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 父母必看!

政务   2024-12-30 11:21   黑龙江  


集 贤 微 言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在一期《开学第一课》中,董卿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在教育孩子时,你选择了赚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都抵不过他败家一年。”


父母常以为,只要让孩子“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学校有老师教导,自己在教育上放纵一点没有关系。


殊不知,家庭教育缺失所造成的后果,需要未来几十年慢慢弥补。


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里,导演花了60余年跟拍14个孩子,从童年到老年,每隔七年记录下他们的成长轨迹。


通过记录发现,那些从小缺乏父母关爱、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都变得不相信世界、失去梦想,生活一片迷茫;


而那些在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长大,成年后普遍拥有远大的理想和不凡的见识,最终都能幸福过完一生。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当“甩手掌柜”的人,多年后都在费尽心思去填补曾经留下的漏洞。


请不要在该管孩子的时候放开手,孩子成长最关键的阶段只有短短几年,一旦错过,再无机会重来。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


经常挨打的孩子的智商平均数,比没有挨过打的孩子低20%。


我曾听朋友讲述过她的亲身经历,家庭暴力的阴影之下,成年后任何突然发出的声响,如打翻的杯子、掉在地上的啤酒瓶,都会触发她内心的“疼痛神经”,让她惊出一身冷汗。童年阴影一直伴随至今,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与异性靠近,害怕婚姻,害怕社交。


除了行为上的暴力倾向,还有语言上的句句诛心,每一桩、每一件都足以彻底击垮一个人。


家庭暴力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行为上的,都会给孩子的人生笼罩一层阴影。家庭教育的底线是拒绝暴力。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心理学家李玫瑾在研究了上千例罪案后,得出一个结论:


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都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家长应深刻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和言语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是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渐形成的。


在电视剧《茉莉的最后一天》中,茉莉的悲剧结局让人心痛。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其实可以看到导致她走向悲剧的原因。


当茉莉考试得第一名时,她的妈妈并没有夸奖她,只会告诉她:“你不要太得意,要不是我盯着,你以为你可以考第一啊。”


她犯了一点小错误,妈妈就大发雷霆,甚至和她比较自己的成就:“要是没有生你们,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


她和同学有矛盾时,妈妈只会不停斥责:“哭?你还好意思哭?”


一根根稻草压在茉莉身上,久而久之压垮了她的希望,也摧毁了她的生命,这些不断的压力和批评最终让茉莉失去了希望,选择跳楼自杀。


也许很多父母不明白,但这些所谓的小事和批评,对孩子来说是沉重的负担。父母的否定和压制只会让孩子的世界逐渐崩塌。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耐心地教育他们认识问题的根源,而不是简单地责备他们,更不应该“翻旧账”或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真正的教育应该像和风细雨一样舒适,而不是狂风暴雨般的伤害。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诗人纪伯伦有首诗发人深省: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首先是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我们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虽然他们对这个世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但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有机会做出选择。


随着孩子逐渐成长,他们会逐渐拥有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此时,我们应该给予孩子选择生活的权利。


不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扰孩子的人生,也不必事事为他们安排好,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


尊重孩子的选择,陪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个阶段,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的方式。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有人说:“即使再忙碌,也应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因为钱再多也无法弥补孩子内心的空虚和缺失。”


物质可以带来生活上的富足,但缺乏家庭陪伴和良好的沟通,会导致孩子心灵和精神上的匮乏。


在《三十而已》这部剧中,有网友表示他们不羡慕顾佳的豪宅,却非常羡慕一家三口卖早餐的小幸福。


虽然他们的物质条件似乎并不富裕,丈夫每天忙于送快递,妻子起早贪黑卖葱油饼,但一家人总是洋溢着幸福的面容。


在灯火阑珊的时候,回家的路上,丈夫感到平静,妻子开心满面,孩子紧握着家人温暖的手,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场景。


所谓的富养孩子,不在于物质上的提升,而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充实感。与其给孩子贵重的礼物,不如利用闲暇时间,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世界,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和守护。


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在颁奖典礼上分享了一件小事:


小时候,村子里经常有人因为他的相貌嘲笑他。


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动手欺负他。


由于遭受欺凌,他回到家中大声痛哭,母亲得知事情原委后,安慰他:


“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也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这些话对莫言影响很大,每当他想起母亲的话,心中便会平和坦然,再也没有惧怕过流言蜚语。


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性格和三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如果你在上面书写积极、乐观,便会收获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


如果你在上面书写善良、厚道,便会收获一个善良、无私的孩子;


如果你在上面书写暴力、蛮横,便会收获一个冷漠、残暴的孩子。


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如何为人处事的方式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在1-6年级中,随机抽取20%的学生,然后告诉他们是学校里最有发展前途的人。


8个月后,再来学校调查时发现,这批学生不仅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变得更加自信乐观了。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由此可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多多夸奖他,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极大。


经常对孩子说这3句话,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1. 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最棒的(还要表扬具体哪里棒)。


2. 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只要努力过,你就是最优秀的(给予孩子信心)。


3. 因为有你,我很骄傲(因为有你,而不是你做的事)。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孩子的很多表现都是家长行为的反射。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父母做好自己,孩子自然不会出错。


有一位父亲的教育方式引发全网热议。


11岁的女儿正处于叛逆期不愿意读书,于是父亲就在烈日当头时,带她去河里挖藕。


这位父亲表示,想让女儿体验下日常劳作,从而明白: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4个小时的劳作,孩子脸上晒脱皮了,父亲寸步不离陪在身边,虽然很心疼,但他更想让孩子收获读书的重要性。


最后,女孩改变了原来的想法,选择回学校好好读书。


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更快学会人生的路该如何走。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原本以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生命中的明灯,帮助他们成长,剩下的,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完成。


就像刘瑜在给女儿的信中所说:


“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妈妈也一定支持。”


孩子终有长大的那一天,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最好的爱,让他们能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要让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也不要过分干预孩子的人生。


该呵护的时候精心呵护,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才能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


改变孩子,从审视自己开始。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孩子被父母的行为深深影响过,他们更容易沉下心来关注自己。从心底里生出力量,才会有勇气、有方法、百折不挠为自己的未来奋力一搏。


愿你在这9个家庭教育观中,发现不足并调整,成为好父母,拥有好孩子。

信息来源:光明少年杂志

编辑 | 郑佳赫

责编 | 王悦

监制 | 张凤强


集贤微言投稿邮箱:jixianweiyan@163.com

集贤微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200055 举报热线:0469-6615806;举报电子邮箱:jixianweiyan@163.com;通信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融媒体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