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本文刊载于2024年11月24日《文汇报》第7版:文汇理论/智库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相辅相成。新质生产力不仅创造了劳动岗位供给、开阔了就业发展空间,同时也促进了就业方式转变及就业水平提升,即在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方面不断赋能。通过持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构建更加稳定、公平、高效和可持续的就业体系,有力支撑国家高质量经济发展愿景。
新质生产力是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对未来产业进行规划,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力争增加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传统业态特别是新能源、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突破,不仅创造了大量新兴岗位,还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传统行业注入活力,有效吸纳更多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与就业同步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激活并赋能新质生产力成为劳动力市场推动就业提质扩容的关键引擎。
优化调整新质生产力的结构,是促进劳动力市场均衡转型的关键。而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避免单一产业过度集中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能;其次,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成差异化、互补性的区域发展格局;第三,鼓励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包括金融服务、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从而有效缓解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就业压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就业结构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其影响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并可释放出较大生产效能。在此过程中,在提升劳动生产率基础上,更应注重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工作环境、薪资福利待遇以及工作满意度。首先,利用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减少低效重复劳动,为劳动者创造更多涉及研发、设计、数据分析等高技能需求就业岗位,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工作技能性和创造性;其次,完善覆盖全民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夯实基层导向的就业公共服务基础,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推进数字赋能,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以及高效的就业服务,如职业匹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建立健全的劳动者培训体系;此外,改善就业形式,发展灵活就业新模式,增加弹性工作时间。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从而实现工作与生活的更好平衡以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针对重点群体,实施精细化的就业援助计划,利用数字技术精准匹配岗位需求,提供定制化培训与就业创业指导,同时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对于高校毕业生重点群体,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度,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精准匹配毕业生的专业与企业岗位需求,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才渠道;对于农民工群体,构建农民工权益保护平台,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确保工资支付透明公正,并改善其住宿、医疗等生活条件;对于残疾人群体,为其提供远程工作机会,并依据个体差异,进行定制化、一对一培训,拓宽其就业门路;此外,针对重点群体,可为其提供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包括压力管理、情绪调节、时间管理等,促进其互助交流,增强社会归属感和就业信心。尤其要将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另一方面形成“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指导服务跟进、就业供需对接加深”的四轮驱动。另外,对于青年就业,还应着重从就业价值观引领、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环境适应等层面突破。
培育新质生产力动能的制度支撑包括破解政府、市场、企业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创新潜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互促的模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钱婷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刘社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文汇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钱静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