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大坪塘村:蒋琬血脉延伸的天才将领蒋先云故居
陈瑜
离湖南新田县城三十华里的大坪塘镇,东面、北面接郴州市桂阳县,南抵新隆镇,西毗新圩镇,史属宁远管辖,明崇祯十二年(1639)置新田县,开始由新田县统制,在这里有个风景秀丽的山冲,名为大坪塘村,也建村悠久,古韵绵延。
2012年伙同文友前来寻古,古村地处丘陵地带,低矮的山峦遍布周围,村前坪宽阔,未见高大门楼,从侧门进入,前坪侧有一个半月形池塘,史称“月光堂(塘)”,颇有韵味,紧邻池塘就是三进正屋,青砖黛瓦,高大雄伟,两旁都是三级高耸马头墙,前门成“八”字形布局,两柱顶立前廊,横梁、挑梁错综相连,凸雕精美盘龙,栩栩如生,木制门框,下有门墩石,上有精致门簪,入内中间天井,两旁厢房,第二进中间是中堂,再过一个天井就是正堂,整体呈"一池三堂两井十二间"的格局,建筑面积457.5平方米。
古村主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巷道幽深相连,门窗雕刻精美,呈现出当初家族的富庶。
古村大多为蒋姓,据蒋氏族谱记载,蒋姓来到零陵(永州)是在东汉初年。全国蒋姓公认并尊崇的“九子侯”蒋横之第四子蒋耀来到零陵生活,为零陵蒋氏的开山之祖,时间约在公元49年左右,其后人中便有三国时蜀汉大将军、大司马蒋琬。蒋琬第三子后返回老家零陵安居。后来,“九子侯”蒋横之第九子蒋澄的一部分后裔也迁到了零陵。
据大坪塘村《蒋氏族谱》记载:我祖玉俊公任善化教谕,生六子,嘉猷、嘉宾、嘉弼、嘉谋、嘉绩、嘉谕、嘉弼公仍居大冲,嘉猷公从大冲迁现知市坪小雾露,后迁下漕洞开派司边。我村开基祖嘉绩公生于大宋绍熙元年庚戊岁七月十四日,由大冲迁银塘开派大坪塘,生子二,时亮、时举,时举公则徙居衡阳开派两路口,翰林学士时亮公生四子元龙、元魁、元厚、元吉、元吉曾任道州库官,生子五,如详分支贵州,元龙公生四子如杰、如鸾、如鳌、如暑,如杰公无嗣,如鸾公当九都一甲,如整公当八甲(粟树坊),如暑公当四甲(大坪塘时称的头房、二房、三房),所以我族有“一四八甲”之称,如暑公第三子伯三公迁现桂阳白水萍湖州,生三子志玄、志兴、志华,志兴公则迁常宁开派蓝江。
十一世伯才生志鳌、志鹏、志茂,由志茂繁衍到第二十世大敏生喜芳、甲芳。甲芳公派生至25世登堂公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修建了三进正屋。登堂公生本昌,本昌生荣冕,荣冕生华篙、华岱。华岱公传至第三十世继堃,继堃生先烈、先知、先泽、先惠、先復、先云。
蒋先云,1902年7月14日生,蒋先云兄弟姐妹八人,先云排行最小,五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先烈是孙中山先生得力助手,反袁义士,壮烈牺牲,遗像及丰功业绩供奉于武昌革命烈士公祠,永世纪念。二哥先知嶷山,任惠丰县警察局长。三哥先泽麓山,任黄埔军校图书管理员,四哥先惠伊山在家经商,五哥先复衡山,水口山矿务局当工人。妻子李祗欣,李立三之胞妹,衡阳女三师毕业,从事妇女运动和教书,操劳过度于1927年先先云而逝于武昌,无子。
蒋先云原名湘耘,别号巫山,1917年,年仅15岁的他跳级考入湖南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即发起成立“学友互助会”,主编《岳麓警钟》月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并被推选为总干事,十分活跃,是当时公认的湖南学生运动领袖。1921年初,他又组织成立革命团体“心社”,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宣传新文化运动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10月,蒋先云向刚从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归来专程赶到衡阳的毛泽东汇报湘南革命活动情况,同年冬由夏曦、夏明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湘南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春,蒋先云以优异成绩从第三师范毕业,同年夏受中共湘区区委书记、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的指派,到江西安源路矿,协助李立三参与工人俱乐部的领导工作,任文书股长,后来又担任安源党支部负责人,9月中旬蒋先云与李立三、刘少奇一起领导发动了14000多人参加的安源路矿大罢工。11月又赴湖南常宁水口山铅锌矿,组织工人俱乐部,12月领导发动了3000多人参加的水口山矿工大罢工,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人俱乐部主任。当时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邓中夏曾高度评价说:“口山铅锌矿罢工其雄壮不亚于安源路矿。”蒋先云时年仅20岁。
