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境内这个千年古镇的传说故事...

民生   2024-11-08 18:49   河北  
 浪漫故事 
真实靠谱的相亲平台
征婚、找对象!关注下方【浪漫故事】公众号
中国有着众多历史文化古镇,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献县淮镇就是其中一个。淮镇位于献县东部,坐落在滹沱河岸边,从前叫槐家镇。淮镇自宋金时建镇,因农而建,因商而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淮镇历史悠久,可惜未曾保留着古老的建筑群,仅有一尊明代石马卧于滹沱河故道北岸,成为了淮镇的标志。
淮镇的石马
在献县一带有这样一首民谣:“沧州狮子,景州塔,淮镇街上的石儿马。”穿行在淮镇的石马大街上,可以探寻遗失或现存的古迹,大慈桥、淮镇古城、观风亭、石马……这些古迹被石马大街串成一条线,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个古镇的厚重历史和沧桑变迁。


淮镇石马位于淮镇石马大街的南端。石马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约长5尺、高3尺,通体肥胖,昂首挺胸,神态安然,造型生动优雅,纹饰雕刻精巧美观。经探究,石马为明朝遗物,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淮镇人的眼中,石马是淮镇的地标,数百年来已经成为了淮镇人的精神寄托。马以它的聪明勇敢、忠诚耐劳的特征,走进了淮镇先民的视线。于是,他们请工匠以青石为载体,雕刻成这尊石马。


此外,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此马原是滹沱河河神的坐骑,滹沱河从山西流入河北后,滹沱河河神与子牙河河神发生争斗,结果滹沱河河神战败。滹沱河河神只好把受伤的坐骑遗弃在河边落荒而去,他的坐骑就跪卧在河边盼着主人回来,时间长便化为了石马。


淮镇先民傍河而居,以渔猎和农耕为生。民间有关于石马的传说,也足以说明人们对石马的敬畏。自明代大慈桥建成之后,淮镇便从农业之镇转变为商业重镇。只是,如果要追溯淮镇的建立,还要从千年以前的宋金时期说起。

“镇”的演变历史
献县境内淮镇的“镇”字沿用至今,体现了宋金时期的历史因素,反映了宋金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镇”从军事据点向民间商品经济中心的转型。
“镇”最早出现于北魏,是设置于地方的军事据点,功能是军事性的,所以称“军镇”。“镇”与“州”同级,镇主军事,州主民政。
隋唐五代时期,“镇”出现了自己的辖区,管理的地盘也不断扩大。这时候,“镇”开始介入管理地方民政事务,到了唐末五代发展成了藩镇割据,称为“方镇”或“藩镇”。
宋朝建立后,“镇”褪去了军事色彩,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小型商品经济中心。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形成城镇商业化局面,出现了“店、铺、市、场、务、津、院、寨、关、镇”等多种村市形态,这些新型村镇也开启了县以下行政区的雏形。
淮镇的建立
在宋代以前,县治(县城的所在地)是一个县内唯一的商业中心。但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众多满足乡村货物集散和服务需要的集散中心。这些集散中心多位于交通节点上,而且出现了特色功能镇,如军事、祭祀、采矿等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镇。
于是,北宋政府开始设置“镇”来对社会进行管理。北宋置“镇”的原则基本有:一是该地的交通便利与商品交易有一定的量;二是征收课税,即可设镇课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三是人口要有一定密度,能形成人群聚居地。


到了金统治时期,朝廷依然沿袭宋朝的原则。在人口集中、商业发达的地区设“镇”。金史地理志记载:献县设有10镇,其中槐家镇(今淮镇),在城东北四十五里,滹沱河就流经那个地方。
淮镇位于献县东部的交通节点。南通泊镇可以到达运河,北向官道可连结景城通瀛州等地。滹沱河(今滹沱河故道)穿镇而过,在金朝时还是重要的漕运河道。而且,金政府在淮镇设镇之前,这个地方就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一个村落,农业种植发展较为先进。总之,金代的淮镇已经完全满足了设“镇”的条件。

“槐家镇”改为“淮家镇”
在历史上,淮镇的名字也有过几次变迁。比如,出现在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名字为槐家镇。
《金史》中记载,淮镇的名字为“槐家镇”,但当地铸造匠人却写成“淮家”。
有人说,“槐家镇”之所以改为“淮家镇”,是因为“槐”字为“木鬼”,不祥,所以改名。这应是现代人从汉字的造字结构角度去臆断的,并无道理可言。
槐树,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吉祥和祥瑞的象征。如果“槐”字不吉利,那为什么自古至今还有成千上万的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呢?至于“槐家镇”何时改为了“淮家镇”,并无确切的时间。

“双桥蜜井单碑卧龙树”
献县处在官道的重要节点上。传说,乾隆下江南时,他曾微服私访到献县城东丁家庄(今淮镇)。
时值初秋,天气尚热,乾隆一路行来口渴难忍,正巧遇到有一少女提着一只水罐向他走来。他正想喝水,那少女很大方地把水罐递了过去。乾隆也不客气,接过水罐喝了个够。他擦了擦嘴说:“这水真甜呀,和蜜水一样。”
乾隆又接着问这是哪个井里的水,少女见他举止不凡,又说一口京话,就回答说:“贵客一定是个有学问的人,既然夸水好,何不作诗一首。”乾隆见这女子虽是农家打扮,但端庄大方,毫不做作,像是有学问的样子。
他们此时正在一棵弯弯曲曲的大红荆树下乘凉,见不远处有并排的两座小桥,就借景生情吟道:

双桥映碧波,蜜井接银河。
索饮逢倩女,龙影舞婆娑。

这女子也是精通文墨之人,立即赞道:“好诗!好诗!照先生诗中所说,我们这里是双桥、蜜井、卧龙树啊!只是你把自己比成真龙天子不太合适吧?”乾隆一笑,那女子提着水罐走了。
事后,人们才知道作诗的人是乾隆皇帝。县官知道了,在乾隆喝水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从此,淮镇便有了“双桥蜜井单碑卧龙树”的胜景。

来源:诗眼看世界综合沧州晚报
作者:吕永森、赵志忠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将“家在献县〞设为星标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让更多人

查看更对想脱单的小哥哥小姐姐:

01年活泼可爱的女孩儿国企单位五险一金寻有缘男士~

【征婚】85年本科女稳定工作月入10000五险一金...寻有缘男士(接受离异)

00年本科男身高1.85米五险一金寻有缘女孩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家在献县
有家在 、您放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