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如何把握“教训”孩子的度?

教育   2024-11-23 10:03   北京  


对大多数人来说,冲突是一个雷区。因为一旦某人同我们的期望相悖,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不健康的成见。有些人会表现出过分的控制欲和介入欲,其他人则会感到不胜负荷或逃避退缩。


尤其是当我们对孩子进行纪律约束时,往往会遭遇控制欲这个怪兽,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逃避。至于我们具体会作出何种反应,则取决于成长经历与脾气秉性的综合作用。


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对自负感的问题到底有多少意识呢?到底是孩子太叛逆还是我们自己太僵化?


要想找到答案,有必要问问自己:“此刻我心底涌起的是什么样的情绪?我是怎么被‘点着’的?我的过去如何影响着我现在的表现?”


一旦明白了自己的内心状态,我们就能够确定自己对孩子的反应是公正的、还是受到了焦虑感的驱使。


有一次,一个朋友陪我和女儿一起来到海滩。


当时,我女儿3岁,她表现得像个小怪兽——尖叫、闹脾气、发疯。这让我吓坏了。


我特别想给朋友留下一个好印象,想让她羡慕我这个“最好的”母亲有个“最好的”女儿。出于自负感和虚荣心,我对女儿的行为产生了厌恶,认为她是存心羞辱我。


我把她拖到一边,极其轻蔑地看着她,她自然哭得更厉害了。


“我这辈子再也不带你来海边了!”我向她赌咒。然而,这样做当然只能使她哭得更厉害。


我继续将自己的威胁升级。我对她说:“我再也不让你看动画片,再也不给你糖果,再也不带你去公园,再也不带你吃匹萨!”


最后,她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我在生气。当天余下的时间,她表现得好极了,就像个天使。




这很好吗?不,这并不好,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由于我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所以乱了方寸。结果,我不但没能帮助女儿控制情绪,反而在自负感的驱使下威胁她、吓唬她。我更关心自己在朋友眼里的形象,而不是纠正女儿的行为。


事实上,当时我女儿学会的唯一的事就是害怕我,因为妈妈有时也会失态——这都是因为我用个人的恩怨心去解读她的行为。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表现出控制的欲望。如果孩子的表现同我们的预期有差距,我们常常会缺乏包容的能力:尤其是当孩子的表现超出我们预期的范围后,这类现象就更容易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看到自己是多么僵化、武断、偏狭、独裁和专横。


我从未料想,在美好的天气和海边,自己还得管束女儿。我认为自己心情不错,天气又好,女儿的心情一定也不错。然而,纪律的需求往往同“完美的时刻”没有必然关系。


越是在理想的状态下,我们就越需要克制和包容。对孩子行为的纠正随时可能成为当前的需要。有时候,我们必须绝对服从这种需要。对当前情况的即时反应以及跟进处理都是克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我违背了即时纠正孩子的原则,因为我不想破坏当时的出游气氛。但是逃避却让问题更严重了。我没能守住客观立场,采取正确的行动,而是一味担心美好的一天遭到破坏,所以放过了女儿不恰当的行为。因此,一味地要求孩子“表现好”和教会孩子克制忍耐是有所不同的。


如今,我常常告诫自己:“要当时当地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如果她的行为需要认同,那我要及时反馈。如果她的行为需要纠正,那我会及时警示,让她即刻汲取教训。如果她的行为不需要我做任何举措,那我就什么反应也不做。”


我们似乎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置身事外、超然处之。我发现,那些棘手孩子的父母最容易选择这个办法。以为孩子能够自己学会得当的行为,这是我们认识上的误区。


如果我们期望孩子的行为有所改观但却只是等待而不采取行动,那就只能使孩子泥足深陷,而我们也越发不知所措。孩子需要我们随时随地指导他们,而不仅是在我们方便的时候。


如果我们置身事外一段时间,然后在闲暇时重新行使父母的职能,那就会错失良机,无法将问题的苗头及时扑灭。这样断断续续的节奏是不能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因此,现在我乐于面对海边发生的那类事件。我倒不是喜欢这种事,而是知道这种混乱场面会令我的自负感浮出水面,使我得以直接面对它。


当它发生时,我会告诉自己,孩子给了我自我进化的机会说到底,我永远感谢这样的机会。因为正是通过这样的时刻,教养孩子的过程才变成了一段精神之旅。其他的人际关系绝少能唤起我们内心的控制欲,所以也绝少能彰显出我们的不成熟。正是借助这类过程,我们才得以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跃进。



