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定县高平村是电影《地道战》的原型村,在抗日战争时期,高平人民依托户户相通的地道,先后打退敌人多次大规模围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63年,电影《地道战》的制作团队依据该村的抗战故事,创作了电影剧本《地道战》。如今,高平地道战遗址暨高平抗敌斗争纪念馆,已于1997年被石家庄市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面,请跟随我们的镜头,来了解军民一心利用地下长城御寇杀敌的故事吧。
不屈不挠的高平人民
高平村位于正灵公路南侧,距正定县城15公里、灵寿县城8公里,地处太行山东麓,恒山余脉南端,因地形高且平坦取名高平。
高平村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有一尊北魏正始元年(504年)持莲观世音铜像,在铜像四足方床正面两足上刻有铭文:”正始元年十一月三十日高平村韩,愿为上人敬口造观世音像一区,上者升天,见世安隐。"据专家考证,铭文中"高平"之地名,就是正定县高平村。这说明,高平村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在正定县北白店村南,有一尊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的大通智胜汉白玉佛,佛座左侧可见"……高平白殿村人飞骑尉韩孝"铭文。高平村与北白店村相距不远,铭文中"高平"应是现在的高平村,“白殿村"应是现在的白店村。东魏大通智胜汉白玉佛之铭文再一次佐证了正定高平村历史悠久。
北宋名相,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作者——范仲淹就出生在该村,为这个村庄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高平村是一个革命基础深厚的老区村庄,高平村人民具有不屈不挠,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浩然正气精神。
1929年6月,中共顺直省委机关遭到大破坏。敌人搜出了正定县委向省委写的报告,并按照报告中所提到的名单,大肆抓捕正定县的共产党员,正定县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革命斗争暂时转入低潮。此后,一些坚强的共产党员,如阎福玉、郭芳、王零余(王庆昌)、张明显等四处奔走,积极寻找党的组织。在未能与上级取得联系情况下,8月份,他们在高平村王零余同志家中,秘密召开会议,研究了正定县党团组织的恢复工作,这就是著名的"高平会议"。会后,王零余与其他同志一起,分头到各地联络共产党员,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上级党组织,为重新恢复正定县党团组织做了大量工作。
在日寇大举进攻,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不屈不挠的高平村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的伟大号召,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之中。1937年11月,党委派在外地教学的中共党员、贫农出身的褚风格回村领导工作,传播革命斗争火种。他秘密培养了孙文祥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党的组织。他们领导群众,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在党的领导下,高平人民坚决不当亡国奴,决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中华民族,高平村抗日烽火从此熊熊燃烧起来。
党组织建立后,上级派八路军115师第七团副团长刘文信同志来高平指导抗日斗争。他领导高平村人民推翻了皇粮制和银两制,根据家庭经济和土地贫瘠情况,订立了合理负担,贯彻执行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统一进税(纳税)。这一系列斗争,极大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8年,高平村农、工、青、妇、文五个抗日团体相继建立,壮大了劳动人民队伍,与敌人开展了无情斗争。除减租减息,退租退息外,还给长工、短工增加工资,逢年过节增加零钱、蒸个馒头。妇女们推翻双重压迫和剥削,要求男女平等,打击了封建势力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劳动人民的斗志。男人参军参战,女人做军衣、军鞋,照料伤员,儿童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男女老少齐动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支前热潮。
1940年秋百团大战期间,为了保证部队粮食供应,抗日政府采取了西借东还的征粮办法(即先从京汉铁路以西的沿线村庄借粮,再由铁路以东村陆续还)。尽管形势险恶,高平村人民为了支持抗日,交纳公粮积极性十分高涨。只要村干部通知交粮,各家各户都自动将最好的粮食放在自家门口,等候装车起运。
在党的领导下,高平人民抗日烽火越烧越旺。高平村是晋察冀边区同冀中军区来往枢纽和联络点,也是这一地区第一个提出不支应日伪军,而且拥有打击敌人力量最强的民兵组织,犹如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利剑。敌人把高平村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不断来清乡、扫荡,捕捉抗日干部和群众,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扑灭抗日革命烈火。在八年抗日斗争中,高平村先后被日寇杀害的抗日干部和群众有25人,被烧毁房屋1400多间,其余财产不计其数。敌人罪恶行径并没有吓倒高平人民,反而加深了人民对其深仇大恨,激起了人们抗日斗志。
1941年,高平村建立了秘密抗日游击小组。刘傻子、刘双恩先后为组长,组织了武装队伍,展开对敌斗争。1942年2月,在党的领导下,高平村在抗日游击小组基础上,扩大队伍,建立高平村抗日民兵游击队,刘傻子任民兵中队长,刘双恩任爆破组长。从此,高平村抗日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晋察冀边区号召敌占区人民开展挖地道活动,地道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抗战的地下堡垒。高平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根据高平村地貌,科学地、创造性地开挖地道。高平村地道纵向有三条主干线,横向有三条主干线,村外也有四条主干线。各个街道和巷子地道为支线,与主干相连,地道总长约100里,挖土十万多方。高平人民用勤劳智慧筑成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1944年,民兵孙寿等人应邀到冀晋二分区所属的山西盂县传授挖地道技术。
难能可贵的是,高平村人民还开创了地道兵工厂。如今,高平村森楠胡同42号院地下就是当年的兵工厂。那时,几个一心抗日的民兵在这里制造了小土炮、枪榴弹、撅枪、步枪、子弹和大量地雷、手榴弹,有力支援了前线战斗。在当时情况下,军分区的兵工厂也只能造地雷、手榴弹,而作为村级兵工厂能够造枪、造炮,非常罕见。
高平村妇女在村妇救会组织下,积极投入到抗击敌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在1945年5月4日战斗中,高平村妇救会组织20余名女积极加入战斗行列。一部分妇女负责给男民兵运送弹药;另一部分妇女负责把群众转移到地道内,预防敌人投毒、放水、放烟。当战斗进行激烈时,有的妇女不怕枪林弹雨,站在梯子上,用嘴叼开手榴弹盖,递给战士们。她们牙咬出了血,汗从满面灰尘的脸上淌下来,都不下火线,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
紧张的战斗间隙,高平民兵表现出乐观的英雄主义精神、创作出自己的抗日战歌:“埋好地雷,端好枪。你钻地道,我上房。制高点,堵街墙,组成一片火力网。别看我们是庄稼汉,打的敌人不敢再进我村庄!”
在八年抗战中,高平人民在党领导下,依托地道,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开展了上百次战斗,战绩赫赫。仅在11次较大战斗中,就毙伤日伪军33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显示了地道战的巨大威力,彰显了高平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让日寇征服高平村的企图变成泡影。同时,高平村人民积极配合野战军、地方部队和邻村民兵主动出击展开破袭战,日夜神出鬼没地京汉铁路、正灵公路和周围据点割电线、断桥梁,沉重打击了日伪军。1944年,高平村被晋察冀边区政府和晋察冀军区授予“晋察冀边区模范战斗村“称号,民兵队长刘傻子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英雄的高平人民从骨子里就有一股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高平地道战不仅在人民斗争史上,而且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写下了光辉一页。抗战精神不朽,高平战绩感人。高平村地道战是晋察冀边区乃至华北平原抗日烽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文章源于正定县政协文史委编写的《高平地道战》书籍,在此致谢!
编 辑:孙俊峰 于金华 黄永静
审 核:邵兵娜 张俊伟 吴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