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道
蜿蜒的城市秀带
它总长
7.7公里
是天津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
它依托已停用的陈塘支线
用原有的植被和路径延续记忆
用新鲜的理念和元素创造美好
“月台往事”“陈塘记忆”“慢行步道”
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
时光回转
那时 这里的名字
是津浦铁路陈塘支线
在1910年4月25日《大公报》刊登的
津浦铁路表上
“天津陈塘庄”是这条线路的首站
轰隆隆的火车
驶过了一代代人的记忆
民康物阜,往来如织
01
清光绪31年,因着收回利权运动和商办铁路运动的蓬勃发展,清廷正式批准向英德借款修建津镇铁路,也就是后来的津浦铁路。
其中的陈塘支线,是连接京沪铁路和西营门货场、陈塘庄货场的一条重要线路。
“城市铁路考古者”小汪在14岁那年开启了他的考古之旅。“都以为陈塘庄站只是货运车站,其实它是津浦铁路的根。津浦铁路首列载人的火车,当年就是从陈塘庄站开出的。”这段铁路火的时候,得有小20家单位的专用线跟它连在一块儿,每天能过个300辆车,这数儿可是不少了。“铁牛拖拉机知道吧?就是通过陈塘支线开向全国的!还有咱现在的地铁1号线,当初也是通过这条铁路的复兴门联络线进入到地铁轨道的。”
那些年
有许多高大的厂房,烟囱冒着缕缕青烟,工人干得热火朝天,将“天津制造”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
那些年
铁路卡口每天熙熙攘攘的,火车经过时挤满了各色的人群。
那些年
脚下的道岔一侧通向热电厂,一侧通往地铁联络线,沿着铁路一直往前,再往前,就到了它的终点——西站。
自西站建成后,这段铁路的命运开始波澜起伏。
1
1910年底
津浦线天津西站建成,这条支线铁路与陈塘庄车站停用。
2
解放后
停用的地段改为“陈塘庄冷冻厂”。
3
1957年
陈塘支线铁路开始重建。
4
1959年4月5日
运营货运,支线全长23.1公里。
5
1960年
陈塘支线铁路货物线路增加到15股。
6
1982年
开始增加普通零担装车,装车数与卸车数比1959年分别增长2倍以上。
7
2014年
复兴门联络线拆除,陈塘庄货场随之拆除,仅保留4股道为热电厂运送车辆。
8
2015年3月18日
陈塘庄热电厂关停。
9
2017年7月
李七庄站往陈塘庄站方向的路轨中间设置了车挡。
10
2019年
李七庄站(不含)至解放南路道口区段改造提升为城市绿道,自此,这段轨道焕然新生。
感同身受,才能不负期待
02
当一段铁路曾经的辉煌刻在一代人的记忆里,停用后的情景就显得有些荒凉,大伙儿不免觉得惋惜。
“陈塘支线以前可是很重要的一段,这一停用变化挺大的。”刘大爷是附近工厂的退休工人,离这里很近,“当时杂草得有一人多高,装修垃圾啥的堆在那儿,看着心里不得劲儿。”
在陈塘支线原址上建公园,对这些老工人、老居民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如今,每天到城市绿道遛弯成了刘大爷的日常习惯,“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回忆,感情深着呐!”
河西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园林绿化管理科干部杨禹,全程参与了城市绿道的建设,亲眼见证了这里从无人踏访的轨道沿线到游客如织的热门打卡地。
陈塘支线河西段,
从环湖中路向东延伸到海河岸边,
这趟路他和同事们不知道走了多少遍。
一摞摞的历史资料,一遍遍的翻看,
“生怕忽略了哪个细节。
还问了不少附近的住户,
市民们的想法得综合考虑,
才能更符合民心民意不是?”
在杨禹的工作经历中,
参与城市绿道建设让他印象深刻。
以前,
他觉得满目葱茏就是标配,
如今,
他觉得人文价值也很重要,
甚至更值得慢慢探究。
怎样的绿道才是市民们真正想要的?
