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镇杜行老街的源头是哪里?你知道吗?丨乃清叙史

政务   2024-11-03 21:30   上海  



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第二辑11卷)》《人文闵行丛书4卷》和《上海闵行非遗丛书》10多卷。史海钩沉,“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今人皆知,闵行区浦江镇杜行老镇的源头是杜氏家族先辈在此定居建宅。当年,是如何情形,后来又如何发展的呢?

杜行老镇


杜氏定居


杜行杜氏家族的远祖是北宋名臣杜衍(978~1057),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太子少师致仕,封祁国公。


元代末,杜衍九世孙杜元方(字玉泉)任浙江德清县主簿,晚年率儿子杜希仲隐居于杜浦(在青浦县白鹤镇西南,如今仍有“杜村”建制)。杜希仲生儿子杜隰(字宗原,洪武初中词科,为太常赞礼郎,晋礼科给事中,体弱多病,卒年33岁)和杜恒(字勉夫,善论时事,亦能诗,有《九峯一叟稿》)等。


明永乐年间(1403~1424),杜恒与儿子杜禧(号自然)从杜浦迁居到王家浜(今姚家浜)沿岸,兴建宅院。据莫如忠《杜隐君墓志铭》记载:杜恒与儿子杜禧、孙子杜清,“世业农”,为耕读之家。杜清生杜恢,杜恢之子杜泰(字汝宁)“独倜傥,有心计”,有志经商,“挟訾客曹鲁间,曹鲁人称长者。用廉贾(指不贪眼前小利而谋长远厚利的商贾)法,倍取赢焉”。《杜氏谱》记载:杜禧孙子杜愊,字季诚,号友松,著有《南浦散民杂咏》。“耕织起家,遂为巨富。孝友睦姻,宗党咸知。晚年大兴土木,一日而建七宅,以六与子,以一自居,亦称罕见。”依此推算,约在弘治年间(1488~1505),沿王家浜北岸杜氏宅院连片,建有石皮街,商贾辐辏,形成市镇,人称“杜家行”。


杜氏家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在镇北购地19亩,建墓园,俗称“鲤鱼坟山”,南端入口处有座五门石牌坊。


明弘治、正德年间,杜泰娶徐氏,生杜松(字子灵,号隐君,别号平梁)。杜松生杜时登、杜时腾。杜时登,字庸之,号虚江。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人,出任浙江省瑞安县令。为官清廉,注意兴革。调任浪穹县令,未赴任即归乡。享年83岁。生子杜献璋和杜献璠。杜时腾,字冲之,号孺怀。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出任安徽省石埭县教谕,后调任黄县令,居官清廉,平反冤狱。辞职归里,年80多岁,无疾而终。


杜时腾长子杜宗翘(字振卿,号敬新)代父主任家政,独率一群从子侄居家且耕且读,告诉弟兄们:“穮蓘(辛勤劳作)世业也”。杜时腾为官清廉,在外生活艰辛,常靠儿子典鬻家中物产接济。杜宗翘娶松江名士唐咨若之女,享年74岁。


高光时刻


杜氏家族子孙好学,有文名或潜德。据何三畏《云间志略》记载,万历十三年(1585)秋,应天府组织乡试,杜氏家族“父子、祖孙、兄弟、叔侄同上南宫”,杜家行一地竟有如此规模的应试队伍,被称为松江府地方盛事。结果,杜宗彝(字孝若,杜时腾之子,任陵州知州)、杜献璠(字公鲁,杜时登之子)、杜士全(字完三,杜时腾之孙,杜宗翘长子)3个杜氏子弟同科考中举人。“一族出三凤”,顿时轰动松江府。


杜时登族弟杜时达,字兼之,号逸山,嘉靖末年担任绍兴府知事,迁遂昌县主簿。他始终清廉自守,去任时竟然囊无一文,乡民涕泣送之。


杜时登之子杜献璋,字稚珪,号城南,卒于万历十四年(1586)。娶周氏生杜开美。杜开美,字象南,号袁度,担任文华殿中书舍人,后以母老乞归。


最有出息的是杜宗翘长子杜士全,生有异才,下笔千言立就。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先后任大冶、海盐县令,后升为刑科给事中,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享年83岁。家宅有春星堂,在十六保十图。其弟杜士基,字彦蒙,号筏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任兵部郎中。其博雅嗜古,善楷书,尝手抄二十一史,精好绝伦,著有《类衷》。


