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创新、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11月23日,由海淀区人才工作局指导,U8青年创新联盟、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主办的“星海人才”青年发展论坛暨U8青年创新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启幕。区委书记张革、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建辉、欧美同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军出席并致辞。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乔治·斯穆特作嘉宾演讲。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虎翼雄,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丹,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唐超出席。
张革代表海淀区委区政府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帮助海淀发展和人才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海淀是一座创新城市,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发展主导方向,进行全方位布局,全力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要素聚集高地和产业集群高地。青年是海淀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我们发布关于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措施,在发现青年、发动青年、发展青年上积极做文章,通过从学业、就业、创业到社交、婚恋、住房的100项具体措施,不断增强广大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海淀的发展得益于开放,这里汇聚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杰出的人才,我们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国际的视野,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为海淀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本次论坛汇聚青年创新要素,搭建全球性对话平台,是海淀深化开放的务实举措。未来,愿意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学习平台,真诚欢迎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人才来到北京,扎根海淀发展创业,用青春和智慧书写海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夏建辉致辞时表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已建成出国留学和留学中国两大全链条综合服务体系,累计服务各类留学人员超过400万人。为更好适应数智时代教育变革新趋势和国际教育版图新变化,留服中心持续深化拓展全链条全周期的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系统开展出国留学环境国别研究,研究开发留学环境评价指标,研发优质游学学分课程体系,发起“游学中国、游学世界”联盟倡议,升级国际教育巡回展和中国留学论坛,为支持留学成才、优化留学环境、促进教育交流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公益服务。
李军致辞时表示,U8青年创新论坛在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大力倡导国际合作,全力支持青年成长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贡献卓越。U8平台英才汇聚,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国际视野,勇于担当责任,敢于创新突破,全力以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让科技创新切实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欧美同学基金会始终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留学人员工作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公益基金会的社会组织功能,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致力于打造服务留学人员的优秀社团和精品项目。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项目投入,提高品牌影响力,全力支持U8青年创新论坛,不遗余力支持留学青年学子和社团持续发展壮大,向全社会展现广大留学人员爱国为民、自信自强、开拓奋进、开放包容的良好的精神风貌,以青春之名共同谱写辉煌篇章,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不懈奋斗。
论坛期间,东京大学荣誉教授、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梶田隆章,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讲席教授、2018年菲尔兹奖获得者阿莱西奥·菲加利、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通过线上发来寄语。乔治·斯穆特围绕“变革的世界,持续的能源”主题,从物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可持续能源的先进材料和技术。U8青年创新联盟的杰出青年代表介绍在海淀创新创业感受,分享奋斗和成长经历,激发新时代青年活力与创新精神。
现场共同见证全球创新服务网络建设示范区落地企业及U8青年计划的签约仪式。U8青年计划以青年人才服务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核心目标,通过产业聚集、人才服务、国际资源对接等多维度措施,充分利用海淀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构建了多个细分领域的产业生态系统,定期举办行业论坛、技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青年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U8青年计划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动态、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不仅为海淀区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活动上,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星海人才”青年发展论坛暨U8硬科技博士行系列活动。后续海淀区人才工作局还将举办U8硬科技博士行等活动,搭建国际化人才对接平台,营造国际化人才发展氛围。
据悉,本次论坛为期两天,是第五届“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系列活动之一。以“岁月以文明”为主题,论坛设置了绿色文明、科技文明等7大主题,邀请众多全球杰出科学家、前沿学者、科技创新者以及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嘉宾和业界权威代表参会,他们将超越时空距离、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描绘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数字丝绸之路,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从人工智能到太空探索的未来愿景。
记者:余婧雯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