅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更要掌握多种传播手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受众的需求。我深知,记者不仅仅是执笔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与文化的传播者。
提升“内功”践行初心
三门峡日报社社会新闻采访部 王梦
2023年伊始,《三门峡日报》开设《守望乡土文化》栏目,在读者与“非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随后1年多的时间里,本报记者深入山区、乡村,梳理、挖掘三门峡本土民间文化,探寻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和面临的问题。我也有幸参与了该栏目稿件的采写工作。
采访中,我接触到了三门峡璀璨多姿的民间艺术、民俗民风、传统技艺,它们虽饱经沧桑,却依然魅力无穷。其中,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贴近百姓、融入生活,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些非遗传承人不管境遇如何,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始终如一,他们无怨无悔、默默付出、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着我。
记录、保护、传承、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责任,记者更是义不容辞。作为一名记者,我经常因为自己文笔平平、写不出直达读者心底的“触动”而叹息。就如传承人一样,生怕流传千古的传统技艺和深厚悠长的文化底蕴在自己手中“失色”。但同时我也为自己庆幸,每次采访都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每一位报社前辈和同事都是我坚实的后盾。我知道,我会在采访实践中不断汲取向上生长的营养,并像执着坚守的传承人一般,以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细致探访、不断积累,努力提升“内功”,用一腔热爱践行新闻初心。
团队凝聚力让我们坚定前行
渑池融媒新闻采编中心 杨苗
2024年,在新闻采编中心,我忙碌而幸福着。我感悟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团队的力量。强大的团队凝聚力让我们的步伐坚定无比。
2024年,我们经历了多次大型活动,两会、农民丰收节、新华大道开通、仰韶文化博物馆全新开馆等。我们的记者团队奔赴一线,高效协作,每次都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报道任务。
在新华大道报道方面,我们分派多组记者,在其开通前夕,进行了新华大道沿线绿化成果以及最后施工阶段等系列视频制作,每天发布通车倒计时海报,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引发全县群众和广大网友对新华大道的关注。同时,我们积极与上级平台进行沟通,在活动当天,第一时间向上级平台传送记者的文稿和视频,成功在省级不同媒体频道进行推送,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有力地宣传了渑池在民生实事方面的成就。
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全新开馆当天,我们全员上阵,把“战场”放到现场,做到素材的第一时间拍摄、制作和发布。大家合理分工,齐心协力。节目制作上,我们不仅专注于常规性的报道,还派出人员去采访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网络红人,制作短视频在全媒体平台播出,让活动的热度延续,持续擦亮仰韶文化品牌。
多次的大型活动和团队作业,让我们看到“一群人,一条心,去做一件事”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我相信,有这样的凝聚力,未来我们能完成更多更优质的新闻报道。
本版图片除图⑥为三门峡广播电视台提供外,其余均为本报记者摄
责编:徐伟
合作热线:18639836009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