1924年春,著名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招生,蒋先云经毛泽东介绍报考了黄埔军校,早已以一笔锦绣文章饮誉湘江的蒋先云笔试成绩名列第一,成为日后的“黄埔三杰”之一,人称“蒋先云的笔”。非但如此,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考试,蒋先云囊括了所有科目成绩的第一名,创造了黄埔军校史上一项“后无来者”的奇迹,在校其间他还潜心钻研古今兵法,“学术两科,冠于全校”。无怪乎校长蒋介石“爱之如手足”,党代表廖仲恺赞其为“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称其为“军校中的高材生”。这在中外军校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蒋先云是无可争议的学生领袖,正如他当年的同学回忆时所感叹:“蒋先云犹如恒星一般,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减其光辉,他是天然的领袖,好像天生就是人中龙凤。”
1924年8月,在中共广州地委(后又改为广东区委,又称两广区委)的领导下,第一个黄埔共产党支部成立,蒋先云当选为第一任支部书记。周士第、徐向前、张际春、袁仲贤、王尔琢、左权、蔡申熙、孙德清、唐澍等,还有宋希濂、郑洞国、侯镜如、李默庵等,都曾经是黄埔支部的成员。
1925年1月,在周恩来领导下,蒋先云又与李之龙、贺衷寒等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原定名为“青年军人代表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即主席)。“青军会”发展迅速,成立仅两个月会员就达二千多人,一年半后竟增至二万余人。可以说蒋先云功不可没!后来从黄埔军校走出了许多共产党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蒋先云等人的宣传鼓动和思想灌输分不开的。蒋介石曾声言:“将来革命成功后解甲归田,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1925年初蒋先云毕业留校后,担任校长蒋介石的秘书,2月“小蒋”随“老蒋”参加第一次东征,两次负伤;6月在广州平定“杨刘”叛乱中,蒋先云发动“斩首行动”,只身带领一个连迅速冲进市中心,占领了滇军总指挥部,立下奇功;8月又参加第二次东征,已担任第1军3师7团党代表的他在三次负伤的情况下,亲率敢死队一举攻占了惠州城,再立新功。
蒋先云虽深得蒋介石的钟爱和青睐,并被迅速提拔跃升,黄埔众学子无不羡慕,但他却信仰笃定、刚正不阿,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以“中将教育长”的职务诱导他脱离共产党,而具有双重党员身份的蒋先云却第一个公开声明脱离了国民党。1926年7月,蒋先云参加北伐,任北伐军总部秘书,旋又任补充第五团团长,转战粤、湘、赣、鄂,在攻打孙传芳老巢南昌时,时蒋介石亲临前线督阵,却遭敌包围危在旦夕,小蒋孤军迎敌掩护老蒋脱险,赢得了“突破重围,火线救主”的战斗殊荣,一时传为佳话! 老蒋深爱小蒋之才,数次派人力邀小蒋,许以其嫡系第1军第1师师长的要职,前提是“必须发表退出共产党的声明”。蒋先云却不为所动,拂袖而去,1926年底毅然离开蒋介石,来到革命中心武汉。在时任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兼湖北省总工会负责人刘少奇的领导下又从事工运,并担任湖北全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总队长,刘、蒋素有旧交,合作得也很好。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彻底反共,15日武汉召开30万人声讨蒋介石大会,蒋先云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讨蒋演说,表明自己与老蒋彻底决裂的心迹。
