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介绍|合理行动理论:理论内涵、应用场景与代表论文

学术   2024-11-05 12:01   湖北  


01 理论名称

合理行动理论


02 理论内涵

合理行动理论,它首先由iFhsbien and jAez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理论阐明了行为信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理论模式已经在饮食行为、艾滋病预防行为、锻炼等健康相关行为和卫生保健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成功的尝试。

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来决定;行为态度由行为后果评价权重的行为信念所决定,这样如果一个人对行为结果有阳性的信念,其对行为会有一个阳性的态度。同样,主体规范由遵从动机权重的规范信念所决定,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些对他有影响的人认为他应该实行这个行为,并且他有满足他们期望的动机,他将有阳性的主观规范。模型中的每一概念,iFhsbie and jAzen都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行为信念:行为主体对目标行为结果的信念。

行为结果评价:行为主体对行为所产生结果的评价。

行为态度:行为主体对某种行为所存在的一般而稳定的倾向或立场,由每个行为信念乘以相应的结果评价之积的总和作为间接指标。

规范信念:对行为主体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对其行为的期望。

遵从动机:行为主体服从于这种期望的动机。主体规范由他人的期望而使行为主体做出特定行为的倾向程度,由每个规范信念乘以相应遵从动机之积的总和作为间接指标。

行为意向:为做出行动之前的思想倾向和行动动机。

合理行动理论对行为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对研究人类的行为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然而,该模型也有一些局限性,它忽略了情境、个人行为标准、习惯、行为承诺、责任等在行为发生、维持和消退中的作用,无法解释无动机又无机会去做推理决策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合理行动理论认为人的决策是遵循理性(Riatonal)原则的,人们会按照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选择行动方案,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03 理论应用场景与解决问题

合理行动理论,阐明了行为信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理论模式已经在饮食行为、艾滋病预防行为、锻炼等健康相关行为和卫生保健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成功的尝试。


04 参考文献

[1]陈定湾,杨廷忠.合理行动理论在医疗消费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7(05):20-21.


05 相关范文

[1]赵杰刚,尤炎丽,李春燕,尚喜艳,贾竹敏,李转珍,陈士芳.基于合理行动理论的心脏康复教育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运动康复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4):1740-1745.

[2]原苗苗.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理行动理论(TRA)的估计[J].高等农业教育,2013(09):102-106.DOI:10.13839/j.cnki.hae.2013.09.028.

[3]陈定湾,杨廷忠.合理行动理论在医疗消费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7(05):20-21.

[4]GaitherCA,李元敏.根据合理行动理论对临床医生利用药品信息来源所做研究[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7(02):105-108.DOI:10.13220/j.cnki.jipr.1997.02.012.


06 资源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




转载、投稿、商业合作:

vx:study630631(添加请备注“学术鸽”)

学术鸽
传播学术知识,玩转科研工具!关注“学术鸽”,走进“有用、有趣的学术灵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