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草编当做兴趣,它感染了我,同样我也挣了一些养家糊口的钱,草编不仅展现着传统的魅力,更是对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王翠华把爱好当做职业,从一事,至终身,一年又年,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草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翠华从事草编制作已有40个年头了,受父亲影响,王翠华15岁就能使用简单手编工具制作出常见的笤帚、锅刷等日常用品。2009年拜师草编工艺大师,草编技艺日益精湛。
“草编的原材料是笤帚糜子,一种农作物。我们老两口一年种十亩地的糜子。收完之后,加工出来笤帚,能卖5万块钱,销售不成问题。”王翠华介绍说。
在王翠华看来,草编发展到今天,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传统工艺和文化的象征。
“草编主要以制作笤帚衍生品为主,笤帚的文化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笤帚有两种文化寓意,一个是‘迎’,主人拿着笤帚在门口迎接客人,寓意主人亲自扫门待客,仪式隆重。一个代表‘拒’,寓意扫除不祥。”王翠华说。
草类编织是用手指或运用工具,将编织材料进行交叉组织的过程,是一种具有规律性、反复性、循环性的手工技艺。
水泉草编以长纤维高粱草为原料,俗称笤帚糜子,经过挑选、脱粒、打磨、编织、加工、包装等工序制成。主要草编制品有各式花样的大小笤帚、小挂件、装饰工艺品等。
“笤帚属于纯手工编制,每个师傅的编制手法和用线颜色会略有区别,我们在草编上用彩色丝线绕出汉字的形状,编出象征祝福的字,既美观又有寓意。”王翠华说。
让年轻一辈接受并认可这一传统手工艺,将生活用品转化成工艺品的道路并不平坦。提升和挖掘草编的文化价值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随着手工技艺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传统的、样式简单的草编正朝着现代的、潮流的方向迈进,产品的市场反馈越来越好。
“其实做这个不容易,我喜欢创新样式。”在王翠华看来,草编有了市场,就有了经济效益,制作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也才能更好得传承下去,而适应市场需求,就需要不断创新草编工艺品。
在王翠华看来草编不仅仅是日常用品,只要敢于突破、挖掘内在民俗文化价值,从造型、图案、色彩上打破传统固定形象,老物件儿也能够焕发新的生命。
在从事草编制作的过程中,跟着王翠华学习草编技术的手艺人有二三十人。这些年,王翠华通过收购、加工制作草编产品,带动周边群众从事草编制作,让村民们增收有了门路,形成了可学习可复制的“非遗+庭院经济”模式。
“我要把这一行好好干下去,做好下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也将积极参与草编工艺的宣传活动,将我的草编手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热爱草编手艺的年轻人。”谈及接下来的规划,王翠华说。
县融媒体中心/曾令刚
责任编辑/猛赫
编辑/袁野
一审/猛赫 二审/陈丽红 三审/王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