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肃南·吟唱家园·文学展播之七||白云峰:小康路上

文摘   2024-07-22 09:08   甘肃  




“当你从丝绸之路走过

它会留住你的脚步

当你把祁连山遥望

它会牵引你的目光……”

歌曲《家园》以悠长舒缓的旋律深情讴歌闻名遐迩的祁连山下好牧场——山水肃南、民族家园。动听的歌声总能引人遐思,优美的旋律如温柔的春风拂过,那一方风水宝地啊,不禁令人心驰神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祁连山草原。山川河流,雨露滋润,生机盎然。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鼓舞和指引下,积极探索实践,奋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几十年沧海桑田,这“家园”犹如沉睡中苏醒一般,资源内涵不断丰富、生机活力持续增强、生态魅力愈加显现,草原儿女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始步入现代社会、走向幸福小康,谱写了一曲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人牧歌。

自留牛羊——激活梦想

1979年。当时肃南县的行政机构设置有点特殊,县以下设行政公署——区。一个区管辖若干人民公社,公社下辖若干生产队。皇城区,肃南县最东边、人口最多,也是全县经济基础相对雄厚的一个行政区域。该区裕固族牧民是1958年因行政区划调整从其他地方千里迢迢大搬家过来的。

3月的一天。北滩公社北极队(以“北极”命名,可能跟民族语言音译有关)通知附近牧户在牧业点召开社员大会,重点是传达学习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三中全会精神了。以前在生产队农饲点(就是农业饲料种植点,也称之为定居点)社员大会上也作了学习传达,但大部分牧民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没能参加学习。为便于大家参会,召开社员大会往往要在牧户居住相对集中的牧业点牧民家中分几次进行。

这次会议选在冬季牧场位于上牧业点的多杰家。多杰家周围牧户相对集中,在方圆5公里之内就有10几户人家。多杰的冬窝子(冬季牧场)在山嘴角一处避风向阳处,在羊圈左上角的一间土坯房子便是多杰的家了,房子的左侧栽有粗壮高大的拴马桩,这是牧户人家的标配,用于拴马。此时已有6匹马拴在桩上——有些参加会议的人是要骑马过来的。

多杰家算是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家。房子虽然只有一大间,大约30平米左右,但功能齐全,厨房、客厅、餐厅、卧室集于一室。屋子中间是专烧羊牛粪和柴火的铁皮火炉,左边是满间火炕。这火炕既是一家人睡觉休息的地方,也是会客社交的场所。客人们脱了鞋围着炕上的一张小方桌盘腿而坐,形成了会场的中心。这天前来开会的人比较多,有20多人。在牧业点开会能来这么多人还是少有的。炕中间的小方桌上点着一盏八成新的煤油灯,照亮了整个房间。开会的人围着小炕桌里一层外一层,炕沿上、小木凳上、木墩墩上、塑料水桶上都坐满了人,确实有点人满为患的感觉。但开会的时候都这样,大家习以为常。

20出头的安江今天承担了宣读文件的重任。安江虽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他勤奋好学,跟着牧读教师和断文识字的叔叔学语文、学算数,基本上是自学成才,认识了不少字,读报读文件还是绰绰有余。他也乐于把握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况且开会的多一半人都不识字或识字不多,读错一些字别人也不知道。主持会议的书记简单说了几句,会议便开始,房间里霎时安静下来。安江盘腿坐在小炕桌边,双手紧紧握着报纸,低着头,让煤油灯光尽量照清楚报纸上的字,一前一后㨪着脑袋、一字一句地读着,仿佛在作重要报告。大家认真地听着,好像要极力听出对自己有用的好消息。虽然都是一群辛苦劳作、生活在底层的牧民,但对于政策的了解、对报纸内容的理解始终充满着期待。学完了报纸,书记说大家开始讨论发言。起初,大家一阵沉默,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时有人说到了自留牛自留羊的事。这个话题就像一束火苗照亮了所有人的心房,整个会场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一个个黝黑的脸庞就像屋子中央铁皮火炉中跳动着的羊粪火苗,充满了空前的热情和无尽的快乐。讨论的结果也很明确,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现在的自留牛羊太少了,收入不多,解决不了大问题。对此,主持会议的书记总结表态,说这个问题队里已经研究并向公社汇报,公社也基本同意,政策会进一步放宽,允许增加自留牛羊,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搞些副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书记的话虽然不多,却极具感染力,既像传达政策又像号召动员,大家听得十分满意且兴奋不已,会议结束仍然意犹未尽,还在议论纷纷。