杜氏家族在镇北购地19亩,建墓园,俗称“鲤鱼坟山”,南端入口处有座五门石牌坊。据地方志书记载,处士杜自然墓、浪穹县知县杜时登墓、赠工部尚书杜时腾墓、授奉政大夫杜士基墓、南京工部尚书杜士全墓、授奉政大夫杜龙章墓均在杜行地区。


清嘉庆九年(1804),杜士全五世孙杜昌意(字载兹)等为祖辈清理坟茔,并立《杜氏墓田清理记碑》,纂修《西霞杜氏世谱》,梳理了杜氏先辈概况。


明晚期,杜氏人才辈出,享誉四方,部分族人随杜宗翘父子从杜行迁入松江府城。


清雍正四年(1726),这里由上海县长人乡划归南汇县,为下乡十九保十一区二十一图。雍正八年(1730)《分建南汇县志》记载,当时,杜氏“聚族居此,今尚千丁,第宅最盛”。清康熙末年,来自于徽州的杨姓商人在杜家行东栅口东侧新建东城隍庙。乾隆三十一年(1766),当地人施静岩在杜行西侧捐建西城隍庙。每年农历十月十四至十六日,杜行镇举办三天庙会。


乡贤顾允贞


顾允贞,字叔复,号秋宇、竹屏,杜家行施顾家宅(今丰收村三、四组)人。明万历十年(1582),科考中举为乡魁。曾七次名列科考《通榜》,出任河南省南阳府(今河南省南阳市)通判。后来,顾允贞升任工部员外郎。任职期间,坚持秉公直言,就时事一再建言献策,因未被当政者采纳,愤然辞官归里。


顾允贞返乡后,在杜家行构建草堂隐居,取名“日涉园”,有听松楼、竹屏堂等胜迹。在此造就学生,教以敦本厉实。工诗抒发情怀。崇祯三年(1630),经阁臣推荐,顾允贞出任礼科给事中,再升工部郎中,而他皆称疾不就,隐居乡间。乡人三举其为“乡饮大宾”。抱病在家逝世,享年79岁,墓葬在急水港畔。由徐光启为其撰写墓志铭。


近代风情


光绪《南汇县志》首次以“杜家行镇”列入正式建制。宣统元年(1909)时,这里已有2028户人家,人口8209人,数量超过陈家行镇。当时,杜家行东西一条街,长二里,居民约一二百家,民房大多为石驳岸建筑。以杨思桥为闹市中心,往南迄栅口,称景星街,即南街;往西迄土地堂桥,称庆云街,俗称中街,旧时汇聚商店百余家。


杜行同善堂,位于九曲弄,清嘉庆年间,杨景春捐田创建。道光年间,杜克堂募田113亩为基金,实施惜字、施药、施棺以及打捞黄浦江浮尸等公益活动。同治七年(1868),创设杜行义塾,为贫困子弟提供求知机会。


也许,当初先有住宅而后成街市,以致中街的街路宽仅五尺(不足二米),而且一路多折,似曲尺而进,人称“曲尺街”。百余家商店相连,市面盛而不闹,有曲径通幽之景,别有洞天之感。因此,商市名声响亮,“乡脚”远,浦西人也会摇船前来采购交易。


1930年6月,南汇县政府发出布告,支持杜行老街商民合力全面修筑街路,要求除沿途阶砌外,最窄处不得少于五尺,最宽处达八尺以上。这次整修工程,使老街面目一新。


1934—1948年期间,杜行属江苏省南汇县第六区滨浦乡,当时第六区由滨浦、召楼、鲁汇、古鹤四个乡组成,杜家行是滨浦乡政府所在地。


1934—1948年地图


1950年6月,南汇县下沙区杜行乡划归上海县,当时镇上有92家店铺。1949年之前,小火轮船每天从召楼镇开出,早晨6点左右经过杜家行,停靠杜行村四组迎船铺弄码头,出黄浦江直通上海大达码头,傍晚回来再停靠迎船铺弄码头,把上海来的客人或货物带回来,最后停靠在召稼楼过夜。至20世纪60年代末,小火轮船停航。


1993年,杜行撤乡建镇,下辖杜行、召楼、谈家港三大集镇,杜行镇政府迁至镇东4公里的谈家港。2000年,鲁汇、杜行、陈行三镇合并成立新的浦江镇,至此杜行镇建置成为历史。2016年起,上海浦江郊野公园在此兴建。



杜行老镇今存众兴桥、水月庵桥和跃进村赵家宅院被列为闵行区文物保护单位,杜行北街张家住宅、中街陈家住宅、西街李家住宅、西街朱家住宅、杜行天主堂旧址和滨浦乡公署旧址被列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


作者:张乃清

编辑/初审:方佳璐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





今日闵行
发现闵行、共享闵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