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 |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文化   2024-11-16 09:01   吉林  


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Discipline.Meditation.Wisdom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①。”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惟勤募化,曰吾造佛也,吾建殿也,吾斋僧也。此虽悉是万行之门,而有二说。一则因果不可不分明,二则己事不可不先办。

或曰:“果如子言,则佛像湮没,谁其整之?塔寺崩颓,谁其立之?僧饿于道路而不得食,谁其济之?人人惟办己事,而三宝荒芜矣!”曰:不然,但患一体三宝②荒芜耳。

世间三宝,自佛法入中国以来,造佛建殿斋僧者时时不休,处处相望,何烦子之私忧而过计也。吾独慨夫僧之营事者,其瞒因昧果,不惧罪福,克减常住,藏匿信施者无论矣。

即守分僧,而未谙律学,但知我不私用入己则已,遂乃移东就西,将甲补乙,或挪还急债,或馈送俗家。不知砖钱买瓦、僧粮作堂,枉受辛勤,翻成恶报,是则天堂未就、地狱先成,所谓无功而有祸者也。

中峰大师训众曰:“一心为本,万行可以次之。”则所谓己事先办者也。己事办而作福事,则所作自然当可矣。至哉言乎!为僧者当铭之肺腑可也。

【注释】

①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据佛经中载:有兄弟二人出家,一人专门修慧而不修福,后虽证罗汉,却没有人供养。另一人专门修福而不修慧,后转世为皇宫中畜养的大白象,满身挂着璎珞。

②一体三宝:《四明尊者教行录》:“言一体者,上至诸佛,下至蠢动,无不具此三宝也。所谓实相妙体即一而三,名秘密藏,如世珍琦,通名为宝。即今诸人本有觉性是佛宝,此性无染清净是法宝,此性柔和无诤是僧宝。”



古时有一首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有些人专执此偈的前二句,整天奔走不休地到处募化,自称:“我这是为塑造佛像啊”,“我是为修建殿堂呀”,“我是为供养大众僧呀”。这些虽然都是属于广修万行中的事,但也要注意二点:一是因果不可不分明,二是自己的生死大事不可不先办。

有人问:“如果照你说的意思,那么佛像败坏了,谁去装修?塔寺倒塌了,谁去兴建?僧众为了修行而没有粮食吃,谁去供养他们?人人都为着办自己的事,三宝必将荒废而无人管了。”我认为不至于那样。我忧虑的是出家人把自性的三宝荒废了,那才可惜!

至于世间三宝,从佛法传入中国以来,造佛建寺斋僧的人,时时不断,处处都有,用不着你牵肠挂肚,过虑担忧。我只是为那些忙于经营作事的出家人慨叹。这其中有瞒因昧果,不惧罪福,克减常住,盗窃信施的,且置之不论。

单就守本分的僧人来说,由于不熟悉戒律,以为我只要不把常住财物私占己用就行了。于是移东就西,将甲补乙,或挪用现钱还急债,或以公物赠俗家。岂知买砖的钱不可以用于买瓦,供作僧粮的钱不可以拿去修寺。如果无知错用或挪用,枉自辛勤劳苦,反而成为恶报。

正像俗语说的“天堂未就,地狱先成。”也就是所谓无功而有过啊!

中峰禅师对大众训示说:“修行应当以明心为本,其它的万行可以作为次要。”这也是教我们要己事先办的意思。自己的生死大事办妥贴了,再去作种种的福事,则所作的自然都能正确无误。因此中峰禅师此语实为至理名言,出家人应当铭记心中。




往期回顾

寿昌无明禅师 | 皮囊歌

成刚长老 |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弘一大师 | 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虚云老和尚 | 用功的入门方法

虚云老和尚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印光大师 |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印光大师 |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莲池大师 | 敬鬼神而远之

太虚大师 | 敬神与信佛,不可混为一谈

智者大师 | 证得鬼神邪法的表现

忏云法师 | 防止着魔

成刚长老 | 心里有疑惑,有障难,有牵挂,到佛经里去找答案

慈舟法师 | 宁肯己身堕地狱,不以佛法作人情

圆瑛大师 |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虚云老和尚 |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惟贤长老 | 现今流行神通度人,是否符合正法

莲池大师 | 人生的爱好

净慧法师 | 学佛学什么

圆瑛大师 | 佛教与人生

太虚大师 | 学佛之简明标准

妙境法师 | 算命说流年不利该怎么办

莲池大师 | 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印光大师 |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印光大师 | 风水师的话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吗?

梦参老和尚 | 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成刚长老 |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圆瑛大师 |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黄檗禅师 | 不识自心,尽名邪行

印光大师 |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憨山大师 |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紫柏大师 | 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

印光大师 | 心作心是之义

印光大师 |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永明延寿大师 |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印光大师 | 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净慧法师 |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太虚大师 | 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净慧法师 |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印光大师 |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憨山大师 |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净慧长老 | 如何依止善知识

佛经典故 |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成就

忏云法师 |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慈舟法师 |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莲池大师 |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印光大师 | 亲贤远愚,取优去劣

虚云老和尚 |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蕅益大师 |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布袋和尚《笑痴度世歌》

广钦老和尚 |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楚石禅师 |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倓虚法师 | 烦恼的由来

永明禅师 | 云何说诸法如幻

憨山大师 |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成刚长老 | 这个生死的怨贼你认识到吗

佛源老和尚 |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元来禅师 |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

百丈禅师 | 示大乘顿悟法要

虚云老和尚 | 皮袋歌




般若


长春般若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吉(2022)000001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