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广大老百姓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允许牧民增加自留牛羊,意味着从政策层面为广大牧民打开了增收致富的路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牧民家家户户都以极大地热情经营着自家的自留牛羊。一年下来,除了从生产队挣到的工分收入外,各家各户经营自留牛羊的收入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比较可观的数目。经营自留牛羊成为改革开放初起牧民主要的副业和重要的收入补充。

到了1983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多杰家的自留牛有大小3头牦牛,自留羊有大小11只绵羊。牧民深知牛羊浑身是宝,养好了就是摇钱树。多杰一家春天剪牛绒卖了18元,牛毛则留作自用,要捻线织褐子。夏天剪羊毛卖了120元。秋天卖了3只羊150元。一年副业收入近400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多杰和其他牧民们一样,对于副业收入的快速增加打心眼里高兴。因为他们开始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红利。从此,致富不再是幻想空话,生活富裕的路子就在眼前,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增加自留牛羊、允许从事副业,其现实意义就在于激活了人们改善生活、发家致富的梦想。

而就在这一年,更加大快人心的喜讯又来了,盛传的包产到户真的要开始了。牧民们通过各种途经对包产到户的主要内容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急切地议论着期待着,并且想像着各自心目中即将到来盛世景象。

包产到户——制度变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肃南县牧区经济改革也逐步深入。从1982年开始,在部分公社、生产队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工作。1983年在全县推行牲畜作价归户、草原承包到户、政策长期不变为内容的草畜双承包制度,即包产到户,也简称为大包干。

包产到户,草原和牛羊等生产资料是以各户人口为基数进行分配承包的。草原面积比较大、集体经济比较雄厚、生产资料比较充足的生产队,牧户们承包的草场、作价归户的牲畜自然也比较多。有牧民戏称自己一夜之间又变成了牧主。的确,政策变了,国家鼓励支持广大农牧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他们本就应该成为草原和牛羊真正的主人。勤劳致富的政策导向顺乎民意,很快成为大家的思想共识和前进动力。短短几年时间,禁锢人们手脚的政策制度、思想观念被彻底粉碎。

作为比较富裕的生产队,北极队的大多数牧户都分得了一群牛和一群羊。而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马匹,数量不多但家家户户都有饲养,所以原来谁家饲养使用的仍归谁家所有。重新分到户的畜群成份结构都比较杂乱。一群牛有大的小的公的母的,有牦牛也有少量黄牛和犏牛。一群羊则主要是当地特有的高山细毛羊,也有少量的土种羊山羊等,也是公母搭配、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分到这么多的牛羊,牧户们心里自然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们面对到手的牛群羊群,心里谋划着盘算着,个个干劲十足、摩拳擦掌,都在准备大干一场。放牧管理那么多的牛羊,虽然劳累辛苦,但与以往不同,现在是我的牛羊我做主,面对可以随时变现的牛羊马驴、牛皮羊毛,对美好前程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当然,牧民们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紧张。因为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由自己决定、自己安排、自己解决。没有人干涉也没有人包办。大家共同的感觉就是活太多干不完,劳动力短缺、人手不够。各家各户牛群羊群都是大集体时的牛羊群打乱后重新分配组合起来的新家庭,牲畜们不适应不合群,东奔西跑不好管理。各家各户的四季牧场圈窝也是打乱后重新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的。要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产生活。冬春场的房屋、羊圈羊舍都要翻修维修或改造扩建。过去由集体统一安排包办的生产活动诸如母畜配种、牲畜防疫、四季转场、饲料储备等等都要由牧户自己操心解决了。

如何安排自家的生产生活,就成了多杰们绞尽脑汁的大事。忐忑不安的牧人们深切感受到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因为需要探讨研究的事情很多,大家都急需交流沟通,探听政策、分享经验。都想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指点和帮助、从别人那里获取一些经验。只要不是太忙,牧人们相遇总会坐下来聊聊天、说说话。讨论自家承包后的计划,他们个个都是非常慎重而且考虑周全。对于各种方案总是认真分析研究,权衡利弊,充分发挥着主观能动性,表现出了少有的参与意识和生存智慧。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下一步怎么办还要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而定。承包的草原面积有大有小,植被类型密度、地形地势特点、水源道路分布等这些自然条件与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甚至家庭劳动力构成、家庭主要成员的习惯喜好、技能特长等等,这些也都是安排自家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有人喜欢放牧牦牛、有人擅长接羔育幼,有些地方适合放养牦牛大畜,有些地方只能饲养绵羊小畜。

