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 红色英雄城的铁骨与柔情

政务   2024-10-14 09:30   内蒙古  

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立国之战”的地位,也让一座城市的“英雄”之名永久地存在于国人的记忆之中。这座城市,就是辽宁丹东。

▲由邓小平同志题名的抗美援朝纪念塔高耸云天。(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丹东像是“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似乎与它无甚关联。但事实上,丹东却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山水为鉴,边疆情深


巍峨的虎山长城蜿蜒在丹东的山脊之上,仿佛一弯坚实的臂膀,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作为明长城的东端起点,这里不仅是戍守边疆的重要屏障,也是连接中原与东北的要塞。


▲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虎山长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顺着长城的方向望去,潺潺流淌的鸭绿江将中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区隔开来。自古以来,这条江水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

▲鸭绿江日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丹东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1.8万多年前,当时已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进入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曙光渐渐在这片土地上升起。

在1965年之前,丹东有一个另外的名字——安东。唐代,为了巩固东北边疆的稳定,中央政权在辽东地区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辽河以东的广袤土地上,安东都护府承担着稳定东北地区局势、统领各部族事务的重任。唐朝灭高句丽后,命高句丽末代王族成员高藏为辽东都督,安抚高句丽遗民,促进他们与汉、契丹、靺鞨等民族的长期和谐共处。

安东都护府管辖范围内,儒家思想与东北本土信仰相融合,汉语言文字在行政管理和文化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一些高句丽贵族被委任为地方官员,参与治理辽东,各民族在政治与文化上的互动日益深入。这一时期的丹东,不仅经济繁荣,而且文化昌盛,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建州女真从图们江迁入辽东,浑江、爱河、鸭绿江畔和凤凰山下,升起村落的炊烟。丰饶的土地养育女真民族成长壮大,丹东成为满族发祥地和清王朝肇始地之一。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清政府设立盛京将军,加强对东北的治理和防御,安东再次成为清朝边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治十三年(1874年)东边地带开禁,安东人口逐渐增加,形成一条街道,称为招牌街,也就是现在的聚宝街,这是丹东最老的街道。


▲清代的奉天府。(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上世纪30年代的后聚宝街街景。(图片来源:“今日丹东”微信公众号)


进入近代,丹东的命运随着东北局势的变化而起伏跌宕。“九一八事变”后,战争的阴霾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但丹东人民从未屈服于侵略者的重压,他们用不屈的斗志和坚韧的精神,诠释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二、烽火前沿,丹心抗美


1950年,朝鲜战争的硝烟在半岛上空弥漫,丹东这座边境小城也随之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10月19日晚,在万籁俱寂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39军等部队悄然从丹东鸭绿江沿线的多个地点渡江而过,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那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的理想和信念,从这里毅然走向战场。

▲这是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图片来源:新华网)

战争的风暴席卷而来,丹东迅速成为了战略要地。这里不仅是志愿军出征的起点,更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物资集散和后勤保障的枢纽。火车站、渡口、工厂、民居——所有能被利用的资源都被投入到支援前线的工作中。

丹东火车站的站台上,汽笛声不绝于耳,一列列满载志愿军战士和物资的专列,在夜色掩映中驶向前线,成为了鸭绿江畔那段历史中最动人的画面。

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丹东人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团结和决心。全市28万人民订立爱国公约,发出庄严承诺:“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

工人、农民、商贩、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投身到支援前线的洪流中。丹东机床厂、纺织厂、毛巾厂等企业夜以继日地生产军需物资,工人们将工厂当成了“第二战场”。他们高呼着:“只要鸭绿江水没干,我们的生产就不能停!”在那些不眠的夜晚,机器的轰鸣声仿佛成为了前线冲锋号角的回响,每一根纱线、每一块钢板都凝聚着丹东人民的赤胆忠诚。

为了切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美军的轰炸机频频出现在丹东上空。1950年11月8日,美国空军对鸭绿江面的桥梁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坚固的钢梁被炸出巨大的裂缝,桥面上的铁轨扭曲变形,浓烟与火光笼罩在江面之上。

断桥之痛,沉重而紧迫。然而,这并没有击垮丹东人民。面对敌机的轮番轰炸,铁路分局工务段的抢修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奋战,用700多根枕木搭起了一座临时桥梁,保障了物资的顺利输送。

敌机炸一次,丹东人民就修一次;桥梁断一次,他们就重建一次。正是这一座座在炮火中屹立不倒的桥梁,成为了志愿军的生命线,构筑起一道“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前线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鸭绿江断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站在鸭绿江边的断桥上,人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余温。桥身上的弹痕、钢梁上的裂缝,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中的血与火。丹东人民以无私的奉献和顽强的意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抗美援朝的硝烟虽已散去,但丹东人民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却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上。

1965年,安东更名为“丹东”,寓意“红色东方之城”,标志着这座边境城市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三、边城焕新,繁荣共进


岁月如梭,历史的风云已渐行渐远,而丹东,也在时代的变迁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大地,丹东这座边境小城随之焕发了生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丹东从一个边陲小城,迅速转变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

1986年,中朝两国签署了《中朝边境贸易协定》,丹东成为两国经济往来的核心枢纽。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贸易需求,丹东港口多次扩建。历经“九五”“十五”建设,丹东港实现了从江河小港走向海洋港口的历史性跨越,逐步发展为千万吨级的港口。2013年,丹东港的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正式跻身全国大港之列,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交流提供了强大支撑。


▲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丹东港。(上图来源:中国日报网;下图来源:视觉中国)

丹东的腾飞不仅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政策支持。1999年,国家民委发起“兴边富民行动”,丹东作为全国最早的两个试点地区之一率先开展。通过“先行试点、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三个阶段,丹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边民生活水平。

一系列涉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的重大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和民生条件。

依托兴边富民政策,丹东投入了13191万元资金,实施了92个乡村振兴产业和民族手工业项目,让边境村镇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市范围内扎实推进特色产业“一二三四”发展工程,创建创新合作中心,培育产业综合体,打造产业园区,发展草莓、蓝莓、燕红桃等特色农业。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实,边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经济收入稳步提升,昔日贫困的村庄逐渐转变为富裕安定的新农村。


▲丹东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万亩桃园一隅。(图片来源:中新网)


▲东港市草莓生产加工基地。(图片来源:新华网)


作为辽宁省唯一的边境城市,丹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走上了全面振兴的道路。

丹东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上,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也日益显现。这里生活着汉、满、朝鲜等多个民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谱写了一曲和谐发展的壮丽乐章。

近年来,丹东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丹东成立了辽宁省首家市级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为各族人民搭建起相互交流、共建美好生活的桥梁。

丹东市民宗局深入推进“党建+民族团结”的发展模式,创建民族团结驿站和红石榴服务站,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满族颁金节、朝鲜族民俗游园会、民族健美操比赛等,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各族群众在文化交往交流中加深了理解,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丹东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的非遗展演。(图片来源:丹东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

2024年,丹东开展了“四个共同”长廊建设,以民族团结为纽带,将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民族团结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民族文化体育健身嘉年华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各族群众进一步增强了“五个认同。多元文化的交融、民族团结的凝聚,赋予了丹东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魅力。

巍峨的虎山长城见证着岁月的沧桑,静静流淌的鸭绿江诉说着和平的期盼。丹东,这座从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走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崛起的城市,正以日新月异的姿态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作者简介:赫婧如,大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来源:道中华




内蒙古总工会
关注社会热点,聚焦工会工作,服务职工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