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14章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见而不晓得,叫做"夷"; 听到而不明白,叫做"希"; 摸索而不可得,叫做"微"。"夷希微"这三者,无法用语言描述,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
在它之上不再有光明,在它之下不再有黑暗。无限延绵不绝,无法命名,又复归于万物之中。这就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象,叫做恍惚(似有似无的恍惚)。迎面看不见它的开头,往后跟随看不到它的尾迹。
秉持上古之道,可以把握和应对当下的存在。能够理解古始的道理,这便是大道的要领了。
一、本章思想的真理性
1. 道的客观性与超越性
本章通过描述“道”的无形、无象、无可捉摸,揭示了道(真理)的客观性与超越性。道的这一特征表明,道不依赖人的意志或主观认知,它是一种超越人类经验的永恒法则。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表明道独立于人而存在。道不属于任何感官的直接对象,它独立存在,且超越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掌控能力。
人类在道面前的渺小:人无法用感官捕捉道,这说明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在宇宙中的有限性和无知。这种认知是一种重要的哲学反思,提醒我们在追求真理时需要谦卑与敬畏。
2. 对真理垄断的否定
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揭示了它的非凡特性:不可定义、不可命名。这表明没有人能完全掌握道,也没有人能垄断它:
道不可感知、无法命名,因此没有人可以完全掌握它,也不属于任何权威,更无法宣布“我拥有真理”,排斥了真理的私有化。这是对权威性思维和绝对化思想的批判,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反对专制思想与极端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
在历史和现实中,真理被一些个人或群体垄断常常导致专制或极端思想的产生。老子的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可能性,提醒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追求与道的协调而非独占。
二、本章思想的局限性
1. 对“道”认知的混沌与模糊
老子将“道”描述为“夷希微”,并称之为“混而为一”和“恍惚”,试图展现道的神秘性与超越性。然而,这种认识也将道导向了神秘主义和模糊思维。虽然“道”难以言说,但它并非不可理解,并非不可寻求。老子的描述让人们误以为真理完全不可知、不可触碰,从而削弱了“道(真理)”的指导意义。实际上,人类对真理的认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
一是人的本能与本性的知觉中包含的一些基础真理,比如不论什么民族什么身份的人,都知道偷盗是不好的,这是普遍存在于人自身的共识,这些是人类社会普遍认知的基础。二是通过启示而来的真理,比如信仰或哲学思考中的启发。真理虽然高于人类,但它并非完全无法触及。老子对道的解释,让道走向了虚无或神秘主义。
2. 盲目崇古的思想倾向
老子在本章中提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一观点反映了其崇古思想,即认为古代的道更加接近大道和真理。然而,这种观点存在明显的局限:古代的道并非更高明:老子的“古之道”更多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而非真实存在的智慧遗产。远古社会并不比近古社会更接近真理。
实际上,老子的“古之道”隐含了一种“德治”或“道治”的理想主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圣贤治国”“以德化民”的思路一脉相承。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贤人政治的秩序不可能持久,缺乏制度与法律的保障,只会导致野蛮和愚昧。
三、总结
《道德经》第14章通过对“道”的无形无象特性的描述,展现了老子对真理问题的深刻思考。老子揭示了道的客观性与超越性,展现了人类在真理面前的渺小,体现了真理的重要特征,促使人类保持谦逊的态度。
老子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尤其是对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反思,以及超越性真理的敬畏。老子认知的局限性在于,对道的神秘化处理,使其变得模糊和混沌,同时也使其在实践中难以提供明晰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