但是,符合大众意愿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总会激发出无穷无尽的活力和智慧。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包干以后,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牧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根据各自承包草原和家庭劳动力实际情况,很多牧户开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方向、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优化畜群结构、畜种结构,牧户牲畜出栏开始加快,这也刺激了畜产品的流通和畜牧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大包干制度的推行,使牧区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牧户都成了市场主体,他们既是各类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畜产品的经营者,开始直接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激发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活力。

多杰夫妻两人,加上5个孩子,全家共7口人。这次大包干分得牛77头、羊245只,两匹马。典型的一户人家一群牛一群羊承包模式。草原承包了、牛羊到手了,多杰一家人的日子也更加忙活了。既要放牧牛羊抓好生产,又要忙里偷闲安排好在农饲点上学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幸喜之余,多杰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骤然增加了不少。

好在多杰的大女儿美朵虽然才15岁,但已经是一个有着七、八年放牧经验的老放牧员,曾经还受到过生产队的表彰,已经成了家里主要的劳动力。足智多谋的多杰开始筹划着:根据自家承包的草场、家庭劳力等情况,应以养羊为主、养牛为副,羊群继续扩充、增加适龄母畜、调整畜群结构,牛群则保持现有头数或适当减少,加大出栏,保持草畜平衡。而眼下急需解决的就是草原围栏。这天,村干部和工作组的王主任到多杰家查看生产情况,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关于如何搞围栏的问题。多杰无奈地说:牛羊是长腿的,没有围栏就像平地里倒了一潭水,自由散漫到处流动,时时得有人看护管控。

草原围栏——基本建设

包产到户在全县推行,草原划分成片、承包到户,基本做法各地大同小异。有些地方大部分草场划分到户,少部分由本村牧民共同使用,也有少部分留作村集体使用。多数地方则是除集体用草外四季草场全部划分承包到牧户。如此一来,多数牧户都有冬春场、夏场、秋场等几处相互独立成片的草场。有的一户草场周边与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的草场接壤。每块草场分属于不同的责任主体和利益个体。这就要求牧户独立经营、互不干扰。这样的经营模式对于牧户分散管理使用各自草场造成了极大不便。虽然草场界线明确但并没有天然屏障相互隔离。牧民们深知,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草原围栏。各家各户以划定的界线为准,用角铁和铁丝制成的围栏围起来,防止牲畜随意流动,合理规划使用草场。

由此,全县各地迅速掀起了草原围栏建设的热潮。此后一段时间,牧民们或出售牛羊、或从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购买铁丝围栏,通过牧户相互出工帮忙或雇用专门施工队展开草原围栏建设。相邻两户的草原围栏费用各承担一半。县乡政府则通过对草原围栏、牧草种植进行补贴等形式给予扶持。

大包干第二年开始,北极村(1984年生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牧民就自发组织起了若干个草原围栏施工队,挨家挨户施工。因为各家各户承包的草场面积大小不等、地势地形有别,施工难度和围栏费用也是千差万别。有些地方草原森林交错分布,干枯木料遍地都是,牧民废物利用,用木料代替部分角铁,以降低费用。

北极村大部分地方地势平缓,围栏建设施工难度相对较小,3至5年后,所有牧户草原围栏建设基本完毕。多杰承包的草场有3块,分别是冬春场、秋场、夏场,为便于使用,多杰把秋场与别人夏场进行置换,变成了冬春场和夏秋场两块。一咬牙出售了20几头牦牛、80多只羊,筹措资金4万多元,一年时间搞完了全部围栏。多杰无不感慨:一年这么多的收入、这么大的花销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虽然一次卖掉那么多的牛羊确实心疼和不舍,但是这钱必须得花呀!”多杰似乎有些可惜地说着,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和多杰一样,所有完成草原围栏的牧民们都长长舒了口气。因为他们知道,这看似不起眼的围栏将会为他们解决多少难题。

1983年开始的10年间,肃南县用于围栏种草投资800多万元,其中牧民自筹500多万元,围栏种草60.36万亩,平均每只羊占有围栏草场1亩。有些地势平缓、草原承包比较彻底的村社草原围栏达到了100%。

