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们,开干咯!”
又是一个忙碌的上午,钱塘区建华村,王柏军大手一挥,朝着身旁村民喊去。在他身后是一片上百亩的晚稻田。喊声响起,收割机开始来回穿梭,金色稻浪随之飘舞,空气中稻香味弥漫。
对于很多城里孩子来说,这样的丰收场景可能还未亲眼见过。
对53岁的王柏军来说,眼前的这一幕既熟悉又陌生。这是他第20年收割晚稻,从当年承包的200亩到如今的5000亩,十一月的丰收季向来是他最忙的时候。饶是如此,今年依然有些不同,在他身边多了一位“强力搭档”——儿子王水权。
今年6月份,在当了5年IT男后,28岁的王水权选择辞职回家,和父亲并肩作战搞农业。当经验丰富的“老农人”联手技术驱动的“新农人”,父子间擦出的火花,让人眼前一亮。“老师傅”王柏军,是2005年开始种田的。在此之前,他的营生主要是销售农药化肥等农资。虽然也是跟农业打交道,但跟自己种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过老王做事一向爱钻研,为了种好田,他不光向周围人请教,还专门跑去外面学习。从施肥到除病害,每个细节都要反复琢磨。
肯学又肯干,老王很快把自己承包的200亩田地经营地有声有色。别人还在分散耕种的时候,王柏军已牵头成立合作社,添置新农机,试验新品种。
到2010年,他已经成为了区里的种粮大户,如今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管理的田地面积已超5000亩。前些年,他还多了个身份: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
爸爸在田里劳作的时候,幼时的王水权也经常在旁边看着。小王还记得,小时候每到丰收季,每家每户割下稻子后都会铺在路边晾干。“那会儿大家天天都盼着别下雨,现在我们已经有自己的烘干间,先进多了,不用再纯看天吃饭。”读大学时,小王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IT程序员。工作忙,和老爸下田的时间也少了,只是偶尔周末会帮忙整理资料,充当“秘书”工作。
回家的想法,小王前两年其实就有了,眼看老爸愈发忙碌,他也想着去帮一把。老王当时没表态,虽然心里也想着儿子回来,但总觉着干农业这行太苦,儿子也还太年轻。另一方面公司老板很器重小王,一直委以重任,一来二去也就没走。直到今年,王水权还是下了决心,成为一名新农人。“主要是我爸实在太累了,要管的东西太多,真忙不过来。”虽然是个程序员,但小王并不只会对着电脑写代码。这几年他都带着团队在外面接项目,给实体企业设计优化程序,实战经验积累了不少。在小王看来,自己和老爸的搭档属于优势互补,“我爸的财富在于他的农业知识,而我的财富则是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应该效果不错。”
与此同时,老王也发现,这几年自己越来越需要儿子了。“很多申报材料现在都已经是电子化了,种田我没问题,但跟电脑打交道不行啊,这些还得他们年轻人来。”今年年中,王水权正式从原单位离职回家,和老爸“双剑合璧”。父子俩的专长不一样,合作之后也开始互相学习起来。用老王的话讲,现在自己跟儿子互为师徒,“我教儿子怎么辨别水稻长势,儿子教我怎么录数据。”回家的这几个月,小王很快适应了新角色。除了继续帮老爸整理材料、写文案,他还用自己的IT专长设计了两套微信小程序,功能都挺实用。以往都是给别人做产品,现在轮到给自家做,虽然工作地点从IT公司来到了农田边,但工作思路其实没变,依然是发现需求、研发产品、在实践中检验优化。小王的第一套小程序是用来管理设备的。小王回到家后,老王交给他的首项重任,就是设备管理。管理的田地面积越来越大,机器数量自然也是越来越多,收割机、拖拉机、无人机…各种设备加起来已经上百套。原本设备的维修保养都靠人工统计,不光费时费力,也没有系统性。毕竟机器那么多,难免会有疏漏,忘保养忘维修的情况总是有的。
有需求出现,小王很快着手研发功能。一个来月后,程序开发完毕。打开界面,每台的机器的保养、维修记录都已录入,情况一目了然。同时,系统还会提示下次保养时间。“哪台设备耐用、哪台设备容易出故障,现在这些情况我们都能很清楚地掌握,以后再买的时候就可以注意。”还有一套用于农田巡检的小程序,其实在小王刚回来那阵子已经派上用场了。父子俩管理的这5500亩农田,并不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个村。以往老王每天都要开着农机转一圈,看看稻子的长势、病害,一圈巡下来时间得花挺久。不巧的是,今年5月老王的腿不慎受伤,没法下地了。这一来,巡田的活只能暂由他人代劳,但老王不亲自去看,总归还是不放心。小王看在眼里,也动起了脑筋。很快,一套田地巡检系统诞生。
系统的原理和操作也很简洁。小王在各块农田旁都贴上了二维码,巡检人员扫码后,就可以在后台上传巡检情况,上传照片,附上备注。老王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就能在后台看到每块稻田的具体情况。这样的“好事”,老王以前可从没体验过。在小王看来,这些小程序的设计本身并不复杂,重要的是让农田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这样就能减少很多隐性成本。“如果水稻的病害能早点发现,机器的隐患能早点解决,对我们来说就是省时又省钱。”这两套小程序,小王目前都还处于测试阶段,功能也都在一一优化。其实不光是程序本身,很多细节也得在实践中完善。就像贴在农田旁边的那张二维码。小王起初是把二维码打印在普通纸张上,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每天风吹日晒,纸张很快就模糊,二维码也扫不出来了。之后,小王准备用银纸打印,这样耐用度会大大提高。而老王也会用自己的农业经验,帮助儿子做优化。比如那套巡检程序中,巡检员拍下的照片其实是核心,老王会事先给大家培训,告诉大家要重点拍摄的稻谷部位。这样传回后台的照片,才能体现稻田真实情况。
“还在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毕竟跟我爸不能比,不过生活会给我上课的。”王水权咧开嘴笑了。现在的他,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库”,能敲代码、能开拖拉机、能看水稻长势,文武双全。
眼下这段时间,是父子俩最忙的时候。每天早出晚归,完成上百亩水稻的收割、运输、烘干一条龙操作。等到月底晚稻全部收割完毕,新一轮的小麦也要紧锣密鼓地安排上。小王心里有个计划,等年底小麦种上去后,他打算开始全面测试自己的这两套小程序。有实际数据支撑,才能真正检验自己的开发成果是否有效。如果自己的这套系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成功,未来他也许会探索提供技术服务,将自己的成功案例传播出去。“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我要在实践里完善这套系统,证明它具备可操作性。”
这几年,老王除了自己种粮收粮,还带动合作社还衍生出了多项服务,代收割、代加工一应俱全。他们的成功,也带动了周边七八户人家的加入。人多力量大,丰收季也是忙得热火朝天。对于未来,父子俩都是信心满满,虽然每天早出晚归,但干劲十足。“我们现在是最佳拍档啊!”稻田边,两人舒心一笑。
记者 谢珂 顾家铭 毛梦莹 摄影 刘斌兵 廉笑尘 视频 顾家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