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世界国际法方法与国际法”研讨会圆满召开

学术   2024-10-06 18:57   河北  


研讨会概要


2024年9月26日,获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项目支持的“中国,第三世界国际法方法与国际法”研讨会顺利举办。该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共同主办,并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307会议室举行。墨尔本大学桂冠教授桑迪亚·帕胡加(Sundhya Pahuja)、澳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王艺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陈沐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刘洋、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陶南颖、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林兆然、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张康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赵宏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陈一峰担任主持人。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多名师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环节一 与谈人发言  


桑迪亚·帕胡加教授发言


会上,陈一峰老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嘉宾,并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随后,各位与谈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与本次研讨会主题的关系。王艺琳老师提出,随着中国在非洲和其他海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如何理解中国海外建设与国际法“不干涉原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陈沐阳老师的研究专注于国际发展金融、债务重组,以及中国经济战略如何融入全球发展规范。刘洋老师的研究从历史角度出发探究并反思国际法发展的基本规律。陶南颖老师通过谱系学方法研究中国对西方国际法的所持观点以及其随西方法律传统互动而发展的过程。林兆然老师专注于领土法与海上中立的研究,例如历史叙事如何影响各国领土主权观念以及当今国际社会下海上中立问题的重要性。张康乐老师的研究重点在于从批判的角度重新思考国际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赵宏老师主要从事国际投资法、国际经济法等领域的研究,她强调了中国学者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鼓励大家通过学术对话,探讨中国在国际法框架下的作用与角色。桑迪亚·帕胡加教授则从自己学习国际法的经历和历史背景出发,阐释了其研究与国际法与殖民主义、国际法与南方国家的发展等问题的关系。

环节二 讨论与总结


在讨论环节,各位与谈人对其目前的研究重点内容展开了进一步的分享与探讨。桑迪亚·帕胡加教授对各位与谈人的分享内容作出了回应与交流。


王艺琳老师发

王艺琳老师的问题围绕“中国与国际法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欧洲中心主义”展开。她提到了三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回应方式:一、中国和印度等国家也参与了国际法的创建;二、非欧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一样文明,应获得相同的对待;三、承认欧洲国际法的存在,但不必接受它,认为世界上存在多元的国际法体系。王艺琳老师指出,中国在历史上对国际法作出过贡献,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因此,不同地区和领导者都在重新定义国际法,形成了不同“版本”的国际法。

陈沐阳老师发言


陈沐阳老师探讨了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矛盾。她指出,当今“发展”概念往往由发达国家界定,带有西方的偏见,而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视角却被忽视。当前很多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都是基于欧洲的经济模型,无法充分解释中国的独特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国内与国际社会都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国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它们既具备市场导向的特征,又归国家所有。这一现象揭示了传统市场与国家的二元划分在中国的语境下失去了解释力。陈沐阳老师提出反思:学者们是否仍在运用旧有的思维,将市场和国家视为完全独立的实体,而未能全面捕捉中国模式的复杂性?

刘洋老师发言


刘洋老师分享了他对国际法教学和“发展”的看法,并表示研讨会中不同学者对“发展”概念的探讨揭示了后殖民时期的潜在逻辑。市场和发展往往被用于促进经济发展,但其中的逻辑却值得深思。刘洋老师强调,国际法学者需要面对世界局势中的不确定性。如果仅依赖传统的权力安排,那么就难以寻求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中国作为“第三世界”角色的崛起,可能为国际法和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和替代路径。

陶南颖老师发言


陶南颖老师分享了进行批判性国际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首先,以翻译、介绍、解释西方国际法理论的研究方式虽然有助于中国在国际法领域的发展,但也存在局限性与依赖性。虽然中国的国际法学界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视角,但整体而言,主流仍然倾向于实证主义。陶南颖老师提出,如何处理与主流实证主义的关系,以及在中国法律学术界开展批判性研究,是她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林兆然老师发言


林兆然老师认为应该关注欧洲内部是否存在不止一种国际法观念。他提到,在国际法领域,无论是主流的实证主义还是批判性研究,都普遍将1928年的“帕尔玛斯岛仲裁案”作为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规则讨论的起点。其中,“无主地”的概念在主流和批判性研究中都被赋予了过度的普遍性。林兆然老师追溯了“无主地”概念在欧洲内部的发展历史,指出在19世纪末,这一概念在欧洲的国际法学者之间也并未达成共识。同时,第三世界国家对“无主地”概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在1897-1899年委内瑞拉与英国的仲裁案中,委内瑞拉而非英国首先提出了“无主地”的概念,以此来反对英国对圭亚那地区的主张。最后,林兆然老师强调:欧洲本身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实体,其内部也存在多种对国际法的看法。

张康乐老师发言


张康乐老师提出了下列问题:“今天的国际法学者在国际法制定和决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指出,中国的国际法话语与欧洲的国际法话语在体系上有所不同,在国际法研究中,应采用不同的、因地制宜的研究方法,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特殊性,更是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均不相同。同时,张康乐老师指出将某个现象(例如“第三世界国际法方法”)视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并围绕其进行研究,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创造一种迷思。

赵宏老师发言
赵宏老师强调了在开展国际法研究时,明确自我定位的重要性。中国为国际法贡献的理论与实践并不是“第三世界的”,而是“第三条路径”,中国学者应该深入研究中国在国际法以及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赵宏老师随后讨论了中国古代周朝时期的“天下”观:其不同于西方的国际法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赵宏老师强调,中国学者应当回归中国的传统哲学,并将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理论与理念进行对话。她认为,这种对话和交流有助于更好地重建或发展国际法体系。

环节三 会议总结


研讨会现场

在讨论环节的最后,桑迪亚·帕胡加教授对各位与谈人的慷慨分享表示感谢,并表示自己从中吸取了许多观点与知识。她强调,研究的重点在于描述国际法的产生与运作,而不是简单地批判现有体系。因此,关注不同观点并揭示其多样性是至关重要的。教授认为,“第三世界国际法方法”最初由全球南方的学者提出,希望打破主流的国际法律理论。教授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在过去十年内逐步标签化,但她更希望将其视为一种团结和交流的手段,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最后,教授强调,学者们有义务重新审视本国的传统思想与文化,阅读本国学者作品,并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来进行对话和交流。
会议的最后,陈一峰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对与会专家学者、老师同学表示感谢,并表示十分希望在将来继续展开类似的讲座与学术交流。至此,“中国,第三世界国际法方法与国际法”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PKU国际法
北大国际法公众平台由北大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研究生群体自主管理,将定期推送国际法专业学术文章,推荐和点评国际法经典名著,介绍国际法研究所的教学和科研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