牧民大包干后建设和使用草原围栏,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肃南牧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生产工具的推广使用,但其实质却是牧民对于草原这一重要生产资料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它对整个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快牧区社会发展,提升牧民生活品质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极大地释放了劳动力资源。一群牛羊原来需要两三个人来经营管理,一年四季累得要死,有了围栏的阻隔和保护作用,放牧变得轻松悠闲,除接羔育幼的牧忙季节外,平时只需一个人即可管好家里成群的牛羊。或者一边放牧一边还可以兼顾其他活儿。围栏完成后,年轻的牧民开始改变原始的游牧生产生活习惯,大部分小家庭都是一个人管理放牧畜群,一个人在小集镇或县城甚至在其他城市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孩子。其二,极大地节约了劳动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借助围栏,使得牧民从繁重单调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牧民们不再不分白天黑夜地跟着羊群牛群转。人口多的大家庭有了富裕劳动力便开始外出务工或就近创业,从事二三产业,拓展致富门路。其三,极大地消除了因草原边界引发的邻里矛盾纠纷,维护了牧区社会的和谐稳定。有了围栏的阻隔分离,可以有效防止牲畜随意越界觅食导致牲畜走失、邻里矛盾。其四,极大地调动了牧民保护草原、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大包干的原则就是谁承包谁保护谁收益。权利义务对等,利益责任挂钩,草原承包归户后,牧民保护草原、建设草原的意识空前高潮。他们积极落实以草定畜等政策措施,通过四季转场轮牧休牧、周边农区流动借牧、加大舍饲养殖等方式减轻草场压力,合理利用草场,保护草原生态。

孩子上学——生命蜕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草原牧区的教育事业开始起步发展。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牧民孩子们终于有了上学求知的机会和条件。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牧民们也开始认识到孩子们上学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家长们对于送孩子到学校上学都特别重视。虽然劳动力短缺,牧区孩子上学困难重重,但牧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方设法解决困难送孩子上学。让孩子们学文化学知识成了牧民们心目中与勤劳致富同等重要的大事要事。

牧区的特点就是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而学校需要集中,大多建在牧区人口相对集中的农饲点。学校离牧民们在放牧点的家往往都比较远。多杰家的两个学生木拉和塔拉在区公署所在地、也是生产队的农饲点——一个人口稀少且简陋的小集镇上学。在牧区上学的孩子都一样,他们的家分散在各自的牧场上。一年四季还要转场,放牧点时常变换,家离学校也就时近时远。为了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家长们信心十足,克服各种困难,在农饲点找住房置家具,准备好生活用煤,以及米面、炒面、肉类、酥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孩子们日常使用。但对于学生的看护伺候、管理照顾则大都无暇顾及。除家里有老人的以外,大部分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就要靠自己来解决了。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或托管在亲戚家。年纪都小,除了上课学习还要做家务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起居照料得也并不是很好。家长们只能五隔三差五抽空去看一下上学的孩子,送上点酥油炒面、牛羊肉等食品和生活用品。更多的时候是到了星期六下午放学后,学生们沿着小肠小道翻山越岭跋涉数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赶往牧业点上的家里。因为孩子们也都很想家,都盼望着一家人团聚,想着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星期日返校时往往要带回一周或更长一段时间的伙食。例如家里准备的烧壳子、炒面、酥油曲拉、牛羊肉、熟牛奶等这些学生们主要的日常食品。于是乎周末回家也就成了孩子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在牧场与学校的路上往返奔波也就成了孩子们上学时重要的生活内容和美好的人生记忆。一到星期六、星期日(那时一周只有周日一天的休息日),从定居点通往牧场各处的小路上总能看到一个、两个或几个学生孩子奔波的身影。这曲曲折折的求学之路也开启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之路。当然,夏季时牧民转场到比较远的夏季牧场,学生们也就没法轻易回家了。因为要离家自己照顾自己,孩子们上学的年龄一般都会迟1至3岁。

早在1979年秋天,多杰就把9岁的大儿子木拉和7岁的小女儿塔拉一同送去上学。那时的肃南牧区有马背学校。每个生产队有一名老师,不定期地在牧业点巡回教学。虽然无法保证质量,却也聊胜于无。木拉因为跟着牧读老师已经学了两年,经简单测试后老师同意直接进二年级。两个孩子住的房子是生产里分得的一间土坯房。就像其他牧户一样,因为大人们生产太忙,没时间伺候学生,木拉和塔拉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日常生活全靠自己打理。1983年二儿子萨尔上学了。1985年小儿子阿迪柯尔也上学了。姊妹4个人的日常生活管理全落到了木拉的头上。这时的木拉其实也还是个孩子。虽然木拉时常因此牢骚满腹,却也心甘情愿、勇挑重担。责任心极强的木拉就像家长一样尽职尽责地管好弟弟妹妹们,同时努力抓好自己的学习。

1986年,多杰在定居点申请了一块宅基地,花费1.5万元,建起了占地200平米的园墙和三间砖木结构的住房。至此,多杰一家终于有了自己像样的房子。但是,因为牧业上家里的生产太忙,为了牧业生产和孩子上学两不误,木拉只能作出重大牺牲,当年初中毕业后就不再上学了。多杰的妻子阿拉坦则承担起了伺候照看塔拉、萨尔、阿迪柯尔3个学生的重任,同时还要做好多杰他们的后勤保障,比如隔三差五要做羊粪烧壳子、推青稞炒面等食物捎给在牧业点辛苦的多杰他们几个。多杰、美朵、木拉则全力以赴经营管理家里的牛羊。多杰和木拉主要管理牛羊,而挤牛奶打酥油等家务活就成了美多最重要的日常工作。

