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卷满分150分。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和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南宋学者郑友贤在其《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中指出:“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以奇正相生为变。”《孙子兵法》全书从战略运筹、战争预测(《计篇》)起步,经战争准备(《作战篇》)、运用选择方略(《谋攻篇》)、发展实力(《形篇》)、创造有利作战态势(《势篇》)、灵活用兵、争夺先机、因敌变化而取胜(《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到解决具体的“处军相敌”(《行军篇》)、利用战术地形(《地形篇》)、掌握兵要地理(《九地篇》)、实施特殊战法(《火攻篇》)、搜集情报、以资决策(《用间篇》)等具体的战术问题,始于“知彼知己”,又终于“知彼知己”,恰好规划了一个完整的程序,其篇次结构序列设计,侧重于按用兵制胜的要领与方法加以逻辑展开。曾有人这么认为,“十三篇结构缜密,次序井然,固有不能增减一字,不能颠倒一篇者”,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思想体系。
阅读《孙子兵法》,须坚持回归经典文本的整体性原则。如许多人推崇《孙子兵法》讲谋略,甚至认为《孙子兵法》与将“瞒天过海”“趁火打劫”“顺手牵羊”之类阴谋诡计奉为圭臬的《三十六计》是同类,这显然是一种偏颇的识见。《孙子兵法》当然讲谋略,提倡“上兵伐谋”,但《孙子兵法》更注重实力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战胜对手,前提是做强、做大自己。其后裔孙膑的“田忌赛马”故事,其实最能说明这层关系,以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下驷对上驷,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赢了比赛。这说明,谋略有用,当双方实力相近状况下,谋略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如果三驷皆为下驷,那么,不管怎样运筹,比赛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零比三。
《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在于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没有传承就无所谓发展,没有积淀就谈不上创新,孙子十分尊重前人在“古司马兵法”中所阐述的相关军事原则,正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同时,孙子也十分注重创新和发展,如郑友贤所言,“《司马法》以仁为本,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孙子对前人的兵学原则,不是亦步亦趋,而是结合新的状况,灵活机变,出奇制胜。孙子也希望后人学习自己的兵法,但他的宗旨是期盼人们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
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仍喜爱阅读《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是,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概括地讲,《孙子兵法》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的辩证思维上,和《老子》一样,善于在合理中发现不合理,在正常中发现不正常。一方面,孙子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决定胜负的要素,把握克敌制胜的奥妙。如“五事七计”“令文齐武”“奇正相生”“仁诡相济”等等,无一不是以系统综合的视野切入,由全局呼应的途径造就。处处体现出纲举目张、举重若轻的大局意识和见微知著的预见能力。另一方面,孙子更注重抓矛盾的重点。所谓“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好钢用在刀刃上。
阅读《孙子兵法》,要注意谨防陷入阅读误区。一是歪曲原意。例如一些人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理解为“和平主义”,就属于望文生义,背离了孙子说这段话的本意。二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这主要表现为对孙子兵学理论体系作断章取义的总结,忽视了孙子理论主旨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对《孙子兵法》只有一个印象,即诡道,“兵以诈立”,兵不厌诈。事实上,在军事战斗中,孙子不仅仅讲祪道,也讲仁义。更何况孙子并不单纯就军事讲军事,而是将军事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三是生搬硬套,乱贴标签。比如有人动辄将《孙子兵法》的兵学原理,去和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加以联系。说到底,兵法,其属性是“兵”,是战场上的斗争艺术,兵可诈立,但商却不宜“诈立”。
国学经典的阅读和运用,乃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没有一部经典和一家学说可以包揽一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阅读《孙子兵法》的同时,我们不妨同时阅读《论语》和《老子》,前者能帮助人们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操,后者能促成人们提升旷达的人生境界。而儒家的立场、道家的境界和兵家的能力这三者之间若是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必将有助于一个人走向成熟,有所建树。
(节选自黄朴民《今天,我们如何“正读”<孙子兵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子兵法》结构缜密,用兵制胜的要领与方法按照逻辑展开设计,阅读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B.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孙子兵法》注重承传前人的兵学原则,较《司马法》更为机变灵活。
C. 《孙子兵法》的辩证统一,体现在“经”与“权”、“常”与“变”,也体现在全局观与矛盾观上。
D. 文章论述《孙子兵法》的“正读”法则与阅读误区,采用举例、对比论证等手法,视野开阔,说服力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举引田忌赛马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的状况下,谋略才能起作用。
B. 《孙子兵法》具有超越军事领域的哲学价值,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因此广受读者喜爱。
