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加各种烹饪比赛,是厨师行业内很多前辈师傅给年轻厨师分享快速提升厨艺、增长见识的建议,也是年轻厨师的厨艺“试金石”。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烹饪比赛也让大家眼花缭乱,里面的乱象也被频频曝光。积极参加烹饪比赛,还是一个好选择吗?
作者:朱玉
编辑:长乐未央
烹饪比赛由来已久
在公平竞技中交流厨艺
一场高标准、高规格的烹饪大赛,不仅能鉴定厨师的专业水准,并且能与各地高手过招,拓宽厨师的专业领域。
有句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对年轻厨师而言同理,如果有机会参加烹饪比赛,验证过去所学的同时,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比赛标准来历练自己,增长见识,与同行交流厨艺,请业界大师点评自己的菜品,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像在博古斯烹饪大赛中国区选拔赛当中,来自上海米其林二星泰安门的傅朱伟,在中国区选拔赛中大放异彩。
据了解,根据比赛规则,参赛选手们需要在3小时内,使用其中一种食材完成一道精美菜肴。评委们将从菜品的味道、摆盘、托盘菜肴(tray)的地域特色、餐盘菜肴(plate)中的蔬菜运用、技术和环境可持续方面、卫生,这六大方面来作出评分。
而傅朱伟不仅出色完成比赛,更是凭借优异表现夺得选拔赛冠军,现场许多参赛厨师都为他能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使用了十多种烹饪技术而惊叹。
这就是一场高水平烹饪比赛的魅力,也是厨师走出厨房、崭露头角的绝佳舞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网络资讯的发达,各种层级、各种各样的烹饪比赛有很多,其中不乏质量很高的比赛,精彩纷呈,能够吸引各地精英厨师纷纷参与,让现场观众们一饱眼福的同时,也让参赛厨师能够检验技艺、交流学习。
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身为厨师,时间长了手艺会疲乏,食客会厌倦,而一场高水平的烹饪比赛就是一块极佳的试金石,能够让厨师知道技艺的高低和菜品的优缺,查漏补缺、扬名四方。
烹饪比赛本身同样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竞技,无论是从营养角度,还是烹饪技巧,都能让参赛厨师和现场观众大开眼界,同时也让各地厨艺、风俗、烹饪技法、美食美学得到充分交流。
受访者赵师傅表示,抱着学习交流、开阔眼界的心态去参加烹饪比赛,多看看别人的比赛过程和作品,想想自己在哪方面能做到比别人更好,也是益处之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哈尔滨青厨委主席陈冬羽也告诉红厨网,参加烹饪比赛其实是好事,它能提高厨师的见识,能学习还能考核和锻炼一下自己的一个技能水平。
但同时,他也指出,现在行业内存在着不少比赛乱象,让烹饪比赛这件事变得“不纯粹”“变了味儿”。
另一位受访厨师、昆明飞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厨陈海星也表示,当下烹饪比赛乱象有很多,首先就是作品脱离了实际。
“烹饪比赛作品,首先要能吃、好吃,才谈好看,但现在很多比赛作品都本末倒置了。”
比赛作品以“色”为主
是否本末倒置?
“现在很多比赛作品都只能看,吃起来一般,也很难转变到实际上市场售卖。”
陈海星表示,过去烹饪比赛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每一道菜品,无论是否夺奖,多少都能让大家学习借鉴,但现在烹饪比赛的作品,摆盘越来越精致、精美,但脱离实际。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一道蒜香骨,比赛要好看,就要取中段平整部分,但如果上了餐单,怎么可能只取中段,那这道菜参赛的意义就不大了。”
四川曹师傅也表示,现在绝大部分烹饪比赛中的菜品,不好吃、不好做、也不实用,纯粹就是让人饱眼福而已,离中餐一锅成菜、菜以味为先的传统越来越远,“实属比赛做菜之悲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除了“中看不中用”,过分追求摆盘也是烹饪比赛中的另一个乱象。
首先就是雕刻、各种盘饰物品的比例,比食物本身还要大,为了吸睛,甚至用不可食用的金属、橡胶、塑料、石头来过度摆盘。
另外,为了博取评委眼球,有的选手会尽各种夸张摆盘之能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用各种各样大的食材。
受访者李静师傅就表示,之前参加一次烹饪比赛,看到有选手制作一道剁椒鱼头,用了一条几十上百斤的大鱼,需要两三个人费尽力气抬着才能摆上桌。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过分使用不同的物品,疯狂堆积所谓“创新”“创意”元素。比如前几年流行的干冰、烟雾、地雷餐具、气泡等物品,都可在部分参赛作品中看到。
李静表示,在参加比赛时,需要在很短时间内让评委们注意到作品本身,合理运用一些摆盘技巧是对的,但过于花哨复杂的元素,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果搭配不得当,还会引起反感。
而能够根据食客人数调整食物分量,是一个厨师控场能力的体现,如果只为了博取眼球,却忽略实际效果,这就偏离了烹饪比赛筛选优秀人才的初衷。
如果说参赛选手的作品为了出众吸睛,偏离了美食本身色、香、味、型、器五大元素缺一不可的轨道,那烹饪比赛本身的乱象,就更耐人寻味了。
过去比赛靠实力
现在比赛靠关系?