大包干以后,经济上逐渐翻身的牧民们纷纷在定居点修建房屋,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孩子上学居住、老人就医休息的问题。根据全县农牧民经济收入迅速增加、牧民住房需求猛增的实际,县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安排部署,完成了6 个区的集镇总体规划。农牧民开始在区、乡、村驻地修建标准较高的住宅。止2000年,全县绝大多数农牧民都在小集镇定居点修建了砖木砖混结构的住房。牧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不仅仅提升了牧民的生活品质,更为重要的是牧区人口集中后,牧民孩子们的上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观。

在牧民们积极修建购房、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乡镇小集镇建设初具规模。

1990年以后,全县各乡镇都建起了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学前教育全面普及,牧民的孩子上学不再是大龄儿童,100%都能按时接受学前教育。年轻的牧民家庭基本都是夫妻一方经营生产在外奔波、一方则操持家务陪伴伺候孩子们上学。孩子们上学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

因为乡镇没有高中,塔拉初中毕业后到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县城上高中。她是一名寄宿生,吃住都在学校。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两年后,多杰和其他许多有学生的家长一样,在县城租了房子,萨尔和阿迪柯尔也都转学到县城上学,妻子阿拉坦也随孩子们到县城专门伺候学生。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多杰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多杰家的3个学生背负着自己的理想、承载着牧人们的期待和希望,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终于学有所成。1990年以后,塔拉、萨尔、阿迪柯尔先后高中毕业并以优异成绩顺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塔拉留在了省城兰州工作。萨尔毕业后回到肃南参加招考当上了一名中学教师,阿迪柯尔则考上了基层公务员。他们通过艰难地求学、不懈地努力走上一条与父辈们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知识改变命运,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

在农牧民苦供、孩子们苦学的同时,县政府从政策到资金全面加强教育事业,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又在全省首创、率先落实了“三免两补”15年免费教育政策,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免寄宿生住宿费、补寄宿生生活费、交通费。出台了贫困大学生政府救助办法和考入重点本科院校学生奖励办法,建立健全覆盖全学段的农牧村教育保障机制。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和保障了农牧民群众参与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以2020年为例,全县共投入学生各类免补资金1443.19万元,构建了15年基础教育全免费和10年高等教育奖励救助体系。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全部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肃南籍的博士生、硕士生等高学历人才不断涌现,裕固族也被媒体称为“千人一博士,百人一硕士”的“学霸”民族。作为人口较少民族的孩子们,因为上学读书,改变着他们的人生。当然也改变着整个民族的命运,加速着各民族间的融合发展。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成为肃南县这一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耀眼亮点。

道路通讯——时代巨变

1980年以前,肃南牧区的交通状况是比较落后的。牧民四季转场通行的道路主要是自然形成的牧道,大多是羊肠小道,转场所需的运输工具主要靠驮牛马匹或少量的胶轮马车(也叫皮车)。生产社队的运输工具也主要是少量的拖拉机和胶轮马车、驮牛马匹。

1983年以后,广大农牧民开始建设村镇定居住宅。199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陆续在小集镇修建、购买房屋或周边城市购买房屋,随之人流物流增多、交通通信需求迅速增长。

作为牧区内部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在小康建设的进程中,草原牧道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于牧民们的生产生活而言,身边牧道的重要性要远胜于远处的高速公路。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活稍有起色的他们便开始争先恐后地购买摩托车、拖拉机、小汽车用于生产生活,牧区各类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加。加之农牧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改善出行条件的紧迫性日益突显。当然,群众参与交通建设的积极性也迅速提高。

为适应牧区车辆通行需要,县乡政府主动作为,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投资,组织牧民投工投劳,新修或升级改造公路、牧道、便道或简易公路,加强道路养护,保障牧区四季牧场道路通达便捷。随着国家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客运班车的增加,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全县各乡镇相继开通了班车。至2000年,农牧户每家每户拥有一辆以上摩托车,85%的农牧户拥有了皮卡、农用载货小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小轿车。

