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此心安处是吾乡
初识《读者》(校园版)其实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我曾在《给妈妈的小情诗》里写到,家人从我小时候起便致力于培养我的语文素养,所以家里一直整年地订阅各种杂志,《读者》(校园版)便是其中一种。因为可供选择的杂志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有时候还没来得及将手头的杂志细细看完,下一期的杂志就到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读者》(校园版)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
直到高中开始住校。我起初非常不适应,加上高中学业任务越发繁重,自己的理想和师长的期许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我时常辗转反侧。夜越深,孤独就越发磨人,巨大的茫然和难言的忧伤将我的心扯出一个大洞。
偶然间,一本《读者》(校园版)正好被我夹在作业里从家里带上了宿舍的床。台灯暖黄的光线下,我郑重地翻开它,像是与一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寒暄,有些局促,又有些欢喜。
看了太多与高考、青春有关的波澜壮阔的故事,我本有些排斥,担心《读者》(校园版)也是如此。但捏着书页细细翻看后,我看到一颗颗细腻的心,一个个娓娓道来的青春故事,就像寒冬里的一杯热可可,一口喝下去,浑身舒畅。透过书页和文字,穿过时空的界限,我忐忑不安的心也得到抚慰。原来,我的迷茫从来都不是无病呻吟,这只是成长过程中一段再正常不过的阵痛期。前辈们已经顺利度过并踏上新的征程,他们站在远方,将过往的感受通过杂志传递给我,告诉我,没关系的,向前走,别回头。
我不习惯向人诉说内心深处的孤独,于是《读者》(校园版)就成了我孤独时光里的唯一观众。上课、考试、写作业,我的生活依然在有规律地继续,但我却不会再陷入对前路的慌张和迷茫,因为我知道,前路是满园芬芳。
晚上回到宿舍,学累了的时候我就会翻开一本《读者》(校园版),里面有无数个知己,他们静静等候着我,耐心听我讲述困惑与烦恼,让我在疲惫的学习之余,可以短暂地在另一个世界里畅游。无论是青春里的悸动,还是与同学的相处,我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和共鸣。
高考结束后,再回首时,我终于也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些看似不想重来的日子,却成了我最怀念的时光。而枕边常放一本《读者》(校园版)的习惯,我依旧保持着。是杂志里的无数个鲜活真实的故事,陪伴我走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只要看着《读者》(校园版),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心安之处。
我已到达彼岸,但有很多孩子依旧在重复着我的故事,挣扎在青春的迷雾中。所以我学着那些曾带给我鼓励和帮助的前辈,将我的青春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希望能在某些时候给他们带去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我多么幸运,在孤独又迷惘的青春期遇见《读者》(校园版),它见证了我的成长,给予我前行的力量。它是我的“此心安处”,是我永远的精神故乡。
(本刊原创稿件)
原刊于《读者》(校园版·成长)2024年第6期。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duzhexy@duzhe.cn(注明“原创”)
《读者》(校园版·成长)2024年征订火热进行中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即可直接订阅
复审 | 赵静
决审 | 陈天竺
排版 | 冷智慧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