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塔拉·韦斯特弗就是这样的鸟儿。
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她,十六岁前从没离开过大山,更没有上过学。
她的童年不是在父亲的垃圾场里拆废品,就是跟着母亲四处给人做接生。
十七岁那年,她通过自学,考取了杨百翰大学,终于走出了那座大山。
之后,她又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毕业之后,她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一本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这本小说仅仅上市一周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豆瓣超14万人综合评价8.7分。
读完这本小说,除了被作者努力逆袭的人生故事所打动外,也使我更加明白:
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的眼界和心胸。
见识越广,眼界越宽,世界就越开阔;见识越广,心胸越宽,生命就越开阔。
见识两个字,影响了我们一生,值得所有人收藏。
别人眼中的世界,不是你的见识
塔拉的父亲经营着一座废料场,母亲是助产士兼草药师。
她们一家住在巴克峰脚下,她是一家七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
她和兄弟姐妹们没有上过学,从小就在父亲的废料场里帮忙干活。
她们大都在自己家里出生,没有出生证明。即使是生病,她们也不去医院,仅靠敷妈妈配制的草药进行治疗。
十六岁以前,塔拉从没有走出过巴克峰,像野人一样在山上游荡。
她一直觉得自己会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结婚生子,然后也像妈妈一样成为一名助产士。
她所熟知的一切,都来源于她那个疯狂的摩门教家庭。
偏执的父亲告诉她:学校是政府洗脑的工具;
医疗是背叛上帝的行为;
正派女人永远都不能露出脚踝以上的地方;
世界末日马上就到,需要时刻囤积食物。
当三哥泰勒决定离开家去上学时,塔拉才开始意识到山外有个世界。
直到十七岁走出大山,她才看到了世界真实的模样,有了自己的见识。
她终于知道,那个大山里的家庭多么怪异。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
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
困囿于疯狂的原生家庭里,终究不能了解正常的生活。
囚困于闭塞的大山中,始终无法了解外面的世界。
当你见识少的时候,周围的声音总是最高。
那些声音会筑起一口天井,让你觉得外面的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别人眼中的世界,并不是你的见识。
周国平说: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
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唯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体会,才能拥有自己的见识。
在哥哥泰勒的鼓励下,塔拉终于决定通过自考大学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经过游击战式的学习,她终于拿到了杨百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走进校园后,才是挑战的开始。
城市的喧嚣“噪音”折磨着她的耳朵,室友的“暴露”穿着折磨着她的内心。
她不知道什么是论文,什么是历史,更不知道考试前要用课本来复习。
信息的不断输入,使塔拉渐渐感觉到自己的无知。
完成学业对于她来说困难重重,但是她没有放弃。
她开始揪着头发对着课本冥思苦想,每晚钻研到凌晨两三点。
她开始学着和室友相处,接受了来自教会的助学金,去医院给牙齿做了治疗,还用心打扮自己,也遇到了一见钟情的男朋友。
她感觉自己正在背离自己的家庭,但却也难掩对父亲的怀疑:
学校并没有控制她的言行,医院也没有毒害于她,女孩子穿吊带背心也很正常。
在咨询了专家后,她逐渐明白父亲可能没有说谎,但他患有精神分裂症。
塔拉通过读书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也构建了自己的认知。
她开始从父亲的意愿中苏醒过来,去寻找自己的渴求:
过正常人的生活。
俞敏洪说:走出来,去追寻一个未知的世界。
不踏出原来那个熟悉的世界,永远都不可能会有新的生活。
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过程,是你给未来最好的投名状。
探索意味着连续实践。脚踏实地地去做,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探索蕴含着不断思考。全神贯注地思考,困惑才有可能解开。
处在人生的河流中,思考为桨,实践作舟,经历风浪洗礼,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唯有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沉淀属于自己的见识,得出自己的取舍与判断。
塔拉来杨百翰的初心是学习音乐,希望将来能指挥教堂唱诗班。
但是在博览群书之后,她觉得自己更喜欢犹太历史。
在克里教授的帮助下,塔拉获得了一个到剑桥大学留学的机会。
进入剑桥,她尽情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按照导师的指导狠狠修改论文。
眼睛睁着的每一刻,她不是在阅读,就是在思考这些文字。
看了她提交的历史论文后,导师告诉她,这是自己在剑桥教书三十年来读过的最好的论文之一,并邀请她报考剑桥或者哈佛的研究生。
塔拉觉得自己只是个贫穷自卑的女孩,配不上那样的学校。
克里教授告诉她:“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凭借着一如既往的刻苦钻研,她获得了“最优秀本科毕业生奖”,也获得了“盖茨剑桥奖学金”,成为了剑桥大学的研究生。
这一次,她终于克服了原生家庭给予的心理障碍,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大学。
她相信自己可以被重塑,思想会彻底改变。
奋斗的脚步没有停下。
二十七岁生日那天,塔拉通过了答辩,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博士生。
她决定将这一切放下,接纳自己,也不再为原生家庭的旧仇耿耿于怀。
腾讯副总裁吴军曾说: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见过高山,才懂得仰望;
见过低谷,才不会绝望
见过远方,就不会迷茫;
见过黑暗,才知道什么是光。
广博的见识,让人阅世间无数,眼界愈开阔,愈知自身不足。
高远的见识,让人读万般人心,心胸愈开朗,愈能安心知命。
一个人的见识里,藏着他想过的问题,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思考与实践会渗透进行为里,变成一种习惯。
一个人的见识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被经历扩充的眼界和心胸,锤炼着认知与判断。
习惯形成性格,就能重塑自我。
经历化作胸怀,就能容纳山河。
▼
曾国藩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如果这个世界有一种东西,能在 “办大事”的路上助我们不慌张、不焦虑,真正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那正是我们的见识。
别人眼中的世界,无论美妙与荒凉,都无关你的成长,因为那些都不是你的见识。
真正的见识,要靠自己去探索,去打磨,从深深地思考和实践中生发,成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的见识,决定了你未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