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接班人的头等大事,东宫制度为何如此微妙?

文摘   2024-07-24 18:23   北京  

编者按:
2023年8月,由胡杨文化策划的朱永嘉作品系列之《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增补本)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本书为历史学家朱永嘉明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围绕明代政治制度,从国家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上,剖析中国政治制度演化中的核心问题,举凡内宫、外朝、军兵、司法,从决策到行政、从中央到地方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都做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作者还探讨与厘清了众说纷纭的分封制与郡县制、军兵、制度设计等问题,并对东宫制度做了开创性的梳理工作。本书曾于2015年出版,此次再版经过了大幅修订,并增补了近五万字内容,可谓看点十足。今经出版方授权,特刊载其中一篇以飨读者。


围绕接班人问题的东宫制度

朱永嘉 | 文

个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君王也不例外。秦始皇迷信长生不老之药,所以没有尽早及时地确定他的接班人。他死得突然,结果交接班的问题被赵高一手操纵,弄了一个胡亥作为接班人,二世而亡。所以汉帝国建立以后,便把接班人问题尽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汉初的贾谊有一篇名为《保傅》的文章,后来也收在《大戴礼记》中,就大讲接班人的培养和教育,也就是东宫的建制,认为这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各个王朝,一旦称王立国,往往首先把立世子或太子作为首要的任务来抓,明代朱元璋兴起时也不例外。

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在集庆即吴王位,立其原配马皇后的长子朱标为世子,那一年朱标十三岁。洪武元年朱元璋建国号明,复立世子朱标为太子,那一年朱标十七岁,中书省和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为东宫挑选官员班子。东宫官制的历史沿革,在中国历史上,前前后后有两千余年。东宫班子的组成,在各个王朝反反复复,经验教训很多。詹同,元末明初的饱学之士,《明史》有传。他是浙江金华人,原是陈友谅那儿的翰林学士,陈友谅败,为朱元璋录用,教习功臣子弟于内府,史称其“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莫与并”(《明史·詹同传》)。朱元璋让他来讲述历代东宫官制的沿革,当是想在总结历代东宫沿革的基础上,弄清东宫该如何建制的原则问题,然后考虑如何组建东宫官员。

历代东宫官制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在东宫担任辅教规谏之职的,若太子三师、三少,以及太子宾客、太子司仪郎、太子左右谕德和太子左右赞善大夫等;二是处置东宫内外事务的,包括礼仪宾客及供应皇太子生活起居,那就是詹事府;三是东宫的警卫仪仗,那就是东宫卫率。这一套机构设置的规制,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演化的,在汉代这一套体制已基本成形了,魏晋至隋唐更加细密。而这个建置的设想,实际上是把东宫的官属与朝廷的官僚结构分为两个系统。在通常情况下,它又是未来太子继位后朝廷官员的基本班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犹如一个影子内阁。这种设计,往往又背离了“天无二日,人无二主”的原则,弄不好会形成两个政治中心。太子长大以后,父子之间往往出现权力角逐上的矛盾斗争,甚至导致父子双方以兵戎相见。

讲一点历代东宫沿革的历史有好处,当然也不能过细讲,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可以写部专门的著作,但迄今尚未发现这方面的专著,也未找到专门的论文。而东宫制度,事关接班人的头等大事,也实在应该有人去探讨。学习断代史不能限于某一朝代,特别是典制的问题,必须上下贯通才能由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一个王朝要延续下去,必须有未来皇帝的储备,即所谓的皇储,亦即皇太子,用当今的语言讲就是接班人。涉及的问题,一是如何选择和确定皇太子;二是确立皇太子以后,安置在哪里,如何确定太子的辅教及官属,以保证太子能定向培育成合格的皇帝。古人把这件事视作立国的根本,由立太子问题而引起的纷争,便成为争国本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王朝未来的发展和前途。要说清楚明代东宫制度上的问题,还需要上溯到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个制度的渊源和演化,故只能前前后后穿插着说。典章制度是长期历史累积形成的。

