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第1864篇
对孩子的教育,你焦虑吗?
现在的父母,为什么会如此焦虑?
家长们都焦虑些什么呢?
“焦虑他不是学霸,焦虑他未来的发展” “焦虑他语数英都没有别人学得早” “说不焦虑,那是假的” “曾经特别焦虑孩子的分数,每次考试后焦虑他的班级排名、年级排名” ……
奥数、英语、幼升小、小升初、高考、留学、专业、孩子的就业、婚恋、孩子要不要生孩子,与孩子相关的每一个维度,每一项内容,都会引发家长的焦虑。
经过“焦虑共振”后,被放大的焦虑裹挟着剩余不焦虑的人,最终出现了全员性教育焦虑和全局性教育迷茫。
“焦虑”成了众多家长的新常态。
“在教育一线工作20多年,经常有家长或朋友找我咨询‘疑难杂症’。在这些家长中,不乏高管、医生、律师、教授、海归等高认知人群。
在职场,他们常常能运筹帷幄,带领团队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他们却节节退败,束手无策。他们能够赢得同事甚至对手的尊敬,却无法在自己孩子那里获得尊重。
出问题的时间也在不断提前,曾经集中在青春期以后,现在已经提前至小学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过去二十几年,中小学家长的学历越来越高,见识越来越广,对孩子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为什么孩子出问题的几率不仅没有随之降低,反而呈明显上升之势?
教育领域汗牛充栋的研究和探索,为什么还是解决不了教育的最基本问题?
教育的基本常识,不是更高深的理论,而是教育的底层逻辑;不是更具体的方法和指南,而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价值主张。
《教育的常识》一书聚焦21个教育基本常识,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维度。
在《别让亲子关系成为孩子最大的负担》一节中,阐述的常识是:“家”也可能会变成孩子最想逃离的地方;
在《健全家庭未必“健全”》一节,传递的常识是:家庭形式上的“健全”不等于实质上的“健全”;
在《当教育变成“服务业”,最终受损的是孩子》一节,讲述的常识是:商业的本质的迎合,教育的本质是改变 ……
通过这本书,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
家长并不需要系统地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合格的家长,往往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教育的常识”。
这本书难吗?它只适合教育工作者吗?或者只写给家长?
当然不是!
这本既是写给中国中小学家长的,也是写给中小学教育从业者和学生的。
因为不想写一本注定会被“束之高阁”的书;
因为想让这本书既有价值,还有意思;
因为想让这本书看得进去,看得下去,又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因为想让这本书能真正地发挥一些价值,能真正地引发大家对教育的一些思考。
所以才“历经四年,几易其稿”。
全书最终成稿4章共计11.1万字,主要阐述了21个被大家忽略的教育常识。该书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将在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2024年11月18日,德普九周年校庆之际,《教育的常识》将在教育论坛上举行首发仪式,正式与大家见面。
这本书大概的内容是什么呢?
第1章:作者讲述当下家庭教育教育中的各种“悖论”:努力“卷”的父母,一心想扶起只想“躺”的孩子;多少父母对孩子“不计回报的爱”,成了子女最大的负担……
第2章:阐述大家对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的误区。阐明了重“教”轻“育”是大多数教育问题的症结。
第3章:作者探讨了”商业“和”教育“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领域之间的关系。指出商业的本质是迎合,教育的本质是改变。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商业和教育的界限,让商业的回归商业,教育的回归教育,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深知每个人的忙碌。留出一整个下午,静下心来看一本书,对很多人来说,已成为一种奢侈。
所以,对于不同的读者,这本书有不同的打开方式。
如果你只有10分钟,建议你仔细阅读本书的目录。一本书的目录,往往是该书最精华的地方。
如果你有半个小时,建议你阅读目录和前言。这将让你从整体上把握本书的观点。
如果你有1个小时,我们建议你阅读每章的开篇,以及每篇文章的“一个教育常识+教育观点”部分。如下图:
*每章开篇
*每篇文章前,都有1个常识和1条教育观点
如果你有3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那我们建议你静下心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逐字阅读。虽然耗时较长,但你也将拥有更多的收获。
正如前文所述,这不是一本深奥难懂的书,而是一本“看得进去,看得下去”的书,所以,不用担心。
通过这本书,我们想告诉大家:教育没那么难,因为教育的基本常识并不复杂。
告别教育焦虑,这一次,从这21个教育基本常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