C. 战场上兵不厌诈,商场不宜“诈立”,主要因为二者在矛盾主体与矛盾属性的侧重上是有差别的。
D. 一个人若想通过国学经典的阅读走向成熟,有所建树,必须将儒家道家兵家综合理解、融会贯通。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与兵法《军争篇》“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治气说有相通之处。
B. 《屈原列传》中“怀王怒,大兴师伐秦……楚大困”,违背了兵法《火攻篇》中“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慎战思想。
C. 《苏武传》中,卫律招降苏武,“剑斩虞常已……复举剑拟之”,其威逼利诱的方式,体现了兵法《谋攻篇》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
D. 《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体现了兵法《九变篇》“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审时度势的变通性。
4. 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 阅读“失街亭”的故事,结合材料分析马谡失败的原因。
建兴六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任命马谡为先锋。马谡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以兵法“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由,拒绝将令,舍城上山。魏将张郃、司马懿率十余万大军围逼街亭,张郃“善处营陈、识变量”,围马谡而不攻,断其水源,谡不战自乱。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答案】1. B 2. C
3. C 4. ①这句话体现了孙子“常”与“变”的兵学思想,兵法贵在灵活运用,要根据敌情变化灵活用兵而取胜。
②孙子尊重传承前人的兵法理论,又能结合新的状况,推陈出新,出奇制胜,这也是孙子对后人学习兵法的期许。
5. ①马谡讲谋略,却不了解谋略需建立在兵力的基础上。蜀、魏双方兵力悬殊。在街亭之战中,蜀军只有二万五千人,而魏军有十余万大军,从数量上,司马懿、张郃完胜马谡。
②马谡精通兵法,但死搬教条,不懂得“常”与“变”的辩证统一,不考虑具体形势。“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被对方围守并切断水源。
③兵法上强调“知彼知己”,魏国司马懿及张郃一代名将,善于审时度势。马谡的刚愎自用,对对手缺乏足够的了解。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孙子兵法》的深刻内涵和阅读方法,强调其结构的缜密性和逻辑性,指出其不仅是军事著作,更具有哲学价值。文章批判了对《孙子兵法》的误读,强调应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理解其思想。通过对比和举例,文章展示了《孙子兵法》在全局观和矛盾观上的辩证思维,提醒读者避免断章取义和生搬硬套。文章还建议结合儒道思想,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原文提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是说在孙子之前的那些军事学说和原则,孙子没有遗漏和忽视,而是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视,但并没有将《孙子兵法》与《司马法》比较谁更机变灵活,该选项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是为了说明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的状况下,谋略才能起作用”错误,文章第二段举田忌赛马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谋略有用,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实力基础,并非只有战斗双方实力相近时谋略才起作用。
B.“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错误,由“今天的读者之所以仍喜爱阅读《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是,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概括地讲,《孙子兵法》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的辩证思维上”可知,文章提到《孙子兵法》广受读者喜爱是因为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域,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普遍价值,并非能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
D.“必须将儒家道家兵家综合理解、融会贯通”错误,文章最后只是说“儒家的立场、道家的境界和兵家的能力这三者之间若是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必将有助于一个人走向成熟,有所建树”,“必须”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这体现了《孙子兵法》与其他经典军事论述有共通之处,能支持文章观点,因为它反映了对《孙子兵法》整体思想的一种关联理解。
B.这在强调对《孙子兵法》思想的正确理解,从反面说明了遵循《孙子兵法》整体思想的重要性,可作为论据支撑文章观点。
C.《苏武传》中卫律招降苏武的场景与《谋攻篇》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毫无关联。卫律的威逼利诱只是一种个人的劝降手段,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军事战略思想,两者语境和内涵完全不同,不能用来支撑文章关于《孙子兵法》的观点。
D.这表明《孙子兵法》的思想可以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军事策略中体现,能支持文章观点。
故选 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①文中提到“《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表明孙子强调兵法要灵活应变。所以“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意思是不能死记硬背条文,要根据敌情灵活运用来取胜,体现“常”与“变”的兵学思想。 从逻辑上讲,战场上情况多变,机械记条文不灵活运用无法获胜,只有融入精髓并灵活应变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需“忘掉”条文形式掌握思想实质。
