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逐帧详解巴基斯坦国歌视频,原来巴这么多样化?

学术   2024-11-26 23:30   陕西  

本文共4512
阅读预计12分钟

作者 | 姚晓

编辑 | 杨倩

审核 江怡




图源:网络


想了解一个陌生的国家,你会怎么着手?


小陈说,只要找一家本地媒体,看三个月新闻头条,你可能会比这个国家80%的人都更了解这个国家。


也许吧,不过在巴基斯坦,看一个星期头条能让你不敢出门。枪击、爆炸,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袭击每天在头条滚动。小陈嘲笑我疑神疑鬼,晚上外面不知道哪儿放烟花,我总担心是枪响。
我了解一个地方的方式是看地图,每次看书、聊天听说某个地方,就会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然后计划着去旅行一趟。这几年来,我去了不少地方,但想去的地方更多。由于安全形势不允许,更多时候我只能在家里看看书,和朋友们聊聊天,以此来间接了解这个国家。
如果你对巴基斯坦有兴趣(或者不得不开始了解这里),这个视频或许对你帮助。这是2022年由巴基斯坦新闻部发布的国歌视频,常在各种活动场合播放。视频里的场景和人物相当多样,我觉得很像是巴基斯坦人自己对这个国家的理解。
这里是原视频:

巴基斯坦不是一个“民族国家”,没有统一的民族认同,甚至这个国名都是四个主要省份的名字拼凑起来的。巴(Pa)指旁遮普省,基(Ki)指开伯尔省,斯(S)指信德省,斯坦(Stan)指俾路支斯坦省。
这个国家的认同感最初来源于两个共同的标签: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南亚文化。但这两个标签都不是它独有的。因此,构建国家认同,弄明白谁是“巴基斯坦人”,在巴基斯坦并不像在中国那样不言自明。
巴基斯坦朋友骄傲地说,我们的国歌几乎完全由Farsi构成。
Farsi的意思是波斯语,是巴基斯坦官方语言乌尔都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英语结合自法语和北欧语言一样,现代的乌尔都语结合了波斯语和印地语。
为什么用波斯语呢?听本地朋友说,因为波斯语是高级的语言,是被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带来南亚次大陆的语言。
那什么是低级的语言?当然是他们和印度人共同使用的、土生土长的印地语。在国歌里有意识地回避印地语,大概也想证明他们和隔壁看不顺眼的邻居的不同吧。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国歌视频的第一个镜头是无声的,在讲述巴基斯坦最重要的身份认同:信仰。

记得走进阿布扎比卢浮宫,一开始就能看到一座这个祈祷姿势的古代雕像,说明这个祈祷手势非常古老,在许多远古时代画像中发现,一直延续至今天。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第二个镜头是军乐队激昂的鼓点。

由于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军队在巴基斯坦政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很多巴基斯坦人的骄傲。

随后是一组人物群像,代表了巴基斯坦不同地区的人与文明。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首先出现的是一片麦田,这是旁遮普人的典型形象:农民。

旁遮普的意思是“五河之地”,这里地形平坦、灌溉条件好。英国殖民后为了提高产量,大规模治理河道、开凿运河,大幅扩展了耕地面积。新开发的土地被分给军人家庭耕种,这些有产的中小地主也成为了英印军队的主力。印巴分治后,这些军队大多数被巴基斯坦继承。掌握枪杆子和粮仓的旁遮普人也毫无疑问成为巴基斯坦发展的关键主导力量。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接下来的镜头里,是雪山、峡谷、装饰羽毛的毛毡帽,还有背后充满藏式风情的巴尔蒂堡。

