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腾冲市明光镇的庭院下、火塘边、田间地头,干部群众聚集在一起,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一同讲理论、说政策、谈感受、话变迁,一场场“文明讲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文明讲堂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们要做到干部带头、群众主讲,推动形成‘人人当教员、个个唱主角’宣讲氛围。”镇党委书记在党政班子会上表示。为了推动明光镇“文明讲堂”走深走实,明光镇成立百姓宣讲团,组成9支小队,确定了“领导干部带头讲、党员干部下村讲、百姓‘名嘴’一同讲”的宣讲模式,在镇村干部大会上先试先行,随后各班子成员到挂钩村进行集中宣讲,镇级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百姓“名嘴”走村入户,通过板凳会、火塘会、田间地头会等形式与群众进行交互式宣传,有效地打通了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百姓讲堂最终回归点是群众,突出群众性,让普通群众和党员干部同场发声。”镇相关领导表示。61岁的左苍龙是麻栎村河外一组前村民小组长,也是抗英名将左孝臣的后裔,是街坊邻居公认的“名嘴”。在明光镇推行“文明讲堂”时,左大叔第一个站了出来,讲述村庄变化、刀杆节文化及爱国故事。“很久以前啊,我们村里的路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现在好了,村里修了水泥路,生活越来越好了。”左大叔一边讲一边用手比画着,脸上满是自豪。
“我们要用好用活‘文明讲堂’这个载体,及时向全镇干部职工和群众宣讲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明光好人、好事、好经验,做到群众关心关注什么就重点宣讲什么,进一步提振干群精神风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在镇村干部大会上要求。随后在重阳节当天,镇相关领导、村“两委”成员、村老干党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员及群众齐聚敬轩广场长亭下,镇级领导解读党的方针、政策,银发老党员分享工作、生活好经验,百姓“名嘴”讲述抗战故事,参与群众积极交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和谐欢乐的氛围中,一堂“文明讲堂”正在有序展开。
“姐妹们,咱们学会了这些手艺,不仅家里吃得健康,还能做点小生意,增加收入。”伯菊萍,中塘村村“两委成员”、村妇联主席、村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她经常借着休息时间,聚集乡亲,开设一节“文明小讲堂”,教群众一些实用的技能,伯菊萍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大家围着她,认真地看,仔细地听。
在明光,“文明讲堂”宣讲还注重主题新颖鲜活,既有党的创新理论讲授、红色精神传承,也有日常感悟、心得体会的诉说;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理”,又讲关系老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幸福”。除了这些,还有关于边地传统文化的。自治村乌龙坝村民、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国书,经常到自治完小、村级活动场所讲述明光的民族文化和边地文化,现场演绎三弦琴的弹法。“我们傈僳族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打跳、三弦琴这些传统文化不能丢。”李国书深情地说,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群众想怎么听,我们就怎么讲。”镇相关领导表示。“文明讲堂”讲什么重要,怎么讲更是关键。明光镇“文明讲堂”坚持实用、好懂的原则,通过“三言两语”将“长篇大论”变“短小精悍”,采取“文艺+宣讲”“田间地头+宣讲”“群众家中+宣讲”等模式,把最新最实惠的政策简而言之,把群众最想知道的、最想明白的“干货”讲出来,让宣讲接地气、有人气。
10月25日,一场丰富多彩、贴近民生的文艺演出在顺龙村展开,台上演员声情并茂,台下群众津津有味。这是明光镇邀请保山市艺术团开展的一场围绕乡风文明、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演出。“里面宣传移风易俗的小品,让我们充分认识到高价彩礼对家庭的危害性,这样的形式,大家喜欢看、听得进,也有收获。”现场群众纷纷开心地表示。
“今天我们不光是来聊聊社保政策,还带了政策背后的小故事给大家听。”院子里的树下,几把木制凳子随意摆放,几位群众正围坐其中,认真聆听镇社保工作人员的讲解。他的讲解不仅局限于政策本身,更通过故事代入、互动提问、现场解答等形式,让大家听得有滋有味。
明光镇相关领导表示,“文明讲堂”是群众宣传的一种延伸,是一种新的探索、尝试,有助于提升农村精神风貌。明光镇将继续做好“文明讲堂”,用“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在明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图 | 杨昆
编排 | 陈婧怡
值班编辑 | 李盛中
初审 | 申美玲、何晓萌、陈婧怡
复审 | 沈祥贵 终审 | 杨先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