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最好的放生,是放过自己

文化   2024-12-09 00:01   广东  


陶冶国民情操

感受家国情怀

践行忠孝仁义

弘扬传统文化

品味社会各态

谈天说地论人

着眼凡尘俗事

回顾真实历史



《李叔同禅心人生》一书中,这样概括李叔同:

千世寂寞千生客,千思归来,常自相醢;半生繁华半世僧,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李叔同,前半生繁华历尽,后半生遁入空门。

从世俗的宠儿到世人敬仰的弘一法师,他以亲身经历诠释了“放下”的真谛。

面对爱而不得、求而不能的种种痛苦,李叔同没有沉溺,而是选择看破红尘,放过自己。

他深知,世上最好的修行不是逃避,而是放生——放下执念,释放内心。

正如他讲禅时所言:“欲愈病否?欲免难否?今有一法奉告,即放生也。”

李叔同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苦短,不必为过往所累。

放下那些执念和不甘,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让我们学会放过自己,用一颗宽广的心去拥抱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开启属于自己的禅意人生。

1

放下欲念,是一种自在

在19世纪末的天津,一个显赫的家族中,诞生了一位不凡的人物——李叔同。

他的父亲身为进士,家中更是盐商巨擘,这样的出身,无疑为他铺设了一条铺满金银的道路。

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遥不可及的财富与地位,对李叔同而言,却是与生俱来的。

幼时的李叔同,如同那个时代众多富二代一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他流连于戏院之间,把玩西洋新奇之物,享受着家族富贵带来的种种物质欢愉。

然而,在这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李叔同的内心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叔同逐渐对世间的繁华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意识到,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难以长久。

于是,在他年仅十五岁的那年,便挥毫泼墨,写下了“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警世之句。

这句话,仿佛是对他未来命运的某种预示。

时光荏苒,转眼间,李叔同已至而立之年。

他从海外留学归来,满怀壮志,却未曾料到,迎接他的竟是家族破产的沉重打击。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家族中的亲人瞬间陷入了绝望与恐惧之中。

他们有的抱着家中的古董瓷器不肯放手,有的则沉迷于过去的奢华生活无法自拔。

然而,这一切的挣扎与挽留,都显得那么无力与徒劳。

面对家族的巨变,李叔同却显得异常冷静与淡然。

他深知,外在的物质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才是永恒的追求。

因此,他放下了对物质的执着与欲念,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出家修行。

他选择了律宗这一苦行僧的修行方式,穿上了简陋的草鞋和破衣,背起了自己的破棉袄,开始了四处奔波、讲学云游的生涯。

他的行李简单至极,不过是一副破席子、一床破被子、一块烂得比抹布还破的洗脸帕和一只破牙刷。

然而,尽管生活如此清贫,他的灵魂却异常丰富且自在。

在好友夏丏尊家中做客时,夏丏尊看到他那块破烂不堪的洗脸帕,忍不住想要为他换一个新的。

然而,李叔同却微笑着拒绝了:“哪里,还受用着哩,不必换。”

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更透露出他对内在精神的坚定追求。

黄卷青灯下,晨钟暮鼓中,李叔同度过了数十载的光阴。

他凭借着对律宗的深厚造诣和不懈努力,将失传700多年的南山律宗重新发扬光大,并最终成为了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他的成就与贡献,不仅让佛教界为之震惊,更让无数信徒为之敬仰。

佛家有言:“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欲念罢了。”

李叔同的一生,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他执着于内心的修行与追求,放下了对物质的执着与欲念,最终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与自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或许也应该像李叔同一样,学会放下那些虚无缥缈的欲念与追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他那样感受到“回也不改其乐”的豁然开朗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物外。

让我们以李叔同为榜样,用一颗平和与自由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诱惑吧!

2

放下执念,是一种清醒。

在青春韶华之时,李叔同邂逅了天津首屈一指的名伶杨翠喜;

两颗心在不经意间悄然靠近,彼此间流淌着真挚而深切的情感。

然而,这段情缘却遭遇了来自天津首富李氏家族的强烈阻挠。

在那个门第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一个出身梨园的女子,如何能踏入这显赫之家的大门?

