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的“前世今生”

文摘   2024-11-11 00:00   陕西  

素食起源

(一)素食文化的发展:

      提到素食,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两个方面:“正心修德”和“有益健康”。想不到?那我就告诉你!!自从人类走出蛮荒,素食就一直在这两种理念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着。

(二)正心修德:

人们往往将吃素纳入神圣庄严的场合:在重大的祭祀活动的前夕,一定要“茹素数日,以净其身,清其心”。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莫不认同,莫不遵行。可见 “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之“味”。意与“仁”同,孟子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谓“清其心”,意为不纵欲,满足于恬淡之心境,《吕氏春秋》之《本生》篇说:“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素”为白致缯,洁白而精致的丝织品。这跟食物有啥关系呢?其实这是一种对中国素食的比喻,洁白而精致。中国的素食文化很多时候是体现一种包容性,不断丰富的食材和不断创新的菜品,糅合着修生养性和慈悲为怀的清淡养生。与西方不同,西方素食主义更强调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或简单的把素食主义做个分类,中国的素食主义更多地体现包容性和丰富性。我们的素食材料也极其丰富。无论是豆制品、菌菇藻类,哪怕是部分植物,都可以拿来做食材。


  从古至今,中国被成为最会吃的国家,每个地方每个民族,菜肴的口味和特色都有所不同,但仔细研究不同菜系,发现都有很多素食的影子。素食在古代也很受僧人居士、文人墨客的推崇。



  很多人都会问只吃素菜会不会没有蛋白质?会不会营养不够?其实早在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就发明了一种食物“豆腐”,其成为素食中优质蛋白的代表,同时让素食也成为能够让人维持日常基本能量所需的饮食。



  现今有种说法:有中国人的地方,便有豆腐。看似柔软无力的豆腐,与不同食材搭配,无论烧煎拌煮都能够无比可口顺滑。



  魏晋朝时期,北魏《齐民要术》中就专门列出11种素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素食食谱了。例如:葱韭羹、瓠羹、汕豉、蜜姜……等。不过,其中有两种——缹瓜瓠、缹菌法,除了净素的作法之外,仍建议加非素类食物一起烹调,据书中所言,当时一般仍都将这两种菜色当作素食。

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崇尚佛学,开始倡导素食,至此,素食文化得到了大大的推广。



  《东京梦华录》中说到北宋和南宋的市肆上都有专门经营素菜的素食店了。南宋首都临安发展更为迅速,已经有上百种素食了。



  宋朝林洪所著《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近八十种素食,包括花卉、药物、水果、豆制品等等。



  清末,素食的种类不断丰富,薛宝辰的《素食说略》,已经记叙了200多种素食了,可谓是一部素食百科全书。



  孙中山先生年轻时曾学过医学,所以对国民的身体十分重视,他说:“以黄豆代替肉类,是中国人之发明。”这句话很好地点出了素食在中国饮食文化历史上所占的地位,也看出国人对素食的亲近感。



  反观素食的发展,最兴盛的时候都是在盛世。古人云:“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现代经济、文化都在迅速的发展,素食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更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家长开始带领孩子吃素。


素食传统,延续至今


因为梁武帝的大力倡导,汉传佛教开始形成了素食传统,并延续至今。

到了宋代已经出现专门经营素食的餐馆。


元明清三代,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愈加丰富,素菜在各种书籍中的记载也越来越多。清末薛宝辰所著《素食说略》记录了200多种素食,把中国传统的素食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 孙中山主张“多吃豆腐,少吃肉”

至近代,孙中山先生将吃素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并把提倡吃豆腐写入《建国大纲》:“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




西方素食思想文化


在西方,历史上最早的素食主义者是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主张杜绝肉食,代之以豆类及其它素食。自柏拉图起,许多哲人,如伊壁鸠鲁和普鲁塔克等也提倡素食,因为他们相信灵魂可以轮回。

在《希伯来圣经》中有记载,人类自古并不食肉,只是自诺亚时期的洪水之后才开始吃肉。早期的犹太教修行团体和基督教领袖都认为肉食是一种残暴且代价高昂的奢侈行为。


穆斯林中苏菲派则认为追求灵性生活的人应该素食。16世纪印度的穆斯林皇帝阿克巴就把素食视为一种苏菲派的习俗而加以推崇。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广泛流行素食。凯瑟琳·德·美第奇作为法国的皇后进入法国后,推广了一些新的饮食方式,其影响力几乎涵盖全欧洲,法国人民重新接纳了曾被香料革命挤掉的素食。

当今世界的素食文化


当今社会,有很多知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奥运冠军、NBA球员、国内外明星也提倡吃素,纷纷加入素食的行列。素食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饮食新风尚。 



在意大利,都灵市长Appendino,号召市民一起来吃素。提出“构建全素食都灵,我们都是纯素人”的口号,预将都灵打造成一个素食城市。


现在欧美许多餐馆挂牌“不要吃你的朋友”,提倡吃素,这也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追索素食的演进历史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素食文化最兴盛之时,均在盛世。所谓“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盛世不仅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令更多的人可以从劳碌奔波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更为精致、优美的生活方式——素食,便是其中一种。



现代化发展迅猛而厚重,“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饮馔之道,更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永续共处的思考。



于是,我们回望中华历史留下的那些素之精华,走入丰富斑斓的素食,是重拾璀璨的历史珍宝,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返璞归真!



伊尹文化传承
工作室成立以来,在政府部门、广大会员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行业组织、行业自律、资源整合、企业维权、商业协调、国际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社会、政府、会员和企业服务,对促进行业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