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文学作品里总是讴歌兄弟情义,但生活中,女性的友谊却往往更加绵长,它犹如一道细腻的光,有时耀眼夺目,有时温暖人心。
从一起牵着手上厕所,到青春懵懂时偷偷分享情窦初开的忐忑心情,再到追星、追剧、追未知的人生旅途。这些小事,或许微不足道,却如同珍珠般串联起了女性之间坚固而璀璨的友谊之链。
当中年渐至,恋爱、结婚、生子总成为女性友情的一道道坎儿。人生的参差多态越来越多,有些人开始在这些节点渐行渐远,但依然有人并肩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岔路口,这样的情谊,弥足珍贵。
这一刻,我们记录下那些构成女性友谊的26个细节,感受在平凡生活中闪耀着的非凡情感。这不是对女性情谊的颂歌,只是想把曾经忽视的瞬间做一次重新发现。
女性友谊的三次告别:
恋爱,结婚,生孩子
1、当我发现好朋友会把我的秘密都分享给她老公时,我感到自己被背叛了。
2、大学毕业后我去上海工作,关系最好的室友则考公回到了县城老家。每次跟她聊天我都邀请她放假来上海找我玩,我吃到好吃的拍给她、去迪士尼看到烟花拍给她、刮台风下了暴雨也拍给她,我多想她能亲自来看看我一个人生活的地方。
可她的假期总是很忙,相亲、去男朋友家、订婚、结婚,怀孕,然后就是带孩子看病、上早教班、辅导作业……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但是这些“按部就班”的流程就占满了她的生活。
一转眼她的孩子都要上小学了,她终于决定趁着暑假带着孩子一起来上海旅游。好像自己出行就是“浪费”,而能“带着孩子见见世面”就有了再正当不过的外出理由。但不管怎么说,她能来,我都特别开心。
临出行前她问了我好多问题,比如高铁要怎么站内换乘、怎么买地铁票,我才意识到,自从回到那个小县城,她再也没有出过远门。
图源:《我的前半生》剧照
3、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女性朋友都太难约了,好不容易约出来跟你呆着却老是走神。问她吃完饭去看个电影吗?她说等下老公就来接了。
4、40岁时想给孩子换个学区房,需要借十几万块周转个把月。人到中年,各有难处,借钱恐怕是朋友间最大的忌讳。拿着手机一时不知道能打给谁,呆坐了良久,还是拨通了高中同桌的电话,只有向她诉说困难的处境,我才会毫无顾忌。
5、回老家约高中时的好友出来玩,她带了家属,吃完饭在商场溜达,看到什么好玩的、好看的她都要先指给男朋友看,我想下次应该不会主动约她了。
6、印象里妈妈好像从来没有朋友。她总是围着爸爸和我转,在我们这个小家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我上大学时她退休了,开始每天晚上准时去公园里跳广舞。她好像很有跳舞的天赋,很快就成了三位领舞之一,白天还会单独教新加入的阿姨学习舞步、组织参赛和演出。她说五十多岁了,才懂得怎么交朋友。
图源:《柔情史》剧照
7、35岁+还没对象、没结婚,同龄的朋友们几乎都在围着孩子转,联系越来越少。现在我妈就是我的“闺蜜”,我们一起逛街,互相帮对方挑衣服;一起做头发,我漂染了绿色,她不仅没反对,还说“特显白”;我们还一起旅游,新疆、哈尔滨、日本、泰国、新加坡……我做攻略,她负责收拾行李。谁还能比我们默契?
