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儿叫“拉嗑儿”,昨天叫“列儿个”,故意叫“竟故意儿”……近日,在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上,唐山市新华书店联合群贤毕至读书会,邀请唐山方言研究者、时评人、自由撰稿人唐瓦当来到培仁历史文化街阳明学堂,以“唐山话的方言坐标及特点”为主题,为读者解析唐山方言背后的文化密码。
“探戈儿就是趟啊趟着走”“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我跟不上溜儿”……唐瓦当以小品、相声中家喻户晓的唐山话为切入点,用一种亲切又接地气的方式,引领读者踏入唐山话的奇妙世界。
“说相声有个规矩,无论捧逗,都说以北京音为准音的普通话,如果情节需要或者展现‘学活’的功夫改口说外地方言,行话叫‘倒口’。”唐瓦当说,相声小品学方言、用方言都是为了用不同腔调和谐音梗制造包袱。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相声名家马季一段《宇宙牌香烟》让唐山话火了一把,后来赵丽蓉老师的小品又让唐山话家喻户晓,成为“喜剧语言”。赵丽蓉是宝坻人,但长期在唐山唱评戏,所以唐山话非常纯正。
他表示,唐山话作为冀鲁官话保唐片的重要一员,不仅承载着唐山人民的历史记忆,更展现了方言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唐山话中“列儿个”“稀得”“开支”“好么丫儿的”“打喯儿”等词语与保定、山东、北京、东北、天津等地方言有联系也有区别。
平翘舌音含混(比如把暂时的zàn读成zhàn)、带有元音的韵母异读(比如把疙瘩gē da读成gā de)、声调变化(比如把跟前儿的前读成qiǎn)……谈到唐山话的特点,唐瓦当如数家珍。活动现场,他还分享了一些唐山话特有的词汇以及它们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比如,姥姥给了压岁钱,孩子藏起来了,唐山话说“抬起来”或“抬喽”。关于“抬”,光绪十年《玉田县志·方言》记载:“抬起来,收藏物也,犹云阁(搁)起。”
在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中,唐山话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口语化,但其实唐山话相当有古风古韵。活动现场,唐瓦当解析了唐山话中保留的古汉语痕迹,让读者感受到了方言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说,在唐山话中,有一些古入声异读字。比如第几“册”(cè),唐山话读成第几“册”(chǎi);红色(sè),唐山话读成红色(shǎi)。“唐山人闻味儿喜欢用动词‘听’,‘你听听那碗肉有味儿了吗?有味儿了就扔掉。’‘我听见隔壁在炖鱼,味道可香了。’本来是用鼻子闻,唐山话却说用鼻子听,这看似是一种感官互通的‘通感’手法,其实是对古汉语‘闻’字字义的一种坚守。”
此外,唐瓦当还提及,唐山话的儿化音现象非常丰富和独特,被认为是全国儿化音最多的方言之一。唐山话的儿化音不仅体现在名词上,动词、形容词、代词,甚至成语都可以带儿化音。比如,恨儿上他、说儿不算(动词);抄近儿、大老远儿(形容词);爱咋儿咋儿、咋儿咧(代词);笔管儿条直、踏踏实儿实儿(成语)。
唐瓦当说,他计划出一套"唐山话的秘密"系列丛书,其中《舌尖上的唐山话》《咬文嚼字唐山话》《唐山方言古词语汇释》已完稿,《唐山方言词典》等专著也在创作中。
唐瓦当充满趣味的讲解让现场读者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表示,本次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次对方言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与文化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