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孩子小学成绩一般,后劲却远超同龄人!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来

教育   2024-11-18 10:24   河北  
微博刷到一件新鲜事儿,上海幼儿园中班搞起了专门的理科班:
评论区很多我的嘴替:
只能说这家幼儿园还挺刚的,

国家刚刚出台的《学前教育法》可还热乎着呢!
不过,有需求就有市场,幼儿园之所以搞这一出,肯定是有一大波家长支持的。

这些家长在急什么呢?

这个评论可谓一阵见血:
不得不承认,提前挖掘孩子的理科潜力,太有必要了。 
今年年初,教育部会议就明确指出: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
目的很明确,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是国家急需,就学、就业资源都要向科技创新这个方向倾斜。 
政策指挥棒下,大学招生,物理+化学专业组合出现了绝对性的倾斜。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咱们小时候流传甚广的这句话,到了咱娃这一代,又被抬上来了。 
高考的事儿离咱们还很远,咱们先不考虑。
家有4-12岁娃,我们更要提起重视的是:孩子理科思维启蒙。

理科思维并不是肤浅意义上的理科学习能力,它强调精确性、逻辑性和客观性,是一种探寻真理的能力。

理科思维主导下的人,遇到问题,会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推导,充分利用已知资源去解决问题。

具备这种思维能力的孩子,上学期间,会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尤其是理科相关的科目,学起来会很省力;工作时,会有高效的工作能力;生活中,也会有过硬的生存能力。

4-12岁这个阶段,是孩子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理科思维发展的黄金期,对孩子理科思维的培养还是要重视起来。

发展孩子理科思维,可以给孩子安排科学创造活动,之前推荐过的赛先生、小河狸都属于这种,另一个有效且低成本的路径,就是进行大量的科普阅读。

前两天的书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吗,里面就有很多科普书。
周二、周三的直播,会给大家详细介绍图书内容,还会有为什么读科普,怎么读科普的分享,没有预约的,赶紧预约一下哦。
说回科普阅读,它的另一种说法叫非虚构类文本阅读。
核心在于真实客观
历史、地理、传记、新闻、百科、说明书等都属于这种,这类读物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和知识。

日常孩子喜欢看的童话、寓言、绘本故事、儿童文学等,它们通常是基于作者虚构想象而写成的,主要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这些就属于虚构读物。

看到一组数据:

前几年,美国教学大纲(即《共同核心标准》简称CCSS),对孩子的阅读要求是:

  • 四年级结束时,孩子的非虚构阅读应该提升到50%;

  • 到高中结束时,这个比例要达到70%。

纽约市政府对于学校图书管理系统中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读物的比例要求是:3:7;
日本国际儿童图书馆有一个50册的图书包借阅服务,图书包里面的内容类别比例是:知识类(非虚构类)占60%、传说类占10%、绘本小说类占10%,外文书占20%,
这些数据从不同侧面强化了非虚构类读物的比例。

非虚构类阅读真得太重要了! 

非虚构阅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

我们常说,阅读是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多读非虚构类,孩子的知识领域能不断拓展,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他就越能深入探索新知识、新领域,为今后进行专业化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阅读能力取决于非虚构阅读的数量

之前有闺蜜给我抱怨:

我给孩子读过的绘本有一两千本,他自己没事也爱拿书看,为啥小学语文成绩并不好?作文也写不出几个字?阅读能力也没见有多好?

后来详细聊了聊,找到了症结:

闺蜜家孩子上四年级了,最喜欢看的书就是故事书。

故事书,并不是不好,这类书生动形象,吸引力强,多读,能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审美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等等。
但如果每天只看这类书,孩子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阅读能力最核心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只有在非虚构类文本中,才能得到最好的训练。 

非虚构阅读可以充实孩子的科学语言

身边经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孩子。

一种,特别不喜欢非虚构读物,“没意思”、“不想看”,他们都是这种反应。

另一种,特别喜欢非虚构读物。

CC有个朋友就特喜欢航天主题,关于火星的前世今生、中国火星探索发展史,说起来那叫一个如数家珍。
每次说的我们一帮大人都一愣一愣的。
好的科普书,真的会让高难度的晦涩知识也可以走下下神坛,变成孩子也能看懂的“有趣好玩”。
为什么孩子们会出现这两个极端呢?

其中的关键就是孩子有没有掌握足够的科学语言,有没有建立起理科思维方式。

孩子的成长,要经历从口头语言、到文学语言、再到科学语言三个跃迁,必须有大量的非虚构文本做导向。

这就像是两个并行的轨道,孩子进门了,它就能顺势挖掘得更深入,否则,它就会挡在门外。

科普书很重要,想必大部分妈妈也都知道,可孩子不爱看怎么办?

科普不像故事那样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节,很容易就能吸引孩子不断读下去。
它往往有很多专业名词,读起来很枯燥,注意力稍一分散就会错过关键信息,孩子也会觉得很累。
怎么让孩子爱上科普、并且沿着科普道路不断深挖呢?