8、原来姐妹约出来边喝酒边吐槽,现在的聚会就是一起遛娃。很多时候想想聊天的内容已经没太有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孩子的吃喝拉撒,但偶尔回忆起过去还是很美好。
图源:《我的天才女友》剧照
9、朋友怀孕后就辞职在家,生完孩子开始做微商,之前也含蓄的提醒她不要轻信那些没有听过的产品,想做生意并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可她像换了个人,头像变成了穿着西装、抱着手臂的“成功女性”,朋友圈也从一年两三条变成了每天十多条,但发的内容无非是收款、广告和夫妻关系与育儿的心灵鸡汤。
春节假期我们一起吃了顿饭,然后她就开始时不时向我推销,希望我作为她的“家人”支持她的事业,甚至还想发展我做她的“下线”。
她隔三差五来“问候”下,我抹不开面子,只好随便挑了一套产品。但是收到那一堆杂牌护肤品时我的心里还是挺郁闷的——我待她如往昔,她却把我当韭菜。那一天,我把她的朋友圈屏蔽了,对她群发的“促销活动”也再没回复过。
10、老公考公上岸,我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分享给姐妹,平时她总有很多话跟我说的,可听到这个事儿却不说话了,过了一阵随便回应了我,然后很快转移了话题。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她老公是临时工,工资不高,所以现在听到我老公上岸了,心里有点不舒服呢?还是我真的太敏感了?
相伴20年
记忆里总给你留了一块空
11、友情能否长久,一定要看精神上的契合,而不是靠见多少次面来维持。很幸运,我有这样可以在精神层面交流的朋友,而且是两个。除了聊天群,我们还建了一个“思考群”,任何一个人看过的有意义的深度新闻报道、影评、书评,或是见解独到的视频、播客都可以把链接分享到群中。没事的时候,翻阅这份“友情严选”,汲取精神上的营养,也觉得彼此的心贴得很近。
图源:《小妇人》剧照
12、忘记从哪来的的认知,从中学开始,我就有一种固有的想法:职场上是交不到朋友的。可能是自卑感作祟,也可能是这观念根深蒂固。毕业后,我在北京工作的头两年,一直和同事们保持着礼貌而疏远的关系。工作时大家相处融洽,每天一到下午5点,就到了我逗大家开心的时间,但下班后整个人就像自动消失了一样,从不发朋友圈,也不参与点赞互动,中午和大家一起吃饭时也几乎不聊自己的生活,后来听她们说,在她们眼里我有一种神秘感。
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慢慢被边缘化,似乎无法自然的融入大家的聊天话题或者说她们的生活。
后来公司装修,我们和原本不在一个工位区域的同事搬到了同一个新办公室。刚开始我话不多,直到有一天,自己刚进门就被一位同事主动打招呼:“你是不是经常健身呀?感觉你每天都很有活力。”一来一往中,他得知我喜欢周末去山里徒步,还提议下次一起去。巧合的是,另一位几乎没说过几句话的同事也有同样的爱好,没聊几句我们仨就约定周末一块去徒步。
那次徒步之后,大家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从一开始大家是一年说不了几句话的同事,到现在成为每天能在仨人群里聊上几百条消息的伙伴。自然而然,我们成了陪伴彼此时间最多的人,常常一起吃午饭、街边散步、下班一起去地铁站、周末爬山。前段时间其中一个人去外地出差,还发来在山里呼叫我和另一位同事名字的视频,并附了一段文字,大意是:如果你俩也在就好了。很多这种瞬间,都会让我感叹,好幸运,遇到了他们。
现在,回想起自己最初对职场交朋友的偏见,会发现,很多事情不该带着固有成见去看待。
13、我的闺蜜是妈妈闺蜜的孩子,我们一直住的很近,很小的时候妈妈们带我们出来玩,她们逛街,然后一边吃东西一边聊着家长里短,那就是我们友情的范本。
再大一点我们就自己约着出来玩,一起逛书店、一起买衣服,去理发店偷偷打耳洞。
现在我们做了30多年的好朋友,虽然中间我去了1000多公里外的地方上大学,但是每次买好了回家的票,我都会先告诉她。人还没到家,假期玩什么、吃什么,都被闺蜜安排地明明白白。
