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鼓”舞太平

政务   2024-11-01 10:34   甘肃  


太平鼓舞,舞出民俗风情;七彩鼓鞭,擂响盛世华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每一次击鼓,都像是在与古老的灵魂对话,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那鼓面的震动,仿佛在传递着大地的脉搏,充满着生命的力量。兰州太平鼓为何能流传600年而不衰?让我们去兰州市皋兰县寻找答案。

只有孩子们喜欢学,兰州太平鼓才有真正的未来和希望。同学们将鼓挎在腰间,挥动鼓槌。雄浑的鼓声响起,瞬间点燃了他们的热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兰州太平鼓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铿锵有力的鼓点与独特的表演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和艺术魅力,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群众最喜爱的表演形式。
质地坚韧、弹性好,制作太平鼓,牛皮的选择和处理非常关键。18岁入行,40多年坚持不懈,对于70岁的魏永宏来说,制作太平鼓不仅仅是因为热爱,与太平鼓相关的一切更是他穷尽一生的追求。
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村上要闹社火,可花大价钱从上海订做的鼓没打两天就破了。看着破损的鼓,身为木匠的魏永宏开始琢磨自己动手来制鼓。从一个木匠到成为做鼓匠人,再到“太平鼓王”,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1990年,是兰州太平鼓最扬眉吐气的一年。作为献礼节目,兰州太平鼓表演走进北京亚运会,魏永宏制做的100多面太平鼓第一次代表中国登上了亚洲舞台。这鼓声一会儿恣肆张扬,一会儿智深勇沉,使观者酣畅淋漓,荡气回肠。那惊天动地的浩大气势,充分展现出黄河儿女一往无前的时代风貌,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击鼓闻声辨音色,为了使兰州太平鼓品牌更加响亮,魏永宏开始在太平鼓的制作技艺上下功夫,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改良和创新一直是他不懈的坚持。

轻便灵巧、鼓声均匀、回声激荡,魏永宏制作的太平鼓颇具神韵,舞出了西北人的生活和情感。2006年,兰州太平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兰州太平鼓已漂洋过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太平鼓从乡野田间走向世界舞台,魏永宏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一开始想着怎么做出更好的太平鼓,现在琢磨着怎么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2021年,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实践基地在皋兰县揭牌。在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制鼓、打鼓、摇旗,无不在行。他们正用自己的努力让兰州太平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用鼓声诉说父老乡亲的幸福生活。
王延江的爷爷是一名鼓手,从小耳濡目染,他的第一个练习鼓,就是爷爷用自己的枕头做成的道具。
作为兰州太平鼓传承人,王延江30多年坚守传承,桃李满天下,他已经给上万名徒弟传授了太平鼓的打法。通过多年磨砺,他认为,作为年轻一代,掌握这门技艺,需要从制作、打法、阵法等多个方面练习,要做到面面俱到。
奔腾跳跃,翻转起伏,灵活轻捷,矫健酣畅。鼓手们飞、腾、奔、跃、转、闪、骑、举……人鼓合一、刚柔相济。策马扬鞭、黄河击浪,多种阵法,变化多端,一招一式间显示出力拔山兮、威震乾坤的气势。王延江带领着年轻人一遍遍排练,一次次纠正,古老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发芽,创新出不一样的艺术火花。
心怀热爱,自有万般精彩,“80”后鼓手魏万龙从小就对太平鼓十分感兴趣。
太平鼓的传承者们带着这份古老的技艺四处展演,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在城镇广场上,太平鼓与历史建筑相映成趣,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在现代艺术殿堂,太平鼓与舞台技术相结合,呈现出一场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不同的舞台实践,让太平鼓表演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多样的风采。
如今的太平鼓表演,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鼓点节奏和技艺打法,还融入了舞蹈动作、现代音乐、灯光效果等元素。舞台上,灯光璀璨,表演者们身着绚丽的服装,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舞动着手中的鼓。鼓点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给人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这种创新让古老的太平鼓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太平鼓打出了黄河奔流的豪迈气势,更打进了年轻人的心里。魏永宏的儿子魏怀东子承父业的同时,也借着时代的东风,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基地建设,将太平鼓的制作、保护、研发、训练融为一体,全面发展太平鼓产业。

“鼓”舞太平,是对兰州太平鼓这一艺术形式最贴切、最生动的诠释,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加入这支七彩鼓鞭飞扬的队伍,黄河岸边,太平鼓这项珍贵的“非遗”正在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它为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情感的共鸣,它雄浑的鼓点激发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太平鼓凝聚着先辈的智慧与精神,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它激励着我们肩负起传承的重任,让这份古老的技艺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延续、创新,让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薛晨



特别声明
1.此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旨在宣传推广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2.文章中使用的文字或图片如需要署名,请及时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电话:0931-8411060。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政务信息、文化和旅游宣传、文化和旅游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