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亮不应该上节目

教育   2024-11-27 00:19   广东  

关注我,摆脱泥泞的力量

你好,我是昱子。

今天有读者问我,对李行亮怎么看?
我之前已经分享过对李行亮的看法:
👉《李行亮,彻底暴露了
而现在我最大的感受是:
他不应该上再见爱人。

1

我们来看一个小前奏。
10月中旬,再见爱人开播在即,嘉宾武艺在节目座谈会上表示:
自己到嘉宾室录完节目,李行亮都会来问效果怎么样。
武艺表示,李行亮很担心节目内容对妻子麦琳的影响,因此很关心武艺到底看到了啥。
依据保密协议,武艺不能透露具体的内容。
但还是好心地提醒李行亮: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武艺进一步进一步解释说:
因为李行亮是第一次上真人秀,没有经验。
他和妻子把真实的状态完全地暴露在镜头中。
这样难免会激发舆论的讨论。
果真,在武艺这番言论面世一个月后,李行亮夫妻在热搜榜上的霸榜程度,全年最热!
知名自媒体人雷司令就评价说:
“别人都是在演,只有他俩是真想来节目解决问题的。”
这番话,绝对不是夸赞麦琳和李行亮,而是一种客观描述。
诚如大家所见,麦琳和李行亮除了刚开始还有意秀恩爱之外,在“婚姻的零分时刻”后就逐渐放开,他们的矛盾迅速公开化,麦琳还化身为“祥林嫂”,每天不间断地向其他参与者吐槽自家的问题……
相比于杨子和黄圣依面对镜头的老辣、刘爽和葛夕面对镜头的克制,麦琳和李行亮更像是“裸奔”,麦琳的情绪不加掩饰地宣泄,也酿成了一轮又一轮对她的舆论攻击。
如今,节目才过一半,但这对夫妻的承压,一定比录制期间沉重得多!
回头一看,我深深感觉:
他俩做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策。
核心的错误点就是:
把真人秀当成了婚姻咨询室。

2

一种米养百种人。
美剧《绝望主妇》中就有一句经典台词:
Everyone's got some dirty laundry.
每个人都有些“脏衣服”。
“脏衣服”指代的就是,每个人身后的脏事、丑事、糗事。
日子过久了,谁家还没点儿难堪事呢?
可“清官难断家务事”。
世事有黑白,家务事却未必。
多少家务事,就像是一锅八宝粥。
中间混合了柴米油盐,也混合了爱恨交加。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又有谁,真的能把家务事做成跟蛋炒饭一样,粒粒分开呢?
清朝乾隆年间,被誉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回首往事,心生感慨。
提笔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并题下一行跋语: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句话,是晚年郑板桥对一辈子的回首。
也是对世人的喻世明言。
家务事,聪明难,糊涂更难。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得一恶妻。
但也是托恶妻之“福”,托尔斯泰偏居一隅。
在一间破烂不堪的小棚屋里,写出了多部旷世名作。
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中,托尔斯泰就写道: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模样,大抵相同。
但不幸的理由,却有千千万万种啊。
回到李行亮的家庭。
他们的“不幸”是什么呢?
可能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妻子。
也可能是一个不解风情的丈夫。
可能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女人。
也可能是一个目光短浅的男人。
可能是一个需求觉醒的女性。
也可能是一个压抑需求的男性……
他们的问题,绝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
这种多方面的问题,绝非一场真人秀就能完全呈现。
相反,真人秀更可能断章取义地展现出一个家庭最戏剧、最张扬、最撩拨的一面。
因为,这就是真人秀的本意。
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诞生开始,电视真人秀的底层逻辑就是:
看你所未想
想你之所看!
传播学将真人秀视作一场大型的“群体心理实验”。
被试者不仅是参与的嘉宾,更是观看剧集的观众。
这种全员参与的态势,说白了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大家集体吃瓜,在乎的是瓜的感受吗?
当然不是,大家在乎的,是瓜大瓜小啊!
显然,真人秀,不是解决问题的咨询室。
甚至连坐在观察室的点评嘉宾,也是瓜的一部分。
解决问题,从来不是真人秀的本意。
发现热闹、放大热闹、吸引大家看热闹,才是。