②文中讲“前孙子者,孙子不遗”,表明孙子尊重前人兵学理论有传承。又说“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体现孙子能结合新状况创新。孙子希望后人像他一样,既传承又创新,所以说“在学了他的兵法之后忘掉兵法”。 逻辑上,孙子自己对前人理论有创新,他希望后人对待他的兵法也如此。若只记条文不创新,就无法适应新情况,所以要忘掉条文领悟传承与创新内涵来出奇制胜。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①从原文“《孙子兵法》当然讲谋略,提倡‘上兵伐谋’,但《孙子兵法》更注重实力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战胜对手,前提是做强、做大自己”可以得出,谋略需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上。故事中“马谡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魏将张郃、司马懿率十余万大军围逼街亭”表明蜀魏双方兵力悬殊,马谡虽讲谋略,但缺乏实力基础,这是失败原因之一。
②原文提到“《孙子兵法》的鲜活灵魂,在于把握‘经’与‘权’,‘常’与‘变’的辩证统一,在于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马谡依据兵法“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由,舍城上山,结果被对方围守切断水源,他死搬兵法教条,不懂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懂得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这是他失败的原因。
③文中说“阅读《孙子兵法》,须始于‘知彼知己’,又终于‘知彼知己’”,兵法强调要了解自己和对手。在故事中,魏国司马懿及张郃是一代名将,善于审时度势,而马谡刚愎自用,拒绝将令,没有做到“知彼知己”,这导致了他的失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挻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自己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中对竹子的理解和感受。年龄和境遇的改变,使“我”在竹子中“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B. 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 倒数第二段“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赞美“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的农耕者具有竹子一样的坚韧和忍耐的性情。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 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在写竹中寄寓了自己的人格理想,极具艺术感染力。
C. 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D. 文章中写到魏晋等不同时期许多与竹有关的文人墨客,也引用了一些诗文佳句,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8. 赏析文章末段文字。
9. 文章以“挺拔之姿”为题,具有丰富的意蕴,请谈谈你对这一题目的理解。
【答案】6 B 7. C
8. (1)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赞美了山野中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2)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卒章显志,增强了文章抒情性。
9. (1)“挺拔之姿”首先是描述竹子笔直向上,挺拔俊秀,凌空而起的外形之美。
(2)赞美竹子坚韧忍耐、追慕光明、风骨遒劲、争先向上的精神之美。
(3)托物言志,赞美了像竹子一样坚韧顽强、风骨高洁的人,表达了作者的人格追求。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人格理想的思考。作者以竹子的生长、形态和象征意义为线索,结合个人经历和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了竹子的坚韧、清简和风骨。文章在不同年龄和环境中对竹子的理解,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作者寄托了对自然之道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文字清新,富有哲理。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错误。从原文“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可知,作者认为竹子有一种笔直向上的内在支撑,如果屈原以竹子为喻体可能就不会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江。“砥节立行”的意思是指磨砺操守和品行,作者没有否认屈原“砥节立行”。
从原文“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可知,竹子应该是有风骨的,与“静”更适配。但作者并无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的意思。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和“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错误。文章采用了顺叙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竹子的理解和感受。
文章虽然谈及农耕兄弟和乡村文化,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和感悟,通过竹子这一意象,寄托了对清简、坚韧、风骨等人格特质的向往,表达作者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和对竹子象征意义的赞美。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
赏析散文中某段落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着手。
(1)从内容上看,根据原文城市竹子“优雅而有骨感”可知,文章最后一段将山野的竹子和城市里的竹子进行了对比,突出山野竹子争先向上、生机勃勃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对朝气蓬勃、奋发生长的山野竹子的敬佩和赞美。
(2)从结构上看,整篇文章重点突出山野竹子的风骨,是对全文的总结,照应了前文。同时,根据“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可知,作者想象山野中的竹子生长状态,同时,明确地表达出作者对山野竹子的喜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意蕴要考虑标题本上的含义和其象征意义。
(1)本文表达的中心是竹子,“挺拔之姿”是竹子自然生长的状态,笔直向上。
