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实施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高度关注。
依据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以企业典型工程项目为依托,将课程划分为多个项目和任务,形成有机整体。例如,《工程控制测量》课程按照 “四单一综” 的模式,涵盖线路、桥梁、隧道等不同工程载体的控制测量项目,体现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递进关系。
借助学校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智慧职教平台,从知识与技能基础、认知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学习特点三个方面开展学情分析。如高职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在学习《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时,已具备一定基础,但对部分内容掌握不足,实践能力有待提升,且对信息化学习手段感兴趣。
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确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明确项目教学目标。在隧道平面控制测量中,着重培养学生 “知原理、会方法、能测算” 的职业能力和 “讲规范、重安全、保质量” 的职业素养,同时确定教学重难点。
采用校企协同 + 成果导向 + 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企业标准作业流程,序化教学内容。例如,要求学生设计控制网并提交成果,通过多轮反馈修正进行评价。
构建校企 “双导师” 团队,校内 “双师型” 教师主导理实一体化教学,企业导师结合工程实际评价指导。如聘请全国劳模、精密测量专家为企业导师,共同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
开展混合式教学
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智慧职教平台,课前发布学习资料,课中记录学习情况,课后拓展学习任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如通过云课堂、QQ 直播等开展线上互动,依托虚拟仿真平台和实训基地开发线上学习任务。
采用引导式教学流程
按照 “知任务 — 探原理 — 究方法 — 强技能 — 固本领” 五环节组织课堂教学。以 GNSS 控制网布设任务为例,从课前领取任务、课中突破重难点到课后巩固本领,环环相扣。
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
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对接行业标准设置考核节点,由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学生等组成多元评价主体,从成果完成时间、精度、规范程度和情感态度等维度进行评价。
基于评价持续改进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结合日常教学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督促学生诊改学习行为,保证目标达成和方法改进。
聘请劳模为导师,将专业质量文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课堂。创设 “求真、求精、求稳” 维度,依托多种载体,精选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如在 GNSS 控制网布设中弘扬劳模精神,在网形优化中培育工匠精神。
创设双线同步课堂,结合仿真平台和虚拟实训区开发线上任务,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和学生活动,保证未返校学生参与学习,教师课后辅导,学生利用课余完成线下任务。
校企双导师对接岗位能力标准设置工作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从认知到能力都得到提升,期末考试成绩和任务完成率高,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目标达成。
劳模导师通过案例引入和实践培育工匠精神和质量文化,增强学生对劳动和技能的热爱,提升综合素质。
1.教学模式创新
构建 “生产项目贯穿、五步联动提升” 教学模式,为理实一体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2.实训环境创新
营造虚实结合的隧道控制测量技能训练新环境,增强学生技能训练体验。
3.教育融合创新
实现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共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持续更新教学内容
对接岗位工作标准,融入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优化活页式教材。
2.深化增值评价
关注学生纵向成长,扩大增值评价覆盖面,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教学。
以下是一份完整教学实施报告和教案(仅供参考)
01
教学实施报告
02
教案
想要了解服务详情,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项目 (点击蓝字即可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