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家长:
期中考试结束了,您、孩子和我其实都是很关注的。我们都特别想知道孩子的成绩,我们都特别期盼孩子能考个“好成绩”。
我想大家对“好”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都往往会忘记“好”的背后是什么?
一个班三四十个孩子,有考第一的,有考第二的,有考十二的,也有考三十二的。那是不是注定了“几家欢喜几家忧”呢?那是不是还没有开始,我们就知道结局了呢?
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孩子的关注点就会在哪里!当您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时,亲爱的家长,我发自内心地向您呼喊:
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千万别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除了中考和高考这两次大考之外,我们孩子在整个学生生涯中还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考试。
您想过每次考试的作用吗?您想过怎样充分挖掘每次考试的教育价值吗?
我想我是幸运的,我每天、每年都和这么多可爱的孩子一起,经历我自己都数不清的考试,我也有机会去观察一些现象,进而思考一些问题,下面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不见得对,仅是个人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注:以下现象仅是个别情况,切勿对号入座,如有冒犯,违背我的初心。
1.家长说:才考了这么点分?你怎么学的?你怎么这么笨?
点评:孩子的感受:我很差,我不行。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低。
2.家长说:你对得起我和你妈吗?我们天天起早贪黑的全是为了你!
点评:孩子的感受:你在邀功,你照顾我心不甘情不愿的,我没让你为了我啊。
全为了孩子,这个责任太大了,孩子承担不起。
父母确实不易,教育孩子感恩是应该的,我会在周五、周六早上连续两天和孩子探讨这个话题,也为您期中考试后和孩子分析成绩做做铺垫。
我想,由我来对孩子说你的父母不容易,你应该感恩,可能更合适一点。
由您来对孩子说任课老师们不容易,你应该感恩。我想,这样换位的感恩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3.家长说:你看人张三回回考第一,回回100分,我怎么这么倒霉生了你这么个孩子?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点评:我们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时,不是为了成就我们的面子,不是孩子考得好我就有面子,孩子考得不好我就没面子。我的面子,我负责,和孩子无关。
任何一场考试,我们都要想尽办法把它的教育价值挖掘到最大,如果我们最后收获的只是一个分数,那要求就太低了。
我想,考试首要的功能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诊断”,是对孩子之前学习过程的检验。我们看到孩子的试卷后,应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看看他的答题情况(注意一定先看孩子的答题情况)。
让孩子说说
(1)哪些题是答得非常好的?
(2)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落实计算、落实基础、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做得好,才保证了这些题做的好?
(3)哪些题是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了?(平时那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
(4)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找到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5)需要爸爸妈妈帮你做什么?
然后,再和孩子一起看看自己的成绩。
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关注学习过程,让孩子知道只有过程做好了、做到位了,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学习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关于如何正确看待
别的孩子成绩和自己孩子的成绩
每次考完试后,家长都会关注别的孩子的成绩和自己孩子的成绩之间的差异,我也会关注别的班的成绩和我自己班成绩的差异。关注的目的是什么?
真正的竞争不是为了个人面子,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成就自己。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一下,还是各有一个苹果。
但是你有一个方法,我有一个方法,我们交换一下,我们就各自有两个方法。
关注别人和自己的差异,是为了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向别人学习好的方法和经验。
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对比,去反思,别人是怎么做的,我是怎么做的。我有什么优势值得别人学习?别人身上又有哪些闪光点是值得我学习的?
这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不断自我成长之路。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考试除了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考查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
知识只是载体,只是手段,永远不会是目的。那些能渗透到孩子行为里的东西,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的历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面对自己的成绩,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而对别人的成绩,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让他谈谈别人平时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过程和结果之间有哪些联系。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的主动思维能力会不会增长,孩子的理性选择力会不会增长。
考得好的孩子,让他知道是因为平时哪些方面做到位了,他就不会骄傲,这些方面他会继续保持。
考得不好的孩子,你更要鼓励他,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人面对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他会焦虑、愤怒、抱怨、指责别人(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不愿承认自己有问题),甚至会放弃,会破罐子破摔。
但一旦我们帮助他找到方法,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他就会明白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你不管怨谁,最后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
最后,我想说,孩子没有好与不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
正如作家张德芬所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匹好狼和一匹坏狼。最后,哪匹狼能存活下来?这取决于你喂养了哪匹狼。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