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学习随感》简介-免费赠书活第二波开始了

乐活   2024-11-23 00:01   浙江  

《胡琴学习随感》(需要书的朋友,通过153-3019-1958短信发送姓名、电话、地址、数量,即可收到作者免费送书。收到书以后,再扫书上二维码付8元钱快递费就是了。)


——前言


           我作为一个业余二胡爱好者,从十七八岁开始学习拉琴,中间又中断了二十来年,到中年以后又重新捡起来,至今也有二十年的时间了。

          一开始就是自学,凭感觉瞎拉。这种情况占据了拉琴的大部分时间。自己相对认真规范一点的学习,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当然,也是在自己觉察到“吃了大亏”以后的事情,更是一个不断体会、观察、思考、认识和逐渐调整学习方法的过程。我相信,我这种情况,也应该是中老年二胡爱好者大多数的情况。

          二胡这个乐器和其他乐器一样,甚至和其他许多“手艺”一样,都是可以自学的,似乎也是容易自学的。但是,若纯粹自学,又特别是在我们年轻时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的网络和学习资源的情况下,缺点是非常多,“风险”是相当大的。最大的问题,是非常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太多各式各样的“毛病”,而且往往是“积重难返”。其次,是学习进步和琴技提高相当缓慢。不仅缓慢,还很容易走到艺术的“尽头”,再无什么长进了。

          你若不信,多留心观察,你所认识和了解的那些业余二胡爱好者,在十年二十年中,你感觉他一直持续有明显进步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无论他有多认真,多热爱,也无论他用了多少时间。多数人都是到一定水平以后就徘徊不前了,或者进步就极其缓慢了。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不但再无长进,反而还有倒退。再反观那些有“明师”指导走正规学习途径的人,他们不仅学习进步快,他们的艺术“尽头”也比大多数自学的人要远很多很多。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说明二胡靠自学又没有走对路子的话,太容易走入死胡同了。环顾四周,业余二胡爱好者中,拉琴能够让别人听着非常好听甚至被感动的人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更多的都是自娱自乐,自己或者别人觉得“还可以”、“听得”就算是不错的了。

          我觉得,老师的最主要作用是:

          一、不断地向你传递灌输各种正确的理念。

          二、经常示范,让你能近距离地感受和模仿,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有人在“旁边”不停地“唠叨”,及时纠错,不任由自己的“马儿跑”。

          所以,他是不是大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要是一位“明师”。当然,如果你还能够发自内心地非常崇拜他,那就更好了。因为,对老师的崇拜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

          二胡和其他很多“手艺”一样,门槛很低,自学也容易,但要“出师”,太难!

          许多人以为,我拉琴只是为了混时间或者自娱自乐,拉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当然,如果纯粹抱着这种心态一点问题都没有,自学也是完全可以的。但问题是,对多数人而言,以上定位极有可能仅仅是自己的“初心”。但随着学习的进程或自己的进步,自己的审美、品味、希望、追求,也是会逐渐发生变化的,这是大多数人的大概率事件。更何况,在业余二胡爱好者中,还有一开始就自我定位相对更高一点的那波人。

          即便是纯粹抱着自娱自乐心态的人,如果你学习进步太慢也是很容易丧失兴趣和耐心的。如果看到别人学琴进步快,自己也可能是不甘落后的。所以,要丢掉许多人都有的“我学习乐器,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自娱自乐”的幻想。娱乐是需要付出的,也是需要收获作为补偿的。若学习没有进步,拉琴没有美感,别人没有赞誉,即只有长时间大量的付出,而没有自己想要的收获,你还能一直保持“自娱自乐”的良好心态吗?连你自己都不会信!不过,用它作为掩饰自己学琴没什么进步的托词倒是可以的。

          当你学习没多久也许就可以拉一首简单的歌曲了,此时,你一定是很开心很满足的。但随着学习进程,你对二胡的欣赏品味也是会不断拔高的。反之,如果你拉了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还是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徘徊,看不到有明显的进步,你大概不会再有开始不久就会拉歌曲时那种兴奋和满足了,也许更多的是烦躁、无趣、有挫败感的。这都是人性的普遍特点。