有两个常见的雷区,先给大家提提醒:
雷区1
小看了孩子
两三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有简单情节的科普书给孩子看。

不用担心孩子不爱看,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对万事万物都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人看着生僻的东西,他们反而会觉得新鲜、有趣。

这有点类似于雏鸟效应,刚出生的小鸟看到个抱枕,都会认为那是它妈妈。一个从小接触科普的孩子,它就会觉得知识性的文字挺有趣的,并不枯燥。

可从小没接触过的孩子,等他习惯嘻嘻哈哈的故事类书籍后,再让他读历史、读百科,他也能,只是需要一个转变过程。

转变的技巧,咱们后文详细说。 
雷区2
矮化孩子
之前看过一个鱼缸理论,同种类型的鱼,分别养在鱼缸和池塘,体型和攻击力都相差甚远。

有过养鱼经验的可能会更好理解:小缸是养不出大鱼的。

比如,银龙鱼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成鱼鱼体最大可长到120厘米,可在一个长度只有一米的鱼缸里,银龙鱼养上10年,也就只能长到60厘米。

孩子读科普入门之后,他是有能力往专业、深入里挖掘、拓展的。
咱们不要帮孩子下结论“这么难,你看不懂”,尝试打破下自己的局限性,给娃提供一个更宽阔的、自由的海洋,他才能长得更大。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让孩子爱上科普,又该如何引导孩子不断进阶呢? 
从兴趣入手让孩子爱上科普
听很多男孩妈妈感慨:“太神奇了,平时连刚刚吃了什么都记不住的娃,说起奥特曼的人物名字、长相、技能,门儿清。”
为什么?
再晦涩、枯燥的东西,孩子感兴趣了,就不觉得难了。

想让孩子爱上科普书,我们也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
01
从孩子的兴趣点切入


如果孩子恰好对航天刚兴趣,给他看点航天类的书,他会很容易接受。

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点切入,给他推荐科普读物,再慢慢的拓宽领域。

就比如DD喜欢的恐龙主题:
交通工具主题:
他喜欢的主题下,你给他做一些延伸拓展,给他上点难度,他并不觉得枯燥,也不会畏难。 
▼恐龙时代存活至今的植物
▼汽车引擎这么运作的?
02
从孩子喜欢的阅读风格切入


孩子不喜欢文字,但喜欢扣扣、拉拉、捏捏这类探索类活动,那我们就可以先给孩子看这类翻翻书。
知识不知不觉就渗入其中了。 
孩子喜欢卡通、漫画,喜欢幽默、搞笑的风格,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切入口。

萌趣的漫画造型,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他接受起来很顺利。

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接收到了很多新知识。 
03
从孩子的学习主题切入


孩子课堂上新学了《盘古开天地》。老师会讲到,中国古神话传说,这些传说都讲了什么呢?

我们就给孩子推荐这本《萌兔漫画五千年》,里面讲到了盘古,大禹、神农……

孩子八卦的小宇宙立刻燃烧起来了,他会特别感兴趣。

这比平白无故给孩子一本历史文学类书,会得到更加显著的阅读效果。 
04
从孩子的生活切入


有一个阶段,孩子动不动就来个《十万个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打雷的时候不能站在树底下? 
这本《牛津话科学之超级有用的电》就解答了孩子的这个疑问,
有什么后果
是什么原理:
孩子直观地体会到了知识的用途,自然有兴趣继续读下去。 
结合难度逐步进阶升级

市面上的科普书,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我们可以根据难度类别,让孩子完成逐步进阶升级。

01
低难度科普书


这类书主要涉及一些具体的、直观的科学概念,例如动植物的日常生活。
这类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有一些故事类科普,也属于这个等级。前面提到的《牛津话科普》就属于这种:
在趣味的故事中,植入科普内容,
孩子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知识。 
02
中难度科普书


这类书会涉及一些稍微抽象的概念,但这类概念离实际生活不是太远,孩子结合现实也能理解。比如:

人体
▼身体大发现:
之前开过团,这套被DD盘包浆了!

▼一些浅地理知识

我们生活的地下什么样?

▼便利店里的数学
▼身边的理化生小常识
水—云—雨—水的循环过程:

03
高难度科普书


这类书涉及到一些抽象、复杂的科学理论,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复杂的科学概念,适合对科学有深入兴趣的读者。
比如,《聪明的大自然》,书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带孩子了解地球上缤纷的生命,并展示了20多种受到大自然启发而产生的发明。
还有CC最近着迷的一套海洋博物馆:

就属于深入某一个细类的专业科普了。
再比如这本给孩子讲中国航天的《探秘火星立体书》:
用超级震撼精美的立体场景,让孩子了解中国的航天成就和科技实力,感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航天精神,点燃航天梦想!
还有这本《历史博物馆》,里面有最早的石器工具、古代文明的遗址、书写文书的残片、各种陪葬品、甚至岩画!
这种难度划分有助于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科普书籍,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科学知识。

其实有时候文字也很难说透,干脆直接预约直播!

一场干货,一场薅羊毛:

另外,孩子阅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欢迎留言提问!
咱们直播的时候就大家的共性问题,解答、讨论。
▼孩子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1、孩子不爱读书,只爱听书,怎么办?
2、孩子只爱看漫画书,不喜欢读文字书,怎么办?
3、孩子识字量够了,为啥还不肯自己读书?
4、每天抽不出时间来读书,怎么办?
……

不能一直盯着直播的姐妹,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理微信,让小助理拉大家入群,里面会实时转播哈~

我们是CC爸妈,家有一双儿女CC&DD。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
C妈: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觉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

CC爸妈
“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加入我们一起少走弯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