能够带动周边发展,
能让各个年龄段的人
都在这儿找到想要的东西。
脚下的每一寸都是留给这座城市的宝贵遗产,
都带着人的情感、记忆、故事。
城市绿道,
要把这些沉淀下来,
加入新的元素,
给予新的体验,
如此,
才能不负期待。
焕然新生,这才刚刚开始
03
2019年5月,城市绿道项目正式动工。一期从环湖中路到友谊南路,全长2.3公里,主打生态、大绿、低碳、慢行、休憩“五位一体”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
这一段的植物多是大型乔灌木,
为了给市民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就得从“苗苗”抓起。
“选择苗木的时候,我们跑了好几个地儿咨询、取经,研究得透透的。”
想要营造出品种多样、季相丰富的植物群落,就得增加彩叶、开花植物的使用,才能提高整体效果,展现色彩的特色。同时还要考虑到种植条件、不同季节植物景观的搭配。最终,项目一期引进白蜡、国槐、法桐、垂柳等23种乔木3200余株,海棠、碧桃、紫叶李、丁香等36种灌木54000余株,剑麻、油松、黄杨球等常绿植物700余株,鸢尾、玉簪、二月兰、假龙头等宿根花卉28000余平方米,沙地柏、黄杨等绿篱约5000平方米,铺设丹麦草、芒硝等各类草坪73000余平方米,实际效果比想象的还好。
老式的月台、信号灯杆、站台人形雕塑、立体墙绘火车头、标注历史事件的锈板、各式机车演变贴画……一处处精心设计的景观,将大家带回了曾经的年代,但最重要的,还是那一条条饱经沧桑的铁道。“听说以前的铁道全都留下来了,做成了现在这种铁轨步道,每次过来遛弯儿都感觉像是回到了从前,跟小伙伴在路边砍石子儿,火车呜呜呜的开过去。”像吴爷爷一样对这段铁路有印象的老人不少,他们就是城市绿道的第一批“粉丝”。
有了一期的成功经验,到了2021年,二期建设时就更加贴合“粉丝”的喜好。这段也被称作“精华段”,从友谊南路到解放南路1.5公里处处都有可以说道的景点。
曾经陈塘庄车站的旧址就在这一段,取了个名儿叫“陈塘记忆”。规划时请来了北京铁路局天津机务段负责陈塘庄站的工作人员,“那会儿的月台特别简易,比现在的短很多,头顶延伸出来的外檐也只有一小片,装卸货物要从高台下到轨道上,不像现在似的齐平。”根据老人的回忆和描述,陈塘庄车站进行了场景复原。车、站台、货箱、信号灯杆等都是按照原比例复刻的,还增加了正在装货的铁路工人雕塑,一晃神儿还真以为自己“穿越了”。老人们爱聚在这儿唠唠以前的故事,小孩子也多,没见过这东西,新鲜。
“施工的时候还挖出炮弹了。”
河西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园林绿化管理科科长韩彤阳
讲起了施工时的故事,
“就在二期尖山路入口处挖出来了1颗,
大约有个40厘米长,
蓝色的,锈迹斑斑,
我猜可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迫击炮炮弹,
后来我们把它移交给了公安机关。”
这其实并不意外
毕竟二期河对岸就是解放天津突破口纪念碑,建设绿道的时候还特意设计了“登城先锋”雕塑与之呼应,如今经常能看到老师带着成群的学生来参观,“这座长3米、宽3米、高4.5米的铜制人物群雕,表现了75年前东北野战军第46军参战将士们一举突破国民党守军号称‘大天津堡垒化’的津南城防,将‘登城先锋’的胜利红旗插上天津城垣的丰功伟绩。”
建设这段绿道的时候,
还发生了一件暖心的“小事”。
在二期旁边有条便民小道,刮风下雨的时候极其难走,附近的住户看到绿道正在施工,就来问问看能不能顺手给修了。“这个是计划之外的,但是想想建设绿道就是为了大家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把这个小土坡做成柏油马路,也是一样的初衷,修好了之后,纯雅公寓、纯美公寓、纯正里小区的住户出行都方便了。”
带着这份初心一路施工,2023年10月,从解放南路到台儿庄南路的三期路段终于向大家开放了,与“双碳”公园、复兴河公园相融合,与海河景观带互补,台儿庄路、大沽南路、洞庭路、解放南路四处入口景观更是各不相同。
大沽南路出入口分成前后两个广场,后广场搭配的绿植有矮蒲苇、狼尾草、拂子茅等,艺术气息满满。而在后广场,一座老碉堡被喷涂成迷彩色,目前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放天津攻城突破口遗址的一部分。
提起这座碉堡,那就要从如今的复兴河说起。在1947年,它还叫做护城河。当时,国民党军队为抵御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在天津东南部设置了两道防御阵地,并在阵地外沿挖出宽10米、深4至5米的护城河,内筑6米高土墙,每隔200米筑一座大碉堡,周围有子碉堡群,企图藉此深沟高垒固守顽抗。这座碉堡就是平津战役遗留的建筑,当时是国民党军防御工事。它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为了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2019年-2023年,
这场横跨5年的城市绿道项目
终于形成了完整的通行闭环,
人们共同见证了这场
从“铁路锈带”到“城市秀带”的绿色之变。
“只要天气允许我们就来打门球,
有专业的设备能用,
环境好心情倍儿舒畅。”
“工作累了喜欢一个人过来遛遛,减压。”
“平时老伴儿来拉手风琴,
我就沿着河边跑步,
周末带孙子一起,
放假时火车头那块儿孩子多着呢!”
依水而行,穿城而过。
冲破时空的禁锢,
当幸福的笑脸重叠交错,
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情怀。
下期预告:
人民公园
有故事的宝子们记得私我!
想看故事的
记得来蹲~
喜欢就给小编点个“👍”吧
统筹:陈致宏
作者:王兆春
制作:刘晓睿
编辑:王兆春 刘晓睿
审核:祁淑娟 刘航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