肃南县皇城镇北极村,从20世纪80年代起,牧道建设作为牧区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未停止。资金投入主要通过政府项目投入、财政补贴、集体经济筹集、牧民自筹或民工建勤等方式解决。许多牧道都是起初将就通车,而后根据需要修修补补,根据资金到位情况逐步改造整治、优化升级。而通往牧民家门口的便道,牧民们也是不等不靠不要,大都自力更生,自己出工出资维护整治、保持畅通。到1990年,60%的放牧点可通车辆,到2000年,90%的牧场有了便道,到2010年,牧民四季牧场放牧点全部通上了公路或方便车辆通行的便道、牧道。多数牧道经过多次修缮维护,通行条件大为改善。

牧道成为牧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牧民四季转场搬家、出门放羊、进城办事、走亲访友都用上了各类机动车,快捷方便的机动车取代了传统原始的驮牛马匹,尤其是越野车、皮卡车成为草原上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工具。同时,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为发展牧区旅游业、活跃地方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草原旅游的特点就是景点分散、点多面广,自驾游的车辆往往需要在牧道上行进、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众多的旅游观光车辆和人群纷至沓来。

从前,信息不畅是草原牧区留给人们的直观感受、刻板印象。1980年以前,农牧民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极其有限,获取外界信息主要依靠老式收音机和社交活动中的口口相传。只有少数人家征订了报纸杂志。由于收入微薄、交通不便,加之文化程度偏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信息闭塞非常严重。

1980年以后,人员流动增多,除收音机、报纸外,电视机也开始进入农牧民家庭,信息来源渠道逐渐增多。1990年以后,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家庭开始安装固定电话,2000 年以后移动电话开始普及,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到2012年,全县大部分城乡居民基本淘汰固定电话,人均拥有1部移动电话,交通出行及通讯消费支出已占到农牧民家庭总收入的 10% 左右。至2020年,互联网信号在肃南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手持移动电话也基本更新为智能手机,电脑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全县80%的农牧民家庭和95%的城镇居民家庭都拥有了家用电脑。

原来交通闭塞的牧区,因现代通讯设施的普及而使信息交流快捷方便。大部分农牧民群众都有手机微信和微信群,40岁以下的年轻农牧民都有自己的抖音账号,他们通过微信、抖音发送日常生活、自然风光、畜牧养殖、耕作技术、市场行情等各种信息进行交流学习,互通有无,一机在手、无所不知,边远牧区也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尤其是智能手机强大而丰富的使用功能,使手机成为牧区人们生产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人们享受着信息时代的各种便利,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已成为新型农牧民的显著特征。正如牧民们说的那样,我们虽然地处偏远但已经不再落后。

2020年年,肃南全县各类移动电话用户增至38997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6390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3608户,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

赛罕美朵大学毕业回来后当上了村文书。她手机上有3个常用的工作微信群:村干部群、党员群、村民户主群。平时根据工作需要在不同的群里互发信息、交流沟通。重大事情可以随时在群里通知提醒。村民们有什么事情也可以随时向村干部报告请示、讨论商量。政策方面的问题主要由赛罕美朵随时解答回复。同时,赛罕美朵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负责每周编辑发布或更新一次政策问答和市场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一问一答的形式及时发布一些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村民比较关心的政策问题,以及近期畜产品价格、供需等方面的信息,供村民们学习交流、了解掌握。今天她要编辑发布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纳知识问答。互联网自信交流使村干部服务群众更加便捷高效、更加周到及时。

草原围栏建设、机动车辆普及、智能手机运用对于生活在牧区的裕固民族而言意义非凡。它使牧区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牧民群众思想观念解放了、物质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丰富了。互联网的普及使用,更是草原牧区彻底改变了因交通不便、居住分散造成的信息闭塞状况。牧歌中传唱的“一辈子放牧累弯了腰”的艰辛早已不复存在。牧民们小康路上的日子可以说日新月异。

显然,交通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人员交往、信息交流、文化交融进一步加速,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自然而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生态保护——金山银山

祁连山,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也是历代河西绿洲水系的源泉所在,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相传古时匈奴因战争失去祁连山,留下了一曲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焉支山为祁连山一支脉,在今山丹县境内。在古代,资源富庶的祁连牧场自然会成为各方势力竞相争夺的地盘。其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祁连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用现在的话说,这里就是金山银山。

敬畏自然、珍惜资源是游牧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保护生态的理念亦是深入牧人精神内核的遗传基因。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无不体现着对于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这种与生俱来的朴素生态观与当下生态保护的政策理念一脉相承,进而成为牧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原生动力和先天优势。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国家群策群力的国策,也是肃南县的头等大事。多年来,在政府的政策宣传和鼓励引导下,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积极参与、支持生态环保工作,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作为牧区,草原和森林管护是肃南县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自1978年以来,肃南县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以防盗防火、合理利用为主要目标,动员和依靠广大农牧民群众,采取专职护林(草)队伍和牧民兼职护林(草)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强林草管护工作。1979年肃南县人民政府被国务院授予“无森林火灾县”的光荣称号。1988年,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保护区59.3%的面积在肃南。1995年肃南县荣获“国家连续40年无森林火灾县”荣誉称号。