(2)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竹子能够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第三段可知,竹子展现出从容不迫的品质;从第四段可知竹子是自有一番风骨的;从第五段可知竹子具备“清”和“简”的特点;从第六段可知,竹子有一种蓄积的力量,默默生长。“挺拔之姿”指竹子体现出的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将人顽强的品质。
(3)竹子的特点正是作者追求的理想品格,“挺拔之姿”是作者托物言志的体现。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材料二: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至夫临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故先王贤佐尽力竭智。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知之矣。
(节选自《韩非子·饰邪》)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刑赏A不察B则民C无功D而求E得F有罪G而幸免H则兵弱I主卑。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与其子而授舜”与《论语·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词义不同。
B. “公义行则治”与《谏逐客书》中“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的“治”词义不同。
C. “污行从欲”的“污”与《促织》中“成以其小,劣之”中的“劣”用法不同。
D. “严刑以威之”与《得道多助》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威”词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尧舜禅让传贤不传子,厨师调和五味不敢私食,论证了王伯之君当贵公去私。
B. 祁黄羊举荐贤才,外不避仇,内不避亲,一心为国,受到孔子称赞,人臣做事应出于公心。
C. 私义风行国家就会混乱,公义风行国家就会平安,那么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
D. 材料二通过一系列对比,说明国家长治久安,需要君臣坚守公心,国家要法治严明。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2)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
14. 两则材料中对“公私”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BFH
11. B 12. C
13. (1)诛杀暴君,自己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
(2)不能用赏赐鼓励,不能用刑罚阻止,这是臣子的私义。
14. 相同点:都强调要公私分明或明公去私。
不同点:材料一强调“至公”的重要性,能够成就王霸之业;材料二强调君臣有公心、私心,要刑赏分明或明确法制。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探讨了“公私”之分的重要性。材料一以历史人物尧、舜、祁黄羊的事例,强调了公正无私的品德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选贤任能时不应夹杂个人恩怨。材料二则从法治的角度,指出明君应分清公私,严明法制,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两则材料共同强调了公义的重要性,认为公义行则治,私义行则乱,体现了古代政治思想中对公私分明的重视。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刑赏不分明,百姓就会无功而谋取利益,有罪而侥幸免罚,结果是兵力弱小,君主卑下。所以先王贤臣都竭力尽心。
“刑赏”作主语,“不察”作谓语,主谓结构,应在B处断开;
“民”作主语,“无功而求得”作谓语,应在F处断开;
“无功而求得”与“有罪而幸免”结构一致,内容相对,“有罪”后不能断开,应在“幸免”后H处断开。
故选BF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两个“与”含义不同,前者为“给予、赠与”,后者为“赞同”。句意:但是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舜。/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B.错误。两个“治”含义相同,都是“治理得好,安定太平”的意思。句意:公义风行国家就会平安。/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C.正确。污:使动用法,使……受到玷污/劣:意动用法,认为……劣小。句意:玷污自己的品行,放纵自己的私欲。/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
D.正确。两个“威”含义相同,都是“威慑”的意思。句意:严定刑罚来加以威慑。/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那么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错,曲解文意,根据“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可知,原文中肯定公义,否定私义,并未将两者排序。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私”,私吞;“封”,分封;“故”,所以;“王伯”,王霸之业。
(2)“劝”,鼓励;“沮”,阻止;“……也”,表判断,……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找到两则材料论述“公私”的观点,然后概括出来即可。
(1)先具体归纳相同点。
根据材料一中尧舜采用禅让制,祁黄羊举荐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等事情,和孔子说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可知,材料一重视公私,强调公私分明。
根据材料二中“故公私有分……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可知:材料二也重视公私,强调公私分明或明公去私。
(2)再看两则材料有关公私的不同点或侧重点差异。
根据材料一“至公也”“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概括为:材料一重视“至公”,强调其重要性,能够成就王霸之业;
根据材料二“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义行私心”“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概括为:材料二则是强调君臣有公心、私心,要刑赏分明。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是最公正无私的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询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谁可以担任县令,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说:“说得好。”于是任用了解狐。国人都对此说好。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道:“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您是问谁可以担任军尉,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说得好。”于是又任用了祁午。国人都对此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祁黄羊的这些话太好了!举荐外人不避开仇人,推举家里人不避开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最公正无私的了。”
