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新河县南马庄村一间30多平方米的智慧微工厂里,新农人张世青正在通过智能系统,科学管控储放于这里的2500多根菌棒。菌棒上升柄展伞状的“金疙瘩”叫金耳,又名黄耳菌,是新河县践行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探索南菌北种的新品种。得益于科技赋能的张世青,先后打造了17个这样的金耳种植“样板间”,直接带动5个村110名农民致富,间接带动326户农民受益。在新河,金耳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种新模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河,探寻这里是如何发展珍稀食用菌产业?又是如何将这一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金耳制种是南菌北种最关键的一步。在张世青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金耳制种室。“我们通过攻关制种技术,突破了菌种配比度、菌棒原材料等方面难题,确保了金耳菌棒的出菇率和品质。”新农人张世青说。为能在新河培育出这一名贵菌类,张世青又在金耳生长环境上积极探索。“我们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给予精心指导,解决了金耳生长过程所需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问题,确保了金耳的出芽和转色率,实现了南菌北种的梦想。”张世青说。有了科技支撑,金耳产量和收益节节高。张世青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茬可采金耳2500斤左右,按当前市场价格,每茬收入4万多元,每年采摘六七茬没问题。”看到种植金耳前景的新河县,尝试用工业理念发展这一特色产业。“我们今年在南马庄村建起43个这样的智慧微工厂,直接带动20多名农民就业。”新河县西流乡党委书记李秋豹说。2023年,新河县规划了由26个村组成的南马庄智慧农业示范区,打造了金耳、羊肚菌等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今年全县有望建成金耳智慧微工厂100个,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新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程鹏说。为拓宽金耳销售渠道,新河县与北京新发地建立销售合作,采摘后的鲜食金耳直运北京。新河金耳不仅能鲜食,还能变身为金耳干、金耳羮等多款产品,这就更便于远销海内外。“为提升金耳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积极宣传推介并打造了‘新河金耳 菌中黄金’区域品牌。”新河县委书记韩非说。如今,“新河金耳”这张金名片已经打响。有了品牌和市场的金耳,让新河农民有了增收的底气和保障,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科技日报记者 陈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