国内有像全国烹饪技能鉴定大赛这种标准严苛、鼓励交流的烹饪比赛,也有质量不高且商业运作成分过重的比赛。
相信大家都知道,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烹饪比赛,需要宣传、组织、安排场地,这些需要成本,因此主办方拉取赞助,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为此比赛中需要指定调味品、部分指定食材,也无可厚非。
但如果本末倒置,以举办烹饪比赛为名,行谋利之实,便已成乱象,影响厨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最显著的乱象就是举办赛事、参加赛事的门槛无限低,很多非官方组织也开展各种所谓的烹饪比赛,请所谓名厨当评委,然后交钱拿奖。
有大厨告诉红厨网,现在出现了一种烹饪比赛,更有甚者以收取报名费用、赞助费用为主要目的而举行,冠以赞助商之名收冠名费,指定食材收取赞助费,对参赛门槛以报名费用优先,本质是赞助商为求利益炮制的假狂欢。
昆明飞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厨陈海星也告诉红厨网,现在近几年国内很多的比赛性质变了,多数是赞助商举办方的联欢,不像早几年靠的是实力说话。
“跟过去的烹饪比赛相比,现在很多所谓的烹饪比赛都是乱来的,一些非法的所谓协会或者企业拉赞助举办,找几个不知名的人当评委,然后就收取报名费,就是骗不知内情的厨师去参加,最后不管是证书还是奖杯都没有含金量,也得不到政府的承认。”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另一个常见乱象便是,评委师父带着徒弟们参赛,结果可想而知,徒弟们都能夺奖。
陈海星十分精辟地总结:“过去的比赛,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的比赛,机会是留给有关系的人。”
他表示,这种比赛往往早已内定几个准备捧红的徒弟或者关系户,其他参赛者都只是陪跑。
受访者黄师傅也表示,近年来很多烹饪比赛商业运作越来越多,比赛过程只是走马观花,请几位评委当门面,做出来的菜,评委根本只看不吃,有的比赛全是评关系,不是某某人的侄儿,就是某某评委的徒子、徒孙。
“烹饪比赛要以实用为主、要透明,就是要公开、公正、公平,现场打分。只有这样,年轻的厨师喜欢参加。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第一届全国烹饪比赛依然权威,而当时参加的烹饪工作者,现在都是大师、名师级的人物,大多数都是身怀绝技、德艺双馨的烹饪艺术家。”
另一位受访者郑师傅同样表示,现在很多烹饪比赛比的是关系。
“曾经有某酒店厨师,带着自己还不到一年学期的徒弟参加省烹饪大赛,居然还获得了全省前十名,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是暗箱操作。”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造成此种乱象,一方面是参赛选手过于追求名利,而忽略实际,厨艺不精就用关系取胜,另一方面裁判的“人情世故”“照顾自己人”。
正如重庆市铭山镜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厨刘俊良告诉红厨网,不良现象往往都是多方作用发生的,如果主办单位的裁判领导们刚正不阿,不徇私舞弊,实事求事,按照比赛初衷来公平公正的对待赛事,不给参赛者投机取巧的机会,断了他们以利而诱的想法,让参赛者们知道,只有刻苦钻研,强大自己,集本领于一身,在赛场上技压群雄,才是唯一获取荣誉的方式,参赛者们也会重新认真思考对待比赛。
“我想这也是对每一位参赛者的尊重,也是这种赛事举办的意义。”
结语
不可否认,积极参加各种烹饪比赛依然是件好事,既可开阔眼界,相互学习,还可认识新的食材、新的调料、新的技法、新的朋友等,交流的不仅是菜品,更是自己的心得体会。
然而,也许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或者行业融入市场发展的必然,现在很多烹饪比赛含金量越来越低,参赛者急于求成,没有扎实基本功,就想以巧取胜;举办方以利为先,没有含金量,用宣传造势。
影响的不仅是自身品牌,影响的更是厨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归根到底,无论是赛事出品还是市场出品,都要以厨艺交流为目的,以味为核心,赛场应当回归初心,用实力说话。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往 期 回 顾
★
商务合作:13265099024、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