进入2000年以后肃南县启动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实施草原禁牧 702.8 万亩 、草畜平衡 1389. 1 万 亩 ,科学合理确定适宜载畜量 ,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管理制度 ,通过舍饲半舍饲养殖 、草原流转 、异地借牧和压缩牲畜规模等措施,全面完成 10. 18 万个羊单位的减畜任务 。2010 年以后,每年落实草原生态补奖资金 1.98 亿元 ,人均达到 7506 元 ,全县草原补奖资金人均保底收入达到 3353 元 。先后投资 6 亿多元实施生态易地搬迁工程,建成牧民定居点 19 个,祁连山生态核心区的 4000 户 1 万多农牧民先后实施易地搬迁和集中定居,农牧民集中定居率达到 80%以上 。2017 年开始核心区和缓冲区共 295 户 920 名农牧民群众再次进行搬迁。

通过易地搬迁和集中定居项目的实施,减少了人、畜对林区和草原的不利影响。同时,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转变了农牧业生产结构,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经济收入。灌溉配套、人饮工程、道路建设 、农电线路、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移民群众照明难、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孩子上学难等问题。

在全面落实退牧还草、生态补奖、草原禁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自发地采取异地借牧方式减轻自家草场压力。县乡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扶持,逐渐走出了一条畜牧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相依存、相促进的异地借牧循环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双赢。所谓“异地借牧”模式即牧民夏秋季节在自家承包草原放牧,冬春季节到山下农区利用饲料充足便利的条件进行舍饲喂养,同时利用农田秋收后耕地上的剩余秸秆、散落种子、地埂杂草等牲畜食物资源租田借牧。这种模式不仅大幅压缩冬春季草场载畜量、有利于草原休养生息,还能充分将秸秆杂草、散落种子等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在广大牧区逐渐深入人心。肃南县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草畜平衡,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走出了一 条保护生态与小康建设相得益彰的路子,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牧民致富小康的“金山银山”。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近70年来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事故的成绩背后,是牧区各族人民对于生态保护的艰辛付出和对青山绿水的精心呵护。近年来因探矿采矿、水电建设、旅游开发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已得到基本根治。

饮食文化——小康岁月

1985年以前,城乡居民家庭的粮、油实行定量供应,凭票购买。主食以面粉为主,大米及蔬菜的供应量非常少。在牧区,牧民自制的酥油、曲拉、酸奶、炒面和肉类是最重要的农副产品,几乎占据了牧民日常口粮50%的份额。这些自给自足的肉食奶制品,保证了牧民重要的营养来源,有效缓解了面粉等主粮供应不足的问题,甚至可以和周边农区的人们进行物物交换,换取少量其他农副产品或生活物资。但牧区缺少蔬菜水果和其他谷物类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导致农牧民饮食结构单一。

1985 年以后,国家对粮、油、肉及其他生活日用品和消费品放开供应,市场经济复苏,食品供应丰富,加之经济收入增长,牧民“不愁吃”的目标完全实现,饮食结构开始由能量型食品向营养型食品转变,饮食消费开始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1994 年全面取消粮票制,1998 年全面放开粮价。城乡居民主粮消费逐年减少,副食品消费逐年增加,人们的食材选择日趋多样。

肃南城乡居民喜食本地产的优质牛羊肉和奶制品,也是本地居民日常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大部分家庭购置了电冰箱、电冰柜,在每年初冬屠宰牛羊的最佳时节购买大量纯天然优质草膘牛羊肉冷冻储存起来,在以后几个月乃至半年慢慢食用。酥油、酸奶等新鲜奶制品也可随时购买随时冷藏随时食用,以防止食品变质腐败。居住在城里或定居点的农牧民家庭也可以随时享用来自牧场上的新鲜特色优质美食。

从市场供应来看,从1980年开始,在全县人口相对集中的小集镇开始出现个体小饭馆并逐渐增多,饭菜品种也从简单的面食逐步丰富起来,各种炒菜出现在餐桌上。1990年以后,全县各乡镇小集镇市场供应逐步繁荣起来,蔬菜水果等食品供应网点已经遍布各地,牧民购买喜欢的新鲜蔬菜水果和食品不再困难,牧区食品供给丰富多样,膳食结构得以改善。同时,市面开始出现上规模上档次的菜馆、酒家。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牧家乐纷纷开业,民族特色餐饮走向市场、进入餐桌,丰富着人们的饮食文化。城乡居民招待客人、亲友聚会、红白喜事等多人用餐时都开始在酒家包席,既方便又可口、既丰富又体面。