这样的风景和装束都表明他们来自巴基斯坦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
巴尔蒂斯坦和吉尔吉特在唐代分别被称为大小勃律,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城镇。史载高仙芝曾率军先攻连云堡,随后千里突袭叛唐的小勃律,是一场堪称传奇的战争。这里位于印度次大陆的天然地理边界——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对我们来说是从新疆通往南亚的“桥头堡”。
唐在安史之乱后无心经略西北,放弃了这里。到了清朝,吉尔吉特北部的土邦罕萨曾经也是清政府的附属国。建国后中国与巴基斯坦议定边界,基于两国友好,以及根据分水岭原则,中国承认罕萨属于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则将喀喇昆仑山脉北侧的一片高山峡谷地区交给中国。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接下来的镜头是一组沙漠中的取水女性群像。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南部国界两侧,是一片广阔的沙漠,这就是塔尔沙漠。巴基斯坦一侧大部分位于信德省,少部分位于南旁遮普省,图中在沙漠里取水的女性,多半就来自那里。
塔尔沙漠在南旁遮普的部分被称为乔利斯坦,那里矗立着著名的德拉瓦尔堡,关于这座城堡的故事可以看这里:探秘沙漠深处的古堡:失落的土邦与古河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幅画面中的建筑是位于旁遮普省南部重镇木尔坦的苏菲派圣人墓,前景是木尔坦地区最出名的工艺品“蓝陶”,蓝色在苏菲派里代表着沉思、平静和神性,可以说整个画面都带有很强的南旁风情。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个镜头展示了巴基斯坦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卡拉什人。
他们居住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奇特拉尔山谷,保持着古老的万物有灵和祖先信仰。在阿富汗境内也有这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印巴边境的努里斯坦地区。她们的服饰很不一样,因此很好辨别。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个画面我不太确定,但是从男生戴的北部特色帽子pakol,以及背后的群山峡谷风光,很可能是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人。
“克什米尔”这个概念比较复杂,我讲讲我目前的理解,欢迎指证。
广义上的克什米尔包括几个主要地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查谟、克什米尔(斯利那加)、拉达克。
其中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是巴基斯坦实控区,拉达克是印度实控区。这两个地区的争议问题较小,争议主要在另外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印巴之间,巴尔蒂斯坦和拉达克交界处的锡亚琴冰川,以及在中印之间,印度声称拉达克地区包括阿克赛钦。
阿克赛钦这个词意思是:中国的白石滩。这里也是联通新疆西藏两地公路的必经之地,属于中国。锡亚琴冰川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它并不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目前双方保持对峙,但印度占优。两边大多数人员伤亡是巡逻过程中遭遇的冻伤、高原病和雪崩。
而作为克什米尔地区的中心和最富饶的区域,查谟和斯利那加两城,以及这两座城所控制的周边地区,才是印巴主要争夺的目标。目前这两座城市和周边地区都被印度控制,巴基斯坦控制的部分占比较小。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剩下的两个重要省份,俾路支斯坦和开伯尔-普什图省,很特别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这两个地方的人,更重要的是将地点选了在两个重要的交通孔道,也就是两个著名的山口。
这个画面里是进入俾路支斯坦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博兰山口。
画面中火车占大头,人物则穿着传统的俾路支服饰,比如女生衣服上的纹饰和镜面刺绣,特别是男生白色头巾的戴法,带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画面中的铁路由英国人修建于19世纪晚期,将俾路支的中心城市奎达与印度河流域的重镇卡拉奇和拉合尔连接起来。同时,奎达也在通往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赫拉特的交通要道上。某种程度上,奎达也算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了。
由于复杂的地形条件,博兰山口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重镇。由于当地非政府武装力量强大,这里沿线也成为了巴基斯坦最危险的地方,新闻里时不时会报道这里发生的爆炸、袭击和绑架事件。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个画面里是另一条交通要道——开伯尔山口。
