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危害不容小觑,专家建议:放松睫状肌是关键

时事   2024-09-12 08:02   北京  

明明眼睛已经酸到流泪还得盯着显示器;打算睡前刷一会儿短视频却熬到眼前开始重影……


数字时代催化超负荷用眼场景增加,让“视疲劳”成为全民“生活习惯病”,用眼健康问题已不容小觑。



在近日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眼科学术大会(CCOS)上,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科研眼科讲座教授兼香港理工大学-乐敦护眼创新研究中心总监何明光及团队分享了眼疲劳最新研究进展和监测设备的研发成果,央视网《健康能量站》邀请到何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做客节目,共同探讨视疲劳相关话题。


校企合作多方协同 敲响视疲劳警钟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目前全球约70%人员正在经受视疲劳的困扰。”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陈燕先助理教授(研究)在此次CCOS上展示的数据足以说明用眼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国民关注。但目前,大众对于视疲劳的认知不足,市场研究领域也存在局限。为填补“视疲劳”研究领域空白,促进大众重视用眼健康,2023年乐敦与眼科视光学权威研发高校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护眼创新研究中心,正式开启视疲劳领域的专业研究。


对于过去一年里中心关于视疲劳的研究进展,何明光教授在节目中分享到:“第一,我们瞄准最重要的功能性的眼病开展了启动仪式,并发布了《倡导健康用眼,重视视疲劳标准化诊疗》倡议书,去探索有效干预方法,寻求新型的防治方案;第二,我们现在在逐步开发客观测量到底有没有视疲劳、视疲劳程度有多严重的一些工具。”目前研究中心已研发出了视疲劳监测设备模型,陈燕先教授介绍“视疲劳监测设备模型能够通过头戴装置与桌面装置的双摄像头配合获取受试者的眨眼模式、瞳孔变化、以及眼动参数等并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从而检测其是否有视疲劳以及严重程度,该设备模型的开发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视疲劳客观判断能力。”

 

对于视疲劳研究未来将如何发展,何教授表示,研究中心还将聚集更多专家学者成立协会组织,从创新诊断方法、创新防治手段、提高公众教育三个维度,共同推进视疲劳研究。此外,何教授还强调人体眼部睫状肌的状态是决定视疲劳程度非常重要的标准,因此预防视疲劳重点在于放松睫状肌,未来也希望进一步发现和推广更多缓解睫状肌痉挛的设备或者方法。


超负荷用眼有多危险? 

眼睛不适专家支招这样做


尽管视疲劳的“防治重点”已经明晰,但目前临床上关于它的流行病学趋势、定义、临床症状等,尤其是判断评价标准尚不明确。陶勇医生在节目中表示:“在临床上发现,视疲劳是一个相对来说缺乏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检查治疗方案的一种疾病。”对视疲劳的重视程度升级,在眼科医生指南和共识推出上标准化统一化,是视疲劳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重心。陶勇医生提出“三科”,第一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科普,传播正确用眼知识;第二以统一的标准化专家共识和指南性意见,形成科学规范的防治方案;第三借助科技力量实现远程居家监测,以更便捷的方式实现视疲劳防治。


对于大众来说,目前建立对视疲劳更清晰的认知,提高重视主动干预才能避免加重。陶勇医生在节目中提出大众在日常高强度的用眼过程中,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休息,减轻眼部不适,比如利用碎片化时间做“30S护眼操”,扫除视疲劳,或者遵循“20-20-20用眼法则”,用眼大概每半个小时闭眼放松做热敷。


关于视疲劳防治的未来发展,需要产学研多方协同努力,不断提升公众对视疲劳的认知,减轻视疲劳对民众眼健康的影响,创新视疲劳客观诊断方式和防治方法,建立完善的视疲劳诊疗体系,探索规范的视疲劳防治方案;提升社会整体眼健康认知水平,推动眼健康领域相关研究发展,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用眼无小事,让我们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适当松弛睫状肌,杜绝“超负荷用眼”!





狗咬人被踢伤,狗主人索赔6万元!法院判了

“202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藏在小巷子里的汉堡店,老鼠遍地跑……


监制|李绍飞
编辑|单镜宇
审校瑞雪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
央视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拥有全牌照业务资质的大型互联网文化企业,以新闻为龙头,以视频为重点,以用户为中心,助力总台构建“多屏覆盖、无处不在”的用户入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