3

可惜,李行亮和麦琳,并不足够了解这一点。
他们希望的“解决问题”,并不是节目的必要一环。
他们把“解决问题”的药方寄望在一场真人秀上,只能说:
Too simple, too naive.
至于他们真正的问题,也是无数夫妻真正的问题,遗憾地掩埋在了未表达的角落。
比如——孩子。
公开资料显示:
李行亮和麦琳的关系在头胎时还不错,频频拍照打卡、上节目。
但在二胎后却掉头往下。
李行亮的小红书账号基本都是女儿出镜。
儿子却鲜少露面。
一个被频频提及的女儿与一个不被曝光的儿子。
对李行亮这种一贯热衷于暴露家庭生活的人而言,是不是有点太不均衡了?
孩子是一个家庭极为核心的部分。
但《再见爱人》这档真人秀却有意无意地“漏掉”了孩子的话题。
麦琳和李行亮提及孩子的比重,还不及黄圣依和杨子。
是他们不爱提及吗?
还是在他们在无意不中掩盖着育儿的问题?
二胎的到来,对任何家庭都是不小的冲击与挑战。
哪怕是大S、福原爱,婚姻也是在二胎之后分崩离析。
如果没有对育儿生活的完整勾勒,我们就无法看见一段婚姻的全景,也无从判断:一个“疯女人”究竟是如何诞生?

4

没有论据,就不足以谈结论。
只有观点,仍不足以聊问题。
这就是李行亮和麦琳最大的“败笔”:
他们想来节目解决问题,结果,却是节目play的一环。
他们期待的或许是公费旅游、公费婚姻咨询,殊不知这个世界任何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无论是否离婚,李行亮和麦琳都将损失惨重。
李行亮的“深情男孩”人设虽未破功,但已招到招来不少黑粉。
麦琳带来的泼天流量,她本人无法承接,接住的是熏鸡、青团和马甲。
而李行亮和麦琳的女儿,将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她的父亲一直将她的面容、小名曝光在社交媒体。
她身边的大多数人获知:
她有一对赌气上头就要去找孩子要说法的幼稚父母。
这一切,是不是始料未及?
当命运的滚轮轰隆转动时,它可为谁停下来脚步。
中国首富钟睒睒就感慨:
“面对网暴,连我这样能力的人都无法阻挡,何妨说那些普通人?”
是啊,首富都躲不过,何况一个小音乐人的家庭。
只能祝他们混乱中安好,患难里见真情吧。

5

最后,说说以上的启示。
我想,还是郑板桥那句简单的话:
“难得糊涂。”
婚姻之真理,不一定是越辩越明。
凡事太较真,反而失去了亲密关系中必要的灰度。
我们常常不与外人计较,却要和身边人计较。
这不就是本末倒置、主次颠倒了么?
曾国藩就说: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看上去足够笨。”
在婚姻中,不需要太聪明。
有时候,多点将就和妥协,反而能把日子过下去。
没有谁家没问题。
但过份纠结问题,反而可能将问题放大。
我们要学会的,不是对问题不管不顾。
而是当问题出现时,懂得何时看见,又何时忽视。
就像李行亮半夜与麦麦的促膝长谈。
他非得解释自己为何选择了另一个女性作为最佳伴侣。
她固然需要一个解释,但更需要的,却可能是好好睡一觉。
觉都睡不好的人,又会有什么好脾气呢?
婚姻,没有标准答案。
不过是,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懂得。
我们不需要太聪明地对待婚姻。
但一定要记得:
婚姻不是一场真人秀。
不需要特意夸大问题。
也不需要突出戏剧冲突。
婚姻就是细水长流,难得糊涂。
有朝一日若回头,会发现:
溪畔久凝眸,黄叶随波逐水流。
展望亦回头,鬓染霜花岁月稠。
如此这般,才是人生剧本的happy ending。

作者/号主:你好,我是昱子,曾是一位新闻主播,如今在新媒体浪潮中挣扎求存,曾是一个高考状元,如今为娃的学习苦恼不堪,曾一线采访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G20峰会,如今却在锅碗瓢盆中奏响平常日子的交响乐……生活就是如此变化不断,学着去接受、去辨析、去成长,与我一起,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总有一天,会找到更好的自己!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二孩妈妈进化论,一个温暖、有趣、有用的成长伙伴💓



关注我,你可以得到:


  1. 努力却不焦虑的育儿方法❤️

  2. 跌跌撞撞却勇敢前进的生活态度👊

  3. 摆脱琐碎细节,实现妈妈的进化➡️

  4. 精选商品,花得更少、得到更多🎁




孩子的成长史 | 妈妈的进化论

二孩妈妈进化论
这个世界太难,你我抱团进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