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芳的千万吨产能梦,从苏南到苏北,终成泡影

职场   2025-01-09 13:09   福建  

2022年11月14日,巴厘岛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闭幕式上,戴国芳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他身着得体的西装,面带微笑,与各国工商界领袖、政府官员畅谈交流,意气风发,仿佛站在事业巅峰。


彼时,外界普遍认为戴国芳的二次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德龙镍业在不锈钢领域风生水起,投资的印尼项目也前景广阔,戴国芳的钢铁版图正令世人瞩目。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两年后,德龙却陷入了破产的困境,戴国芳的商业之路再次遭遇重创。

01

2010年,戴国芳怀揣着二次创业的梦想,从常州出发前往盐城响水。他成立了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总投资达100亿元。

起初,公司主要生产镍铁合金,凭借戴国芳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德龙镍业迅速在不锈钢原材料领域崭露头角。

2011年,一期工程投产,紧接着 2012 年7月,二期工程也顺利投产,19 条生产线全力运转,年产10%~15%的高镍铁合金和镍铬合金,为下游不锈钢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戴国芳又投资建设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热轧项目,使德龙镍业形成了从镍矿石到不锈钢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尽管当初很多人并不理解戴国芳,为什么要从苏南跑到苏北?但彼时的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钢铁大王”的成色。

由于德龙镍业为代表的冶炼产业在全县的GDP占比中连年走高,德龙更一度被誉为响水乃至苏北之光。

2015 年,戴国芳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在印尼苏拉威西省肯达里市投资建设年产 300 万吨镍铁合金冶炼工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年产 60 万吨的镍铁冶炼厂拔地而起,总投资 9.29 亿美元,开启了德龙镍业的国际化征程。

作为全球红土镍产量最大的国家,印尼在全球不锈钢产业链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不锈钢生产都依赖着从印尼进口的红土镍。

伴随戴国芳海外进击,德龙镍业也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镍铁合金生产基地,为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德龙镍业官网,企业介绍中这样写道:公司现拥有中国籍员工8800余人,印尼籍员工10000余人。

戴国芳的二次创业一片光明。

02

当德龙狂飙突进时候,命运似乎又跟戴国芳开了一个玩笑。

2016年12月,德龙镍业被通报批评违规建设了1台80吨电炉、4台60吨AOD炉及相关配套设施。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戴国芳变得成熟、老练,也更懂得变通,最终德龙有惊无险的度过这次危机。

紧接着,媒体的“三不”正面报道又把德龙拉回舆论正轨——所谓“三不”,指的是不欠电厂电费、不欠政府税费、不欠工人工资。

一切都按照戴国芳的节奏在推进,尽管明面上出面主事的是他的儿子戴笠。

但熟悉的人都知道,戴国芳每天只是埋头工作,忙着跟技术人员讨论到深夜。他争分夺秒的在工厂忙碌,仿佛只为夺回那失去的五年时间。

2018 年,德龙在印尼的二期项目启动,计划新增年产 120 万吨镍铁合金的产能,总投资额高达 20 亿美元。

2019年7月底,江苏工信厅网站公示德龙镍业不锈钢二期项目产能置换方案,新增136万吨产能。

100多年前,钢铁大王卡内基在打造他的钢铁帝国时曾揭示了一条铁则:开足马力,抢占市场,只要控制好成本,利润自然就来了。

归根到底,钢铁行业还是一个规模与成本的控制艺术。

从90年代初就跟钢铁打交道的戴国芳,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虽然外界发出质疑的声音,但他却不为所动。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 2023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中,德龙镍业更以 1695 亿元营收位列第 47 位,名列全球第二大不锈钢供应商。

德龙当年海内外的产能加起来更突破900万吨——国内600万吨、印尼300万吨。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戴国芳足足等了20年。

03

时间回到 2003 年,戴国芳在常州长江边准备开建铁本的新厂区。

在戴国芳的原计划中,新厂计划建两座高炉和一个14米深的码头。总投资10个亿,占地2000亩,年产260万吨的宽厚板。

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厂方案一改再改,年产量从400万吨一路上调,最终年产量定在840万吨。

当时铁本在常州缴利税排名全市第二,如果能再上一个台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戴国芳很激动,840万吨的规模足以让铁本跻身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行列,当时全国超过1000万吨的钢铁厂只有宝钢和唐钢两家而已。

因此在面对记者,向来低调的戴老板也不免得意,更是放言铁本要在3年内超过宝钢,5年内追上浦项。

而宝钢、浦项分别是中国和韩国最大的钢铁厂。

在一片看好声中,铁本新厂项目就这样启动了。但按照相关规定,启动这样一个大型项目,必须要报给国家发改委审批。

熟悉内情的人知道,如果照实上报,审批流程不仅旷日持久,而且也可能通不过。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后铁本的840万吨项目被拆分成7个子项目和1个码头项目分别上报,铁本相应成立了7家徒有其名的“中外合资公司”。

在项目建设用地审批上也采取“化整为零”,切分成14块土地报批申请,一天之内所有的基建项目火速通过报批。

2003年6月初,铁本项目正式开始施工。

无人能预知,一场宏观调控的风暴会从北京中南海刮到常州长江边。

2004年3月底,铁本项目被项目清理工作组下达停工令。

作为输家的戴国芳没有放弃,在德龙奋斗了十多年,千万吨的产能梦眼看就要实现。

04

戴国芳为人低调,从不喜欢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他本人也没有在德龙镍业直接持有股份。

而他90年出生的儿子戴笠,却凭借150亿的财富成为了2023年的盐城首富,这一年戴笠33岁。

戴国芳33岁时刚刚成立了铁本铸钢,还只是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钢老板。

子承父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算是钢铁业的一段佳话。

不过德龙的普通员工却并不这么想,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是,原本按月发的工资已经越来发不出来。

曾经的“三不”政策早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欠薪,德龙不仅拖欠员工工资,周边供应商的账期也是越拉越长。

因为德龙并未上市,很难窥见这家五百强民企的真实财务情况。所以外界一度只是猜测德龙遇到财务危机时,毕竟不锈钢行业的整体行情都在下行。

员工和供应商们没有想到,等到的却是更炸裂的消息。

2024年7月,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已立案审查德龙镍业、响水恒生不锈钢铸造有限公司、响水巨合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响水德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破产重整案。

外界一片哗然,身处舆论风暴中心的戴国芳却依然没有露面。

2024年12月13日,28 家德龙系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披露,截至 12 月 6 日,总共收到 1774 家债权人提交的债权申报材料,总计债权金额合计 717亿元。

目前德龙系公司的账面资产还有838亿。

戴国芳虽然还没有到穷途末路的绝境之地,但现实却无比残酷,不锈钢价格的下探依然深不见底。

这恰恰是戴国芳无法左右的大势。

当年如果把铁本项目做成了,戴国芳就是全国首富。这是后来无数人对他发出的感慨,但那些往日的光荣和失败早已被扫入角落。

卡内基曾经说过:“每一块钢铁里,都隐藏着一个时代兴衰的秘密。”

戴国芳的钢铁事业,即折射出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映照出经济发展的时代脉络。

他的千万吨梦想,终究还是这么近那么远。


钢铁通
专为钢材企业数智化提供解决方案,云商ERP管理系统、线上商城、小程序名片、移动商铺,行情价格、钢铁圈资源、钢铁计算工具、软件定制。钢铁通-让钢材买卖更轻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