          我写这些《胡琴学习随感》,记录了我几十年在学习二胡过程中的体会、思考和认识。其中,许多的是在与老师交流或向老师求教的过程中写成的。

          我写的东西,几乎都没有涉及二胡到底应该怎么拉这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内容。因为,这属于二胡教科书或者老师应该传递的内容。所以,我写的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没有“艺术含量”,都是一些极其通俗浅显的“大白话”。

          或许,在某些一直处在二胡“象牙塔”里的专家教授们看来,我这些文章中谈及的许多问题,是没有找到要害的,甚至认为是错的。对此,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负责任地对他们说:“我对业余二胡爱好者的了解,比你们要全面,要深刻,要准确得多!你们想象不到我们这些成年人的思想有多么自信,多么独立,又有多么‘不听话’、‘不信邪’;你们也想象不到我们在学习拉琴的时候,其‘手艺’又有多么‘愚笨’,效果又有多么令人失望!”

          在这些大白话里,我不仅介绍总结了自己和其他许多二胡朋友在学习二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更为重要的是,我还传递了老师教导过我的关于如何欣赏、如何评价、如何学习二胡的各种正确理念。而恰恰是这些正确理念,才是指导我们欣赏、学习、进步的重要先导和基础。

          如果一个二胡爱好者在涉及到二胡如何欣赏、如何评价、如何学习等许多方面的认知、观点、理念都是错误的,那么,必然也会带来学习方法、所走道路的错误或者偏差,更会严重影响学习的进步或效果。

          而我这本《胡琴学习随感》的重要内容,正是介绍许多老师曾经向我传递的种种正确理念的。

          并且,我可以保证,在我这些学习随感中,涉及到的每一个具体的人,或者是泛指的某一群人某一类人,我所描述的各种现象,无论是他们在每个阶段的目标希望,遇到问题后的困惑纠结,以及在学习和与人交往时的各种行为表现,都不是我想当然的,而是有许多具体案例的,也绝对是完全真实的。

          即使是其中的经验教训,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还包括我亲眼见到的其他二胡朋友的。当然,我自己的经验不多,但教训和体会却不少。

          这些《胡琴学习随感》,对于专业人士或二胡高手来说,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对于广大业余二胡爱好者而言,我相信一定会有许多共鸣,也会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价值的。

          《胡琴学习随感》系列文章中的前10篇,主要聚焦于业余二胡爱好者在学习二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几乎涵盖了学琴过程中涉及到的很多问题。而这些文章,我如“祥林嫂”似的念念叨叨,都是希望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减少错误,更快进步。

          而后续的6篇随感,则开始跳出原有的框架,无论从二胡音乐艺术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上升了一个更高的维度,让读者可以从更高的视角俯瞰和认知更广阔的音乐艺术空间。其中有两三篇,更是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二胡圈内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或问题。

          这几篇文章的内容,我相信对绝大多数业余二胡爱好者来说,有些概念可能是模糊的,有些是陌生的,甚至有些内容是前所未闻的。其中,有对二胡演奏家“李福华现象”背后成因的分析,有对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大道至简”的认识和主张,有对音乐节拍、节奏通俗生动的理解与讲述,更有对一些优秀二胡作品未能被广泛传播的思考、揭露和批评,以及对二胡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深度探讨。最后一篇,更是将二胡演奏家与餐饮大厨巧妙、诙谐地联系起来讨论,为读者呈现了一场既有“美味佳肴”也有“高山流水”的艺术盛宴,也为《胡琴学习随感》这本书画上了一个轻松、圆满的句号!

          虽然学习二胡和学习做人、做事一样,都是“知易行难”。即便我们暂时还做不到,如果能多明白一点其中的道理,也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在老师和一些二胡朋友的建议下,我将原本只是个人学习心得的随笔,又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修改、整理和完善。


             2024年4月17日于北京


          注:

          1. 每篇随感都只为说事,不为说人;为了更好地说事,又被迫要说人。因此,文中提到的人如有不悦,请谅解!