同孩子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它让我们觉得不好受,而且我们想要避免它,但冲突实际上却能成为宝贵的成长机遇。


如果父母竭力避免冲突,并且害怕代表孩子采取果决的行动,那么也会害怕果断地表达爱意与保护。这样的父母抚养大的孩子往往会对自己的本质产生怀疑,自身的价值感也会随之降低。


僵化的思想往往会导致意见相左,所以冲突也就产生了。超越冲突的第一步是审视自己的思想,反省自己不自觉的控制欲。


设想一下,你母亲过80岁生日,你为4岁的女儿花大价钱置办的派对服装被她扔在卧室的地板上。她偏要肮脏的运动鞋和最爱的牛仔裤,否则就不肯参加派对。


她带着熟悉的“看你怎么办”的眼神望着你,下巴向前努着,双脚钉在地板上,充满了叛逆。她等着看你到底是会懦弱地退却并用奖励来贿赂她,还是干脆跪下求她。


你怒不可遏,心想“让你看看到底谁说了算”。你提高了嗓门,她又哭又闹。你喊得更响了,她踢腿跺脚。几个小时过去了,她赢了。她穿着旧衣旧鞋出席了派对。你好像突然间老了5岁。


每个父母都有可能对自己说:“这孩子存心这么做,我得告诉她是谁说了算。”


我们之所以会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是因为我们感觉自己受到了攻击。其实恰恰相反,我们往往会在控制欲的驱动下对孩子造成压迫,目的是赢得一种权力在握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对孩子呼喝,甚至会打他们的耳光。我们不该把孩子的行为视作是对自己的冒犯,而是应当理解:孩子表现不好时并不是冲着我们,而只是想着他们自己。要想让他们安静下来,我们需要拿出智慧与力量,将孩子当时的行为与自己的自负感分离开来,然后用平和的心态制止他们不恰当的行为。


一旦我们控制住了自己的自负感,冲突就变成了可贵的学习途径。由此我们可以学到“予与取”、谈判技巧,以及放手的艺术。


要想实现这样的效果,我们必须首先摒弃“赢”的欲望,树立起“咱们一起解决”的心态。所以,不妨折中一下:让孩子换件新衣服,但可以不换鞋;或者让孩子换上新衣服,但下一次允许她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甚至,我们不再坚持她必须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而允许她按照自己的意愿穿戴打扮。


因为说到底,事情的起因是我们的自负与虚荣在作祟:要让孩子看起来像个“娃娃”,否则亲戚朋友会怎么想呢?


其实,这样的对峙局面完全可以转化为意义丰富的对话,这也正是练习谈判技巧的大好机会。当然,有些事情容不得妥协回旋,比如安全问题、对自己和他人必须尊重的原则。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冲突背后都隐藏着身为父母的自负感:我们渴望在外人面前“出风头”。


教孩子学会谈判技巧,相当于播下了一颗种子;孩子由此能够作好准备,同他人建立更亲密的情感关系。在“不知道”“要不要放弃”的疑惑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教益,所以要学会在没有得到答案和成果时依然安之若素。


生活不是光鲜齐整而是错综复杂的。它要求我们学会放下,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经历这样的事。通过内心的挣扎和冲突——接受事物的不完美,不因缺憾而感到挫败——我们能够引导孩子学会容纳和克制自己的情感。


冲突能为孩子与父母带来生活教训,它教给孩子:“是啊,你可以实实在在地表达你的意愿,而不会因此受到惩罚。与此同时,你也要学会接受和包容他人的意愿。”


身为父母,我们也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控制欲。父母的觉醒之道就在于这种双向转化。


身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学会在“我”与“我们”之间平衡地舞蹈,然后教给孩子,就等于教会他们一项最难掌握的生活本领。


将冲突看作是体验“失去”的一堂课,或是从中学会谈判艺术与自然变通之道,我们就能教会孩子接纳真实的生活——充满了复杂的情况、严峻的挑战、丰富的不可预知性。


如此一来,孩子就能学会:生活的胜利在于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力求灵活变通,同他人真诚地谈判协商。



End

内容节选自《父母的觉醒》,作者沙法丽·萨巴瑞。家长大学诚意推荐,欢迎分享!



北京伊顿家长大学
科学、严谨、免费的3--6岁孩子父母胜任力测评系统,及系统的育儿知识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