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所以可以做厨师。如果厨师调和五味而私自把它吃掉,那么这样的人就不可以做厨师了。成就王霸之业的君主也是这样。诛杀暴君,自己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如果他们诛杀暴君而把他们的财产占为己有,那么这样的君主就不能成就王霸之业了。
材料二:
明君的处事原则,一定要明白公私的区别,彰明法制,舍弃私人恩惠。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是君主的公义;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私利,在朋友中取得信任,不能用赏赐鼓励,不能用刑罚阻止,这是臣子的私义。私义风行国家就会混乱,公义风行国家就会平安,所以公私是有区别的。臣子有私心,有公义。修身廉洁而办事公正,做官无私,是臣子的公义;玷污自己的品行,放纵自己的私欲,求自身的安乐和家族的利益,是臣子的私心。明君在上,臣子就去私心行公义;昏君在上,臣子就去公义行私心。所以君臣不一条心,君主靠算计蓄养臣子,臣子靠算计侍奉君主,君臣交往靠的是算计。危害自身而有利国家,臣子是不做的;危害国家而有利臣子,君主是不干的。至于臣子面临危难一定拼死,竭尽才智和力量,是法度造成的。所以先王明定赏赐来加以勉励,严定刑罚来加以威慑。赏罚分明,百姓就能拼死;百姓拼死,兵力就会强盛,君主就会尊贵。刑赏不分明,百姓就会无功而谋取利益,有罪而侥幸免罚,结果是兵力弱小,君主卑下。所以先王贤臣都竭力尽心。所以说,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察,先王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山中咏古木
卢纶①
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
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
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
此地何人到,云门②去亦通。
【注】①卢纶:字允言,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后因友获罪。②云门:佛教宗派名,即云门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两句描写山中古木在秋风夜雨中的景象,紧扣“萧索”一词。
B. “斜根拥断蓬”与王维“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皆为诗人自喻。
C. 五六两句视听结合,将古木和山中景色融为一体,给人以幽深之感。
D. “此地何人到”,自问自答,表明此地人迹罕至,暗示诗人的人生理想。
16. 请结合全诗,说明“高木”这一意象有何意蕴。
【答案】15. B 16. ①“高木”不同于古木,“高”字突出其高俊、挺拔、顽强、不世俗。
②通过描写“高木”在秋风夜雨,以半隐山色,伫立水声中的景象,展现其坚韧与高洁。
③诗人托物言志,借回答“高木”“此地何人到”一句,暗示了自己的归隐之意。
④“高木”是诗人自身写照,表达了诗人面对不第、获罪等现实困境时的孤独、落寞之感。
【解析】
【导语】卢纶的《山中咏古木》通过描绘秋风夜雨中山中古木的萧索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高木”象征着孤高与坚韧,尽管环境恶劣,依然屹立不倒,隐喻诗人虽遭遇挫折但仍坚持理想的精神。全诗意境幽深,情感内敛。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皆为诗人自喻”错误。第四句“断蓬”指断裂的蓬草,倾斜的树根紧拥着断裂的蓬草。“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指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①“高木已萧索”中“高”字直观地展现了古木的高耸之态。它高高挺立,不同于一般的树木,给人一种高俊之感。这种高度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更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高度,暗示着“高木”的不随波逐流和超凡脱俗。在风雨的洗礼中,它依然屹立不倒,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不被世俗的风雨所影响。
②“夜雨复秋风”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然而“高木”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高木”一半隐没在山色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显示出它的宁静与淡泊;长久地生长在水声之中,经受着流水的冲刷却依然屹立,体现出其高洁的品质。它不被外界的繁华和喧嚣所干扰,默默地在自然中生长,象征着一种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的高洁精神。
③“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诗人以设问的方式提出“此地何人到”,暗示了这个地方的清幽和偏僻,很少有人涉足。而“云门去亦通” 则将“高木”所在之地与佛教宗派云门宗联系起来,增添了一种空灵、超脱的氛围。 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高木”所处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清幽、宁静生活的向往,暗示了自己的归隐之意。
④“高木已萧索”,一个“萧索”不仅描绘了古木的凋零之态,也传达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诗人以“高木”自比,在面对不第、获罪等现实困境时,感到孤独和落寞。“高木”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对“高木”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落寞之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______?”指出了“得难失易”的现象,而用“______?”揭示了其原因。
(2)《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
