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量化自我」的趋势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来跟踪、监测身体活动。但可能没有哪一个会遭遇可穿戴神经技术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即便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可以记录我们的心跳、呼吸、步数和睡眠,但不同的是,可穿戴神经技术设备直接采集我们大脑活动的数据,这些数据更加私密,被视作隐私的最后堡垒。这些信息可能会暴露出我们个人的情绪、具体偏好、想法、身体特征和潜在疾病等等。如今,个人上网数据、个人信息被滥用、被贩卖,已经是屡见不鲜。而当更加值钱的大脑活动数据流入市场时,很难让人不担忧。用户正在佩戴 Flow 头环|图片来源:Flow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收集神经和认知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能动性和机器干预之间的界限或许将逐渐模糊。《大脑之战:在神经技术时代捍卫自由思考的权利》一书中指出,虽然听起来可穿戴神经技术可以帮助提升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甚至创造力,但是当可穿戴设备重塑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时,我们的行为和决定有多少真正属于我们自己?当我们开始将脑力任务转移给人工智能时,我们有可能过度依赖技术,削弱独立思考,甚至削弱我们反思性决策的能力。我们应该让人工智能和神经技术塑造我们的大脑和心理体验吗?在由这两种技术重塑的世界中,我们如何保持人性?面对这些新议题,技术乐观派和悲观派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归根结底,我们都得重新回答,在汹涌的技术浪潮,和社会内卷中,如何找到人的位置。 参考文献:Brain Wearables: Do They Really Work?,CreyosWearable Brain Devices Will Challenge Our Mental Privacy,Scientific AmericanHow a medtech market opportunity is shaping up for wearable neurotech,TechCrunchWhat is wearable neurotech and why might we need it?,TechCrunch *头图来源:Neurovalens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极客一问你认为可穿戴神经技术有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