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兴县大江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逐步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让大江豆豉、大江水库鱼等“土特产”摇身变为地标“金招牌”,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深挖“土”资源,助力大豆产业发展壮大
大江镇立足大豆种植传统产业,合理规划大豆产业布局,通过优品质、增产量、强加工“三向发力”,让大江豆逐渐成为大江镇“土特产”中的拳头产品。
产学研合作培育“粮人”“良种”。大江镇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精准匹配对应的专家团队开展“科技下乡”,对症下药开展优良豆种实验,加紧探索建立华南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谱,推动建成了广东省大豆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培养了懂管护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100余人次,让大江豆的亩产量从原来的300多斤提高到450多斤。
“田保姆”联农服务机制提一产。整合全镇村(社区)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多支队伍力量,并引入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立了一支“保姆式”服务运营管理团队,带动群众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资源优势,扩大大豆种植规模。目前已与120名农户签订托管协议,全镇有124.64亩土地纳入托底托管服务,带动800多户农户开展大豆种植,推动大豆种植面积2000多亩,年产量330多吨,年产值200多万元。平岗社区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豆专业村。
培优扶强“链主”企业优二产。积极扶持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合河腐竹加工厂等镇域大豆深加工企业增资扩产,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发展订单农业,把大豆种植延伸到豆鼓、腐竹、预制菜等产业。此外,联合校、农、企指导“大江豆豉”“大江腐竹”等农产品升级包装设计,并借助电商直播为其站台发声,推动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打造出“黄山雄”等一系列特色产业名片,“大江豆豉”被列入新兴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登上了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节目,影响力不断扩大。
放大“特”优势,打造区域品牌抱团出山
为做好“特”字文章,大江镇突出地域特点,聚力打造区域品牌,不断丰富镇域“土特产”大拼盘。
坚持“人无我有”,在品种上“错峰头”。在大豆产业引领下,大江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形成大豆、水库鱼、山泉水、油茶、青梅、肉挂“一粒豆一条鱼一湖水三棵树”特色产业矩阵,打造出合河大豆,平岗生鱼种业、梭朗油茶、大塘青梅等“一村一品”新格局,推动全镇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坚持“人有我优”,在品质上“独一份”。攻坚“链”上招商,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引进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生鱼孵化项目、年总产值俞500万元的腊味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项目,并与广东壹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投产后预计可为本镇创造税收收入约200万。
坚持“人优我精”,在品牌上“擦得亮”。大江镇围绕主导产业,以品牌为载体,联合打造“大江优品汇”区域品牌,激活特色产业集群效应。成功举办“大江优品汇”区域品牌发布暨大江镇“土特产”展览会,将传统、地道、创新的13种大江土特产统一送进消费市场,助力“大江豆豉”荣获广东省红荔奖优秀奖。
提升“产”效益,多元融合激发乘数效应
大江镇注重延长产业链条,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开拓“土特产”产业发展新赛道。
深挖绿美资源,打造红绿研学精品线路。以开展“绿美新兴大擂台”活动为契机,推动党群共建绿美乡村鹊巢自然村,开拓农耕体验项目,串联大江镇党建主题公园、鲤鱼山森林公园,因地制宜开发观光旅游、采摘结合、户外食宿等特色林下旅游项目10余个。
扶持发展民宿经济,打造宜居宜业富美乡村。依托大塘村沿线产业集群和绿美资源,推动该村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盘活闲置农屋,联农带农打造集餐饮、住宿、休闲、文娱等于一体的大塘民宿,通过产业抱团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以节聚势拉动消费,打造特色产业增值空间。坚持以梅为媒,以节聚能,精心打造集旅游推介、文化交流、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梅花盛会,不断提升大江优品的知晓率、美誉度,让越来越多“土特产”走出大江、走得更远,成为大江镇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面“金招牌”。
来源:大江镇
一审:谭丝慧
二审:劳陈新
三审:张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