这个山口两端连接着巴基斯坦西北部重镇白沙瓦,以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福尔摩斯故事里华生的原型军医,就是在第一次英阿战争的惨败后,一个人单枪匹马经由这个山口逃回了英属印度。
这里居住着巴基斯坦另一个重要的族群:普什图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传承和独特的氏族部落观念。由于山地贫瘠,但是地处交通要冲,他们擅长贸易经商,也擅长占山为王,最让他们“出圈”的历史是建立了塔利班。
注意穿行的卡车车身,这是南亚地区著名的“卡车艺术”。这些行驶在Grand Thruk Road大干道上的大卡车,就像是贸易的毛细血管,将南亚与中亚、西亚连接起来。
博兰山口和开伯尔山口自古以来是南亚和中亚、中东地区之间为数不多的交通要道。他们背后是一马平川的南亚核心地区,再无险可守。历史上,来自中东和中亚地区的入侵者们一次次从这里闯入南亚,带来了全新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张图展示的是位于南部信德省苏库尔地区的Lansdowne钢结构悬臂桥和Ayub钢结构悬索拱桥。
Lansdowne悬臂桥是图中前方的梯形结构,是一座由英国人于1889年修建的悬臂桥。也就是用钢架悬臂而不是后来更加常见的悬索来受力,以承载蒸汽火车通过的负荷。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座桥是为数不多横跨印度河干流的桥梁。120年前,这座桥让拉合尔和卡拉奇之间的铁路不再需要通过轮渡转运,直接连接了英属印度的粮仓和阿拉伯海的重要港口。
后方的Ayub桥则是1960年代修建的,就在Lansdowne桥旁边,建成之后代替Lansdowne桥作为铁路桥使用。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幅画面展现的是信德省和俾路支省南部沿海地区的渔船和渔民。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接下来的两个画面是巴基斯坦最著名的两处考古遗址,代表着巴基斯坦悠久的过去。
先出现的塔赫提·巴依遗址,它是一座依山而建、规模相当大的佛教寺院,站在寺院里可以俯瞰马尔丹全城。躲过灭佛的犍陀罗千年古寺:塔赫提·巴依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里出现的遗迹摩亨佐·达罗则更加古老,是繁盛于40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从考古发掘中判断,这是一座建在古印度河河畔的大型商业城市,同时也具有宗教祭祀功能。
由于要应对不断泛滥改道的印度河,摩亨佐·达罗拥有完善的引水、排水系统,不仅能避免城市内涝,还能为城市提供清洁水源。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接下来是一组宗教画面,首先出现的是发源自波斯的拜火教(祆教),典型的宗教活动方式就是聚在家里围着火祈祷。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是锡克教徒的沐浴仪式,地点可能是著名的谒师所帕尼萨布,位于哈桑阿卜杜勒,由兰吉特·辛格所建。由于拉合尔曾是锡克帝国的首都,巴基斯坦境内有许多锡克教遗迹。每年巴基斯坦政府会开放一定数量的签证,欢迎来自全球的锡克人来巴基斯坦朝圣旅行。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这是位于卡拉奇的圣帕德里克教堂,由英国人修建。基督教自殖民时代一直在巴基斯坦传播,但基督教徒在这里的生活通常更贫困,算是少数族群。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从图中人的肤色穿着来看,这是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的印度教徒。印巴分治后,有能力离开的印度教徒都迁徙往印度,但信德省有大量比较贫困的印度教徒,他们留在了巴基斯坦。
此外,巴基斯坦境内仍留有一些印度教胜地,例如我曾经写过的湿婆的泪眼Katas Raj:南亚耶路撒冷:印度教圣地,为何在巴基斯坦?
视频后半部分主要展示了现代巴基斯坦社会里,不同行业的人们,包括巴基斯坦陆海空军代表,研发卫星的巴基斯坦空间与上层大气研究委员会,巴基斯坦著名的女子登山队等等,展现了巴基斯坦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面。

本文转载自“春野渡”微信公众号2024年11月14日文章,原标题为《一篇文带你走进国歌里的巴基斯坦》


本期编辑:杨倩

本期审核: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往期推荐↓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军报·19期 | 印首款国产火炮交付严重延误

深度|随水:时隔五年,拉达克现在怎么样了?

重磅 | 对于中印之间的“南亚区域争霸”,美国居然这样看待…

  更多内容请见↓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南亚研究通讯
从专业研究视角出发,紧扣时政热点,深度聚焦南亚相关问题!欢迎各位读者批判指正。联系ID:dwrsissi201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