如何选立皇储,亦即立谁为太子,得根据未来皇位继承的需要。在殷商时,它的世系大略是“兄终弟及”,据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称:商代“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在周代,皇位的继承多为“父子继立”。父亲有多个儿子,怎么办呢?立长?立贤?还是立嫡?如何避免诸子之间因皇位的争夺而发生内战?蒙古帝国早年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库里台大会推选的办法,最终导致蒙古帝国的分裂。中国传统的办法是立嫡立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有一段释文,解释了孔子在经文中为什么没有讲隐公即位的道理,其云:“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这里为鲁隐公立而不称即位说了那么一大番道理,讲的是王位继承上的制度,必须是“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为什么如此?防止皇位在诸子之间争夺,防止诸子因争夺王位而引起内讧,导致王朝自行瓦解。嫡,指正妻所生;庶,指妾所生。不以贤,因贤与不贤,一时很难确定,故以长。以出身贵贱论,而不以长幼论,则为防止嫡庶之间的争立,这是帝王制度一夫多妻制下防止因王位继承争夺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办法。王位的实际继承程序是否如此,那是另一回事。立嫡立长固然能减少诸子争立的矛盾,但若嫡长没有担任天子重任的才能,其所带来的后果同样也是非常严重的。从中国历史看,围绕这个王位继承问题发生的悲剧和闹剧几乎是连绵不断,皇位继承所带来的权力再分配,几乎都是在纷争不断的过程中完成。中国历史学界,迄今仍少有这方面的专著和专题论文。

从朱元璋立储的指导思想上讲,他是接受立嫡立长这个传统观念的。朱标是其嫡长子,故立为太子,论贤能,则朱标不一定高于其兄弟。朱标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早于朱元璋去世,朱元璋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本的也是这个原则。那一年朱允炆只有十四岁,从才能上当然远远不如朱元璋已封王的诸子。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定诸王见东宫礼仪,朝见后于内殿行家人礼。因诸王皆尊属,为朱允炆长一辈,在朝是君臣关系,在家是长幼辈分关系,重定礼仪,以确立朱允炆作为皇太孙以后接皇位的名分。那么这个由朱元璋确立的法定关系,能否为诸王所遵循,又是另一回事了。制度有作用,其作用如何,关键是在人的执行。有明一代太子废立的争论,都与这个制度紧密相关。如万历年间的争国本案、妖书案,都与万历迟迟不立太子有关,又与迟迟不立皇后有关,立了太子又与太子地位不稳有关,结果引起满朝文武的大争论。这个具体事件留待后面再作说明。

关于东宫这个名词的来历,始见于鲁隐公三年(前720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唐人孔颖达的疏义称:“得臣为太子,云常处东宫者,四时东为春,万物生长在东;西为秋,万物成就在西。以此君在西宫,太子常处东宫也。”(《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三年》)故历代皆以东宫代指太子,而宫殿建筑亦以东宫居太子。朱标十三岁为世子,正处于成长时期,当然需要教养,朱元璋首先让他去凤阳省墓,其对朱标云:“儿生长富贵,习于晏安。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明史·兴宗孝康皇帝传》)那年冬天,让他看朱元璋祭天的仪式,让“左右导之农家,遍观服食器具,又指道旁荆楚曰:‘古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念之。’”(《明史·兴宗孝康皇帝传》)从这些教育的内容看,朱元璋毕竟是布衣出身的皇帝,经历过艰难,如此教养十三四岁的朱标,属于正道。

(本文摘自朱永嘉《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增补本),胡杨文化,2023年8月版)

上溯渊源,下析演化
复旦已故老学者明史研究扛鼎之作

好消息!

读书公会直播间开播啦!

直播时间:

周一、五晚19:00-21:00

周二、四下午14:30-16:30

直播期间,我们会为您推荐
来自各大口碑出版单位的精品好书!
目前我们只在抖音开播!
想听主播小姐姐激情讲书、
想购买优价好书的朋友,

都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读书公会”抖音号哦!

喜欢本文的话
别忘了转发留言和点击在看

读书公会
读书公会是一个为所有怀抱理想的读书人、写作者、出版人服务的公号平台,致力于高品质人文阅读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