          2. 这些随感仅表达个人的认知和感悟,不一定正确。公开发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抛砖引玉,通过广泛的交流来审视和修正自己的认知。

          3. 每篇随感都是独立成篇的,彼此间并无逻辑关系,为了保证每篇文章的完整性,有些观点和内容表述,在不同的文章中有所重复。

          4. 随感一到十六,是以初稿形成的时间来排序的。

          5. 我之所以要把Al的阅读点评一并刊出,主要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因为AI对我每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都非常准确到位,并且,有时还有一些展开。这对帮助读者更准确理解我文章的原意,也起到了补充、画龙点睛和重复的作用。对于任何学习和认知过程来说,必要的重复也是很有意义的。



《胡琴学习随感》及Al阅读点评


目    录


《胡琴学习随感》

——自序


《胡琴学习随感》

——前言


Al对《胡琴学习随感》的总评


《胡琴学习随感》之一

——对中老年二胡群体的分析


《胡琴学习随感》之二

——我和老家几个二胡朋友的“自画像”


《胡琴学习随感》之三

——如何评价衡量一个人的二胡演奏水平


《胡琴学习随感》之四

——学习二胡过分在意、分析、研究各种动作的利与弊


《胡琴学习随感》之五

——我对部分二胡人的点滴体会


《胡琴学习随感》之六

——为什么要快弓慢练如何快弓慢练


《胡琴学习随感》之七

——我对二胡的追求和定位


《胡琴学习随感》之八

——部分业余二胡爱好者学琴不如愿的主要原因


《胡琴学习随感》之九

——学琴要不要去与人相比


《胡琴学习随感》之十

——我的老师


《胡琴学习随感》之十一

——与AI就二胡演奏家李福华老师“红火”现象的对话


《胡琴学习随感》之十二

——听王延星导演谈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大道至简”视频讲座的思考


《胡琴学习随感》之十三

——对音乐节拍和节奏的初浅认识


《胡琴学习随感》之十四

——由蒋才如老师《北京有个金太阳》引发的思考


《胡琴学习随感》之十五

——关于对二胡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思考


《胡琴学习随感》之十六

——拉二胡你算几级大厨



《胡琴学习随感》


——自序


          朋友,你想学习乐器吗?你想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并获得更快进步吗?

         我告诉你,你首先必须要建立正确的认知!只有建立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建立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正确应对学习中的所有问题。

         我可以毫不隐讳地告诉你,在学琴的道路上,有三大“拦路虎”:认知第一,方法第二,时间第三。如果是小朋友在“明师”的指导下学习,最重要的一条却是——“听话!”

         正确的认知,是学习任何东西的首要前提,它起着决定和引领的作用;在此之下选择的正确方法,又决定了达到目标的最短路径;而“有效练琴”时间,才是通往目标真正前行的距离。所以,三者缺一不可。

         俗话说:“一年笛子二年箫,一把二胡拉断腰!”的确,二胡是一件比较难学的乐器。但它真的有我们普遍感觉的那么难吗?未必!我接触过的多位专业二胡老师对此的看法就与我自身的体会很不相同。随着自己近几年相对规范一点的学习和进步,现在我更相信,他们的看法才是更客观、更准确的。因为我们业余二胡爱好者体会到的难,不仅有学习二胡本身的难,更多的是体验了因方法不对、道路错误而人为制造的困难。

          学习乐器从来就没有立竿见影,唯有的是水到渠成。道理和方法有可能顿悟,而技术技巧依靠的则是时间。无论多么正确的方法,如果耐不住寂寞,吃不下苦头,或怀疑、彷徨、纠结,使“有效练琴”时间不足,永远都不要想有较大或者质的飞跃。要想把普通的歌曲拉得比较动听,对于成年人来说,至少也需要两千个小时以上的“有效练琴”时间。因此,端正态度、放平心态、循序渐进、坚定信心、不急不躁,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漫长的学琴过程最容易造成什么后果?告诉你,纠结、怀疑、否定。即——很可能让本来就在正确道路上的你再次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这是成年人在缺乏“明师”指导时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很多一开始认知正确、方法也得当的人,最终却效果不佳,多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此,我把认知、方法和时间视为学习乐器最重要的“三要素”。其他所有具体的方法、措施和条件,如选择老师、设定自我目标、制定个人计划、面对问题时的心态与对策,以及天赋条件等等,都是这三要素下的次级内容。      

