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 电影与文旅的融合发展|2024年第12期“本期关注”栏目概要

学术   2024-12-04 17:01   北京  

本期关注

作者:刘琨 等

责任编辑:林锦爔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2024年第12期

编者按



近年来,电影《爱情神话》《长沙夜生活》《满江红》《白塔之光》《长安三万里》、《非诚勿扰》系列、《白蛇》系列等带火了一方的风景和风土,电影节展的落地举办成为北京、上海、厦门、福州、西安、平遥等城市的新名片,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繁花》的播映反响亦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一部电影、电视剧和一个节展而奔赴前往,拉动了城市的文旅产业,也拓展了影视产业链路。


不过,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于电影业对旅游业的增长、游客动机、场景吸引力等量化研究,较少从本体、故事、文旅地理空间生产角度来分析为何电影能拉动文旅。那么,电影和文旅相互彰显的内在机理为何?主创、观众、文旅机构等诉求为何?后续如何能顺利实现几方诉求的共赢?应如何理性、正确看待电影文旅的价值与意义?本刊特邀请相关学者研究,希冀更好地“用‘跟着电影去旅行’的理念,将电影的拍摄景观所引发的观众向往迅速转化为像迪士尼、环球乐园及横店片场、车墩黄河路一样的人潮涌动,从而扩展产业链的效益”。



从如镜风景到如境风土:和电影一起旅行

刘琨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像艺术研究所副教授

提要:电影所具有的“物质现实复原”特性让它成为这个时代在促进旅行方面最有效力的艺术,这种效力一方面体现在真金白银的经济贡献和以它非宣传载体所实现的宣传效益;另一方面体现在它制造“如镜风景”尤其是“如境风土”的能力,在那些无法被统计到数据的地方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简单说,电影拉动文旅分显性和隐性。站在实践层面,电影与文旅相关部门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解电影吸引旅行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才能有的放矢。


关键词:电影 旅行 风景 风土


详见《当代电影》2024年第12期第4页


一场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

——“电影+文旅”的价值路径与产业拓扑

陆佳佳

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丝路文化与国际汉学研究院副教授

提要:“电影+文旅”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电影+文旅”在促进文旅产业联动、数智转型、经济赋能等方面效能显著,近年来,电影助力文旅跨界融合屡屡出圈。文旅前置、文旅后置、文旅并置等不同电影与文旅合作机制在当前的共存共叙,体现了影地“双向奔赴”的互赋基底;影像叙事中“气氛美学”的移情与当前身处数字化时代的人们普遍对于重建“附近”、找寻同一性的情感欲望则勾绘了电影与文旅融合的互赋机理及其中有关文化审美“从知到行,从行到知”的产业“外溢”逻辑。探赜“电影+文旅”长效机制的运行,需要清晰地认知到其中多语义交织网的在场,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旅内容的理念基础上,从影像美学、文旅模态、协同机制等多层面入手,形构电影与文旅政策、内容、技术三维度间良好的联动互馈机制。


关键词:“电影 +文旅” 文旅融合 电影 IP 以影行事 影地共叙


详见《当代电影》2024年第12期13页


中国电影节展与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亿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提要:在“文化强国”“旅游强国”两大战略并行的新时代关键节点上,“大文旅”“大视听”深度融合带来我国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擘画出新的发展蓝图。渐趋形成网络结构的电影节展之于差异化竞争的地方文旅发展,国内文旅创新进程之于海外成熟经验,节展运营体制机制革新之于科技迭代和“奇点”传播策源,皆是助力中国电影从“高原”迈向“高峰”新征程上的探骊取珠之举。多维度、宽领域、深层次地体察中国电影节展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协同性与特异性,观照全球文化博弈与智识竞争,探询经济复苏局面下电影节展定向赋能“大文旅”的新质生产力范式和高质量发展路径,是时代之思,更是学理之义。


关键词:文旅融合 中国电影节展 大文旅 大视听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详见《当代电影》2024年第12期第23页



当代电影杂志
关注国内外电影历史、现状和未来。理论分析、专业评论、深度对话。电影理论、评论,电影创作、产业,学者、创作者、学生和电影爱好者,共有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