面对家族的坚决反对,李叔同无奈只能选择暂时放下对杨翠喜的深情,远赴上海处理家族事务。

当他再次归来,却惊闻杨翠喜已被带往北京,从此天各一方。

正如《上阳赋》所言:“人终究会被其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

杨翠喜的身影,从此成了李叔同心中挥之不去的执念,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他的人生路上。

为了寻求慰藉,李叔同考入了上海南洋公学,试图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寻找心灵的寄托。

在那里,他遇到了许多与杨翠喜相似的女子,如谢秋云、李苹香等;

她们的身影仿佛成了他心中那份执念的替代品;

让他在醉生梦死中暂时忘却了那段无法触及的情缘。

然而,母亲的病逝如同一记重锤,将他从虚幻的梦境中唤醒。

他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人生,意识到自己的放纵与逃避,不过是对那段逝去情缘的无力抗争。

最终,他选择了出家修行,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当有人问及他何为爱时,他淡然一笑,答道:“爱是慈悲。”

在李叔同看来,真正的爱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情感纠葛,它是对众生的平等关怀与慈悲为怀。

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传经布道,弘扬佛法,救助百姓于水火之中。

执着于一念,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迷茫。

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学会放下执念,换一种心境去看待人生,才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正如《庄子》所言:“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放下执念,不仅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更能让人生之路变得更加宽广与光明。

学会放下,是一种心态的成熟,更是一种人生的清醒与智慧。

3

放下过去,才能更好地前进。

在《了凡四训》的智慧海洋中,有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语:“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这句话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在人生苦海中挣扎的灵魂,李叔同,便是其中一位深谙此道的行者。

李叔同的人生轨迹,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

他出身于巨富之家,却因母亲身份卑微,自幼便饱受冷眼与歧视。

这份不公,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他幼小的心灵。

而后,他邂逅了生命中的挚爱,那份纯粹而热烈的情感,曾让他以为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然而,命运弄人,两人终究未能携手共度余生,只留下一段凄美的回忆。

及至而立之年,李叔同终于有能力挣脱家族的束缚;

带着母亲远离那片充满冷漠与压抑的土地。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因此而对他温柔以待,母亲的不幸离世,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他心中仅存的温暖与希望。

留学归来,本应是衣锦还乡、光耀门楣的时刻,迎接他的却是家族产业的崩塌与亲人的离散。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叔同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出家为僧。

在给友人的诀别信中,他写道:“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放下。”

这句话,不仅是对友人的劝诫,更是对自己前半生的一种释怀与超脱。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背负与放下的修行?

正如柏拉图所寓言的那样,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背着一个空篓子。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不断地往篓子里装进石头——那些或喜或悲、或得或失的经历。

当篓子越来越重,我们便会感到步履维艰,甚至迷失方向。

然而,真正的智者,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下那些沉重的负担。

他们明白,只有学会释然,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的风雨。

正如李叔同所展现的那样,他放下了世俗的繁华与情感的纠葛,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却也因此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因此,让我们铭记:人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放下的。

只有敢于舍弃,才能有所收获;只有勇于放下,才能轻装上阵,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以李叔同为镜,学会在人生的旅途中适时地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

让自己的心灵得以飞翔,去追寻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安宁。

弘一法师圆寂之际,仅以“悲欣交集”四字,精炼概括人生真谛。

人生路上,起伏跌宕,喜悦与悲伤如影随形。

唯有不沉溺于欢愉,方能淡然面对得失;

不拘泥于哀伤,方能勇对世事无常。

过往云烟,终成回忆,唯有放下,方能释怀。

唯有放过自己,方能挣脱束缚,破茧而出,蜕变为更加出色的自我。

铭记弘一法师的智慧,让我们学会在悲喜交织的人生中;

保持一份超脱与坚韧,勇往直前,成就非凡人生。

同意的点个“在看”,

请您转发分享,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国豪文化

【完】


声明:

1.本公众号所发表文章内容及其中出现的文字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文字和图片之间好多没有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文中所涉内容和图片如有事实错误或涉嫌侵权的,请告知我们,我们将核实后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删除。      

2、公众号所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代表支持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文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内容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01.人到晚年,不要和老同学聚会了!原因很现实

02.年龄顺口溜,简直太有才了,精辟!

03.收好老祖宗留下来的7把救命钥匙,告诉家人朋友无上功德

04.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有何原因?

05.俗话说,“过寿不过三,过三福气散”,老人口中的“三不过”指的是什么?

06.人老了,如果老伴不在了,尽量依靠4个人,这是过来人的真心话

07.中华礼仪用语大全,再不保存就要失传了!

08.你祖上有没有德,只看一个人就知道

09.人品最好的五大生肖,你在列吗?

10.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而是丈夫五六十岁了,还轻易透露这3件隐私,真傻!

国豪文化


让传统走进生活

让传承意识觉醒

联系微信号:daishiyize

投稿邮箱:81721466@qq.com

别忘了点分享、收藏、在看、点赞哦!


国豪文化
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会议及展览服务;艺术品代理;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 (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制造《象牙及其制品除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