         我在四川老家、桂林、北京接触、认识了很多二胡爱好者。其中,那些特别聪明、自信、认真且很想把二胡拉得更好的人,尽管音乐感觉也都不错,但经过了十年以上的努力,绝大多数人的琴技也没见有多大的进步;大多数人都是徘徊不前,少数人甚至还有退步。这种现象,我多年前在网上认识的一些二胡朋友也有雷同。这到底是为什么?这是我近几年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也是我写《胡琴学习随感》的一个原始动因。

          《胡琴学习随感》系列文章,是我几十年刻苦学琴经历中的观察、思考和总结,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更有许多“明师”指点迷津和言传身教的宝贵内容。它也是一本关于二胡人及二胡学习“面面观”的“大杂烩”。

          而恰恰在这些“大杂烩”中,我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比较全方位地介绍了不同二胡群体的特点、问题和困惑,并提供了自己的个人见解。不仅“填补”了在业余二胡学习交流上长期存在的“专家不屑写,大家不愿说”的“真空”现象,甚至还自信地认为,我已经帮助部分二胡人找到了他们没有把琴拉得更加如愿的“命门”所在了。即,在成年人中,那些聪明、自信、音乐感觉也不错又很想把二胡拉得更好的人,在经过多年的认真努力后,琴技照样长进不大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心不静、不信邪、不听话、想法多……

          业余二胡爱好者中,大多数琴技不如愿的原因,在客观上,是“有效练琴”时间不足造成的,哪怕你拉了几十年!关键问题,是学习方法和道路不明确、不正确,长期处于彷徨、纠结、实验、否定的状态,在原地打转转。但从本质上讲,还是认知问题。我之所以敢这样说,除了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我也是见识了不少这样的二胡人后才得出的结论。     

           所以,《胡琴学习随感》系列文章,也是我在“挫折—思考—总结—调整”的反复“折腾”中,用汗水和泪水写成的。

         唯一所幸的是,困难和挫折逼迫我最终成为了一个真正“左右开弓”的人,这有可能是你们99.9%的人都未曾见过的。

         我写的文章,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技术细节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在书上、网上多如牛毛。也没有专家、教授那些高深甚至“玄妙”的二胡理论。我的文章,全部都是广大业余二胡爱好者在学琴过程中的认知、方法、心理、现象、问题、困惑等内容,涵盖面极广。所有二胡爱好者不仅听得懂,而且,还很容易激起大家的共鸣或引发更多的思考和互动。

         有网友曾调侃说:“你的文章比二胡水平要高很多。”而我则回答说:“的确如此。如果我是一个学院派‘顺风顺水‘就能把琴拉得很好的人,我可能就永远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了。或许,我比二胡‘象牙塔’里的专家教授,更了解也更理解大多数业余二胡爱好者,为什么拉不好二胡的更多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我才是他们更好的“老师”!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二胡水平也超过了大多数中老年业余二胡爱好者,更无愧于‘业余二胡’这个称谓。”

          如今,我把这些经验、教训和认知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学习者不再重蹈覆辙,少挫折,多成功,快进步!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

          1. 《胡琴学习随感》中的大多数文章,不是写给二胡老师和专家教授们看的,也不是写给那些抱着自娱自乐心态、永远不在乎自己琴技如何的二胡爱好者阅读的。这些文章主要是供除此之外的广大业余二胡爱好者参考、借鉴和讨论之用的。

          2. 任何人看了我的文章,都不会让你的琴技立即发生改变。但我可以保证,即便你只相信了其中一半的内容,也一定能让你大大减少在学琴过程中的困惑、纠结和内耗,让你的心变得更安静、踏实,也会让你更有目标和方向。

          因为这本书,就是帮助你建立正确认知的,帮助你寻找正确方法的,为你在遇到问题时答疑解惑的,帮助引导你在学琴中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宝贵资料。   


                 2024年7月31日于四川


中国二胡艺术网
二胡专业学习平台,提供免费的二胡曲谱、音乐欣赏、视频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