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时事   2024-11-12 18:25   海南  

 提示请点击上方"今日海南"关注本刊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文 |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潮涌动,地缘政治紧张,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合作还是分裂、发展还是冲突,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选择。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5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持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真正把中国大市场变成世界大机遇。”中国持续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各国开放合作的共同心愿。



一、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


第一,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短期面临较大压力,但中长期蕴藏着巨大潜力。

  客观判断我国市场潜力,既需要看到短期的问题与矛盾,更需要分析中长期的潜力与趋势。以消费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明显低于2012—2023年年均7.8%的增速。不得不说,短期内,消费市场恢复增长面临着较大挑战。但从中长期看,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国居民服务型消费增长空间巨大。预计到2035年,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将从2023年的45.2%提升到60%左右,并带来数万亿美元的消费增量。在看到我国消费市场短期偏弱的同时,也要分析中长期趋势,尤其要关注消费结构与主体变化催生的新消费需求。


  第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带动形成巨大市场空间。


  未来5—10年,伴随着服务型消费的较快增长,我国服务型、创新型、绿色型与开放型经济形态将逐步形成,并带来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例如,服务型制造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将带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预计到2035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1.4%提升至50%—60%,新增数十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城市化将形成中国中长期内需潜力释放的重要动力。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8.3%,两者相差约18个百分点。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投资需求超过1万亿元,新增消费需求2000亿元。未来5—10年,我国城市化率仍有20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空间,由此将释放数十万亿元的内需潜力。


  第三,中国市场潜力的释放是全球市场的重大利好。


  过去40多年,中国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融入世界经济中实现了GDP年均8.9%的增长,远高于同期3.0%的世界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首位。未来10年,在世界经济有可能面临“失去的十年”的背景下,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释放强大市场潜力,将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增长作出新的贡献。若中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等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10年有条件实现年均5%左右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总量扩大与结构优化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速就会提高0.3个百分点。





中国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开放的大市场



第一,以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维护全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蔓延,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一是由吸引外资为主向鼓励支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变,更深程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二是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变,更好促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三是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实现与国际市场更深程度融合。


  充分竞争的市场将促进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在优胜劣汰中实现产业升级。以“产能过剩”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仅阻碍全球经济复苏,也拖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例,2023年,德国汽车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比重达到80%,美国达到70%,日本达到66%,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仅为12.5%。中国主动推进产业转型与市场开放,不仅不会带来“产能过剩”,反而将推动各国技术合作与进步,带来更大的产业合作空间。


  第二,以制度型开放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规则协调。


  开放是最大的改革。制度型开放与制度性变革相融合,将促进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在服务业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和制度性变革上实现重大突破,实现国内国际市场更深程度融合。一方面,要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更大程度与国际接轨。例如,率先在医疗健康、教育等社会需求较大的服务业领域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标准;优化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告知、资格要求、技术标准、透明度、监管一致性等方面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贸易国内规制。一方面,在制造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实质性推动服务业领域市场对内对外开放进程,尽快打破服务业领域的各类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由此,既为释放民营企业的强大活力创造市场条件,又为外资企业拓展更大投资空间。


  第三,以强大国内市场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进程。


  自由贸易是全球市场共享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过去30年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得各成员国间贸易成本明显下降,并促进成员间贸易平均增长140%,带动成员经济增速平均提升1.5个百分点。中国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仅适应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而且将形成与各国、各地区合作共赢的巨大市场空间,成为双边多边自由贸易的重要引擎。以数字贸易为例,未来10年,中国经济结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进一步加速。预计到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将达到71.6%,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从目前的10%提升至30.6%。


  适应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以发展为导向完善全球数字治理,需要构建自由便利安全的数字贸易规则。作为全球数字贸易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积极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不仅是拓展数字经济合作的实际需求,也将对促进DEPA由区域规则向全球拓展产生重要影响。


  数字时代的全球治理,重在弥合全球“数字鸿沟”。面对东西方数字标准及技术市场分裂趋势日益明显的严峻挑战,主要大国应从世界科技进步的全局出发,避免泛安全化,并在强化合作中构建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数字治理规则。要尽快建立包含政治、经济、安全、伦理等领域在内的人工智能多边治理机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更好赋能全球发展。





以更高水平开放主动分享中国大市场红利



第一,单边开放是我国向世界分享市场的主动选择、战略选择。

  中国政府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中国愿进一步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包括实施单边开放措施,落实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等。”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我国以更加主动的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当前,在各国内顾倾向日益明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更加突出的背景下,中国超越以往以自由贸易协定为载体的“对等开放”的传统路径,主动探讨同相关国家实施单边开放政策,将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一个重大突破点,也是彰显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务实行动。


  第二,率先实现面向东盟单边开放的重要突破。


  站在世界经济新的十字路口,中国以单边开放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重要突破,不仅事关区域合作,也将对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2013-2023年,亚洲经济体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量的57%;其中,中国与东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预计到2035年,亚洲GDP占世界的比重将由目前的40%左右提升至50%左右,东盟将在2030年前后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未来几年,适应中国-东盟经贸互补性日益提升的实际需求,主动推进面向东盟的单边开放,有条件实现中国-东盟贸易额占我国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30%左右,由此实现中国-东盟外贸总额翻番。近期,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向东盟单边开放的行动方案》,实施一批向东盟单边开放的特别之举,例如,实施原产于东盟的商品与服务的扩大进口行动,推出一批分国别、分产业的单边开放项目等。


  第三,以逐步扩大单边开放对象范围推动共建全球开放型市场。


  例如,过去5年中国与中东国家货物贸易额年均增长15%。适应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合作快速增长的趋势,率先推动海合会组织在能源项下、制造业项下的单边开放政策,不仅将加速双边经贸合作进程,也将带动形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中国-海合会区域合作的互动。再如,2023年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额达到894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了27%,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主动推进面向中亚地区的矿产、原材料项下的单边开放,对拉动中亚地区经济增长、维护我国经济安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推动面向更大范围的单边开放,需要积极发挥开放合作平台作用,打造我国单边开放大通道。例如,根据各自贸试验区承载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地理区位,实行面向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项下、产能项下的单边开放政策;以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为基本要求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实施《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投资协定》(CAI)中的开放政策,并在主动扩大面向东盟的商品服务进口、助力企业开展面向东盟投资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以成为我国制度型开放新前沿。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2024年11月11日
编辑:黄慧


“理论琼崖”文萃:


◆  熊安静:构建海南历史文化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承机制
◆  刘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形成渊源、原创性贡献和实践要求
◆  王斌:新时代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王庆:以数字出版为引擎 加快发展出版业新质生产力
  韩庆祥: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五个维度
  管小其: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  何虎生、次央:琼崖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呈现和当代启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息

今日海南
今日海南杂志是由中共海南省委主管主办的省委机关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以传播决策信息,探索开放改革,展现琼州风采为办刊宗旨,是海南省委的重要舆论阵地和国内外了解海南经济大特区的重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