1927年4月19日,时年25岁的蒋先云满怀一腔热血和革命情怀,又投入到第二次北伐战争,并被任命为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5月28日率部在河南临颍与奉系军阀激战。初左脚中弹,带伤跨马,手举军刀,率队冲锋。然再次中弹,人马俱翻,仍高呼不绝:“冲锋!冲锋!向前杀去!”并对师长说:“我蒋先云不捉住张作霖,决不下火线!”最后不顾师长劝阻,又让士兵护卫重跨战马,向前冲锋,卒被弹片击中,死在战场。 1927年6月8日,周恩来在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主持蒋先云追悼会并发表沉痛讲话,恽代英致悼词,号召“同志们,踏着蒋先云的道路前进!”罗章龙撰写了悼诗:“东南北战斗犹艰,战士升腾武胜关。千古悲风临颖路,中原忍见将星残。”郭沫若在蒋先云牺牲后曾这样说:“先云战死了,但他的精神是从此不死的。我本来很想作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但我觉得我们有时间性的文章,不足于纪念超时间性的烈士,足以纪念烈士的,只有他自己生前的行动,生前的誓言。”此外,当时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第198期也刊登了题为《悼蒋先云同志》的悼词。
蒋先云牺牲后,遗体由其兄蒋麓山和侄儿蒋方正运回家乡,葬于家族墓地,墓位于大坪塘乡大坪塘村境内,高1.5米,长4米,坐东朝西,1946年同姓亲族为其立石碑;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新田县委、新田县人民政府把蒋先云烈士墓列为德育教育基地;
蒋先云短暂而悲壮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从早年学生运动的领袖,工人运动的斗士,到后来黄埔军校的奇才,北伐战争的名将,几乎每时每刻,无不光彩夺目!他既算毛泽东的得意门生,又是蒋介石钟爱的学生,出众的人品和才华,也使他成为国共两党争相邀宠的人物。
蒋先云,这颗黄埔军校最耀眼的明星,一个本可以成为共和国元勋的天才将领(或许能成为“中国的麦克阿瑟”),如同灿烂流星划过黑暗夜空一般,就这样凄美地过早地陨落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选择了一条杀身成仁似的告别方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和怀念!
在大坪塘村还出现一位名将蒋治英,民国15年,考入黄埔六期,加入国民党。民国1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师五十一团少尉排长,民国26年升为少校营长。民国34年晋升副旅长,至民国37年,任命为国民党军第二军九师少将师长。
1949年7月,随国民党二十兵团(辖二军九师)司令陈克非从宜昌撤退进入四川。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紧紧追击,官佐士兵惶惶然怨声四起,同时面对宋希源被俘,程潜起义等现实,蒋治英思想斗争激烈。此时,二十兵团只剩九师实力,只有率部起义,才是光明出路。蒋治英向陈克非深刻分析形势,晓之以义,策动当机立断。经召开骨干会议,并派人至邓锡侯部找共产党的工作组联系,9月22日,党的工作组进部队,23日共同协商,24日二十兵团宣布脱离国民党,通电起义。
1956年后,蒋治英任湖南省参事室参事,被选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六届委员,新田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先后任桂阳县革委副主任,县人大常委副主任,县政协二届副主席。在政协工作中,分抓文史工作,抢救50万字文史资料。
古村已经经过了翻新,烈士的事迹进一步彰显和铭刻,那高耸的马头墙、那布满青苔的月光堂,还有那条条幽深的巷道依然在诉说着祖先们的荣耀与辉煌……
感谢零陵西楼村蒋植志先生提供大量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