(3)暑期研学之旅,同学们来到湖北省博物馆,见到了越王勾践的剑、吴王夫差的矛,以及戈、戟等多种兵器,脑海中浮现出中国古代诗、词、文里将士挥舞兵器的热血场景,不由地朗诵道:“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②. 而皆自于人欤 ③. 君子喻于义 ④. 小人喻于利 ⑤. 金戈铁马 ⑥. 气吞万里如虎(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欤”“喻”“偕”“钩”。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日前,国风动漫《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人们一边看电影,______的“学习式观影”引发热议。电影中的盛唐美景如诗如画,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一众诗坛“顶流”陆续登场,让观众梦回“大唐群星闪耀时”。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银幕上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与诗人朋友驾鹤飞越星河,在九天之上与仙人共饮。这段颇具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令网友纷纷破防,“看到流泪,只有中国人才懂那些诗词里的浪漫。”
电影不仅在美术层面有所突破,更探索出关于中国叙事的新路径。“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A),长安的繁华气派、梁园的田园风光、扬州的温柔妩媚、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齐“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长安三万里》的“出圈”是______。近年来,一批深具东方美学的爆款文艺作品深受年轻人喜爱。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严肃中玩梗,拉近千年文物与年轻观众的心理距离;《上新了·故宫》将建筑艺术与沉睡数百年的传奇文物带到大家面前;西安大唐不夜城互动游戏“盛唐密盒”有梗有趣,寓教于乐;《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技惊全网……
“中国式浪漫”风行背后,可以说是文艺领域践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传统文化并非曲高和寡,只要______,让观众与中华文明共情,它们同样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所(B)。
“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长安三万里》中诗人高适的这句话引发共鸣。它提醒我们,传统文化这个资源宝库,仍然有广阔的可挖掘与利用的空间。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C),只要用心、用情探索传统文化之美,观众的反馈即是最好的双向奔赴。恰如高适的那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章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得很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处,简要分析。
20. 请在文章A、B、C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21. 文中第二段“诗句+想象”的表达方式颇具感染力,请再续写两组句子,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银幕上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与诗人朋友驾鹤飞越星河,在九天之上与仙人共饮。
【答案】18. ①一边背唐诗 ②传统文化拥抱大众的一个缩影 ③找到时代化的表达
19. ①顶流,指顶级流量,是给极出名的人物、事物或内容赋予的一个称号。此处指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一众诗坛名人威望高名气大,受到世人的关注和追捧。作为网络流行词,词语具有时代特色,活泼生动,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感染力强。
②出圈,原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不止被小圈子所关注,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大众热烈讨论的现象。此处指《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与热议,是影片在网络上热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加的一种形象化表达。作为网络流行词,词语具有时代特色,活泼生动,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感染力强。
20. A.不期而遇 B.喜闻乐见 C.源远流长
21. 示例: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银幕上抑郁不得志的杜甫在山之顶喷涌出《登高》,静听着寒风呼啸悲猿哀鸣,默看着秋风中的回鸟白沙。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银幕上踌躇满志的王之涣站在高台吟唱着《登鹳雀楼》,目送夕阳西下,黄河奔腾不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根据“国风动漫《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人们一边看电影”“电影中的盛唐美景如诗如画,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一众诗坛‘顶流’陆续登场”可知,此处应是表达人们在看电影的同时学习唐朝时的诗歌,故此处可填“一边背唐诗”。
(2)根据语境,《长安三万里》电影的“出圈”是因为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人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一个典型,故此处可填“传统文化拥抱大众的一个缩影”。
(3)根据“传统文化并非曲高和寡,只要”“让观众与中华文明共情,它们同样可以……”可知,传统文化需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被大众接受,结合上文《长安三万里》“出圈”的方式可知,传统文化要与时代相结合,故此处可填“找到时代化的表达”。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1)“顶流”一词源自网络流行语,指顶级流量,是给极出名的人物、事物或内容赋予的一个称号。通常用于形容在某一领域中拥有极高人气和影响力的个体或作品。将这一现代词汇用于描述古代诗人,既体现了他们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又通过现代语言的活泼性和亲和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兴趣,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时代感。