14、最好的朋友一直跟我保持着人生状态的同步。我们从小是邻居、小学同班同学,初中、高中同校,后来又在同一年考上了本市的同一所大学。工作后我们差不多的时间都交了男朋友,两个人的友谊又变成了double date。现在我们都做了妈妈,周末常常两家人一起相约遛娃,友情已经变成了亲情。
图源:《小时代》剧照
15、确认乳腺癌的那天我给她打电话,我说,我的天塌了。第二天一早被她的电话叫醒,她说她从哈尔滨连夜飞到广州,现在就在我租住的小区外面,她不记得我住在哪座楼了,让我来接她,然后要陪我再去更大的医院复查一次。
16、 从初中相识,我们已经认识了20多年。朋友一路顺风顺水,孩子都上小学三年了。而我却信奉不婚不育,自由自在。这几年我妈偷偷给朋友打电话,让她劝我尽快相亲解决另一半的问题,每一次都被朋友挡回去,还劝我妈要放宽心,相信我会照顾好自己。她说,等我老了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就让她闺女来帮我“翻面”。
17、在我看来,只有认识20多年的发小算“朋友”,其他不过是点头之交。
成长,是青春的告别仪式
18、上大学时我们4个姐妹天天腻在一起,毕业后各奔西东,每天微信群里的上千条消息让我们没有错过彼此的生活细节。后来似乎各有各的忙碌,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也开始有了参差,晓雯成了“雯姐”,她在职场很拼,业绩好,还被派去英国总部培训半年;阿薇则很快跟大学时候的男朋友结婚,然后怀孕、生娃;玲玲跳槽去直播公司,作息总是昼夜颠倒;而我,好像这么多年都一直在原地踏步……
渐渐地,群消息减少到每天几百条、几十条,然后是长久的沉默。再后来,好姐妹变成了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最近几年大家都很少发朋友圈了,好像是一种“有联系方式的失联”。
19、曾经看到一个说法,叫“赠品式友情”:我们的朋友大多数来自分配的同桌、室友、同事,这些朋友都是按照运气得到的“赠品”,并不是我们自己找的喜欢的朋友。所以很多朋友就是塑料姐妹花,或是假装陪伴。
虽然30岁后之前的很多朋友都在渐行渐远,但我发现离开那些“赠品式友情”反而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因为我找到了更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有骑行时认识的朋友,有逛集市认识的朋友,还有能一起做皮具手工的朋友,朋友并不需要出现在人生的每一个场合中,我们只因为某一个兴趣而相交。
图源:《小时代》剧照
20、当两个人不再开诚布公聊工资,友情就到头了。
21、中秋节一个人去爬了泰山,国庆节真的不想一个人过了。
22、我承认我因为嫉妒而失去了朋友。她的事业一直发展的很顺利,升职、加薪、找到了精英老公,她用上了那些我们曾经都不敢奢望的奢侈品皮包、高档护肤品,还拥有了大平层、汽车,而我像个丑小鸭,只想灰溜溜地悄悄离开。
23、每次微信聊天都以“下次聚”收尾,但我们都明白,“下次”就是遥遥无期。
24、两年前朋友因为抑郁症自杀,我一直陷入悲伤不能自拔,如果我能多陪陪她或许结果不会这么糟糕,但我再也没有机会弥补了。
图源:《东京奏鸣曲》剧照
25、我羡慕我妈,她65岁了,跟两个小学同学做了60年的好朋友。她们这一代人,小学同学都是邻居,后来房子拆迁又回迁,大家还是住在周围几个小区,友情从未中断。而我们就不一样了,高中就被分流到不同学校,大学更是天各一方,工作了又有人定居在省外、国外,朋友一路走,一路掉,最后就剩下了自己。
26、30岁后大家的身体似乎都开始出问题了,朋友间交流的话题也逐渐变成哪里长了结节、哪里增生、哪里出现囊肿,而我最好的朋友已经因为胃癌离开了。她走了,我的记忆也被带走了重要的一块。
编辑 | 超楠
文字 | 李准福
图片 | 网络、受访者
封面图来自《我的前半生》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