(2)“出圈”,原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不止被小圈子所关注,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大众热烈讨论的现象。这个词在文中用来形容《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从小众文化走向大众视野,获得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个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影片的流行程度和影响力,体现了其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使用网络流行词汇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时代感,也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此处语境是穿越千年的诗句和观众没有约定就相逢了,故此处可以填“不期而遇”。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
B.此处的语境是大众对传统文化非常欢迎,故此处可以填“喜闻乐见”。喜闻乐见:意思是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
C.根据“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可知,此处是表达中华文化流传的时间很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故此处可以填“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续写的句子的要求:诗句+想象。
分析例句:先引用李白《将进酒》中的一个诗句,之后根据诗句的诗意想象李白在此意境下的所作所为,并用情景化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
由上可得出所要续写的句子具体结构为:某诗人作品中的某一诗句+想象这一诗人在这一诗境下具体行为情景。
根据以上要求仿写即可。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霜降
秋用霜的语言
做最后的告别
霜一打
残枝剥离
落叶粉碎
霜一打
柿子糯了
枣儿甜了
(改编自一方见地的文案)
大自然会以自己的方式给我们以启示。读了上面的诗歌,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霜华尽处,韵意悠长
霜降,是秋与冬交接的一场盛大仪式。在这个时节,大自然宛如一位深邃的智者,用霜的语言,诉说着生命的哲理与奥秘。
霜至,残枝剥离,落叶粉碎,一片萧瑟之景映入眼帘。这看似残酷的景象,实则是自然的新陈代谢,是生命轮回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就如同人生在世,总会遭遇挫折与困境,面临告别与失去。岁月的霜刀会削去我们的稚嫩与轻狂,让曾经的梦想如残枝落叶般飘零。然而,正是这些破碎与凋零,为新的生命腾出了空间,为未来的希望埋下了伏笔。它教会我们要学会接受无常,以豁达的胸怀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古人的这句名言,正是对这种心境的绝佳诠释。
而霜后的柿子糯了,枣儿甜了,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馈赠?在寒冷的磨砺下,果实们积蓄力量,将霜的凛冽转化为自身的甜蜜。这恰似人生中的苦难与磨砺,虽给我们带来痛苦,却也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坚韧,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醇厚。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逆境中砥砺前行。苏轼一生被贬谪多地,却在黄州的霜寒中领悟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在岭南的荒芜里品尝到荔枝的甜美,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他的生命在霜打的境遇里,愈发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但他没有沉沦,而是在困境中发愤著书,终成《史记》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著作。还有越王勾践,兵败被俘后,在吴国受尽屈辱,卧薪尝胆,犹如在霜雪中蛰伏。最终,他成功复国,一雪前耻,让越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自然的霜降还启示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当身处困境时,不应只看到眼前的艰难,而要明白这或许是生命成长的契机,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在经历了泥土的重压与黑暗的掩埋,才能在春天里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在顺境中保持清醒,不被暂时的安逸所迷惑,如同成熟的果实,即便甜美,依然坚守着生命的本真。
在这霜华尽处,让我们聆听大自然的教诲,以从容之心迎接生命的每一次洗礼,用坚定的信念在岁月的霜痕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我们在自然的启示下,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一帆风顺的旅程,而在于无论风霜雨雪,都能怀揣希望,勇往直前,去品味那历经磨砺后的甜蜜与芬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霜降这一自然现象为切入点,展现了霜降临后万物的变化。一方面,霜带来了残枝落叶的凋零与破碎,这是一种衰败与消逝的象征,意味着生命在自然规律面前的脆弱与无常,就如同生活中我们会遭遇挫折、困境,经历失去与告别。这启示我们要理解生活中的起伏变化,敬畏自然规律并从中汲取面对生活的智慧;另一方面,霜又促使柿子糯甜、枣儿成熟,这体现了在看似严酷的环境或经历中孕育着美好与收获,如同生活里困境可能促使事物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压力之下可能诞生甜蜜的成果。这提示我们面对艰难困苦,要能坚定信心,乐观面对,相信风雨后见彩虹,历经磨难的洗礼,必能有好的结果。霜降的双面结果启示我们要辩证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机遇。不因挫折而沮丧,也不因为机遇而忘形。
写作时开头可描绘霜降时的景象,顺势引出观点,如“磨难孕育美好”。主体可以列举个人在困境中成长、企业在危机中转型成功、国家在磨难中发展进步的事例,论证磨难对美好品质或成果的催生作用。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强调要正确看待磨难,呼吁人们在面对生活变化时保持乐观、睿智与坚韧。写作时注意要紧扣大自然的启示,也就是行文不能完全脱离“霜”的语境,要学会扣题。
立意:
1.磨难孕育美好。
2.霜降之后才能品尝果实的甜蜜。
3.辩证看待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