2000年以后,餐饮市场供应逐渐成熟,菜品日益丰富,高低档次兼备,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饮食消费需求。食品供应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从有啥吃啥转变为吃啥有啥。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餐饮还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服务产业。

当年在多杰家召开社员大会时宣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安江是个头脑灵活的牧人,他抓住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率先创业,走上了勤劳致富的路子。

20世纪80年代初,市场经济复苏,牧区牛羊皮毛等畜产品生意开始活跃进来,他瞄准机会做起了牛羊贩销的生意。几年后自己购买了一辆货车,专门用于拉运牛羊到外地贩销。凭着自己诚实守信、价格公道的良好信誉和充足的优质货源、稳定的销售渠道,起早贪黑艰辛打拼,几年下来,成了村里比较有钱的富裕人家和致富能人。事业稍有起色后,安江在小集镇中心地段修建了一栋平房,夫妻两人利用半年时间到省城参加了厨师培训,而后开起了一家民族特色小餐馆。经过近10年的经营,有了资金有了经验,不甘平庸的安江大刀阔斧,对店面进行扩建装修,改建成了富有民族特色、一次能容纳数百人的的酒家。因菜品丰富、价格适中、服务周到,在牧区小镇有口皆碑、生意兴隆,经营收入迅速增加。到2012年,他在小镇申请地块,建起了一处五层楼房、设施齐全的标准酒店,一楼为餐饮和门店,二楼以上为住宿,并注册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经营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安江也成了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老板。

多杰家的美朵和木拉早已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孩子。他们接替和延续了父辈们的草原生活,同时也创新改变了父辈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开启了新一代牧民新的牧区生活模式。美朵和木拉都在镇上买了楼房。他们家各有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在镇上上完了小学初中先后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民族班。多杰就在张掖城里买了一套楼房,住在城里照料两个孙子上学。牛羊和家里的牧场则交给了儿子木拉两口子经营打理。几年后两个孩子都考上大学走了,如今年事已高的多杰夫妇就在城里居住安心养老了。夏天的时候也到夏季牧场住上一段时间,顺便帮儿子儿媳照看几天牛羊,让儿子儿媳出去旅游休息。多杰的几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顺利考上了稳定的工作,不再依靠草原生活,原来承包的草场就由木拉一家管理使用、经营收益。草原面积充足,加之木拉善经营会管理,进入21世纪后畜产品市场行情持续稳定向好,家庭经济收入可观。而今木拉已有近百万元的储蓄存款。

和很多家庭一样,木拉夫妻双方缴纳的养老保险也是每人每年3000元的最高缴费档次。木拉们清楚,现在多缴将来就可以享受较高的养老待遇。对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养老保险政策他们早已烂熟于心。

来自牧区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牧民的衣食住行上。物质生活的富足充裕自然而然地刺激和带动了精神生活的活跃丰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牧区群众的文化社交活动开始丰富活跃起来,休闲娱乐的多了,外出旅游的多了,学习新技能新技术的多了,参加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多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始注重参加文化娱乐活动,追求精神品位和生活质量,牧区群众文化生活由单调贫乏逐渐发展丰富,开始充满生机活力。

牧民养殖马匹,不是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和乘骑工具,而是源自对传统游牧生活的追忆和眷恋,是一种文化情节,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弘扬。一个个精心筛选、调教训练的良种骏马主要用于参加体育比赛、传统习俗展示等文化娱乐活动。大多数乡镇都有牧民自发组织的赛马协会,平时养马训马,组织开展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各类赛马表演活动。许多骑手还远赴全国各地参加大型赛马活动,不少骑手获得了优胜奖项。县上及各乡镇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多场次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各类文化艺术节庆活动,民族风情浓郁的歌舞演艺活动和传统体育比赛竞技活动丰富多彩。

一些能歌善舞、具有专业特长的牧民组建了众多民族歌舞演艺团体,积极参与到文化市场活动之中,活跃在城乡进行民族歌舞表演和传统文化传承展演。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积极主动参加民间歌舞、民族服饰、传统刺绣、特色饮食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当中,充分利用手机电脑,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学习、传承培养、巡回展演活动,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非遗传承人。全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8人,市县级非遗传承人65人。一些传承人还充分挖掘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办经济实体实现就业创业,成为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典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利共赢。

言为心声。步入小康社会的肃南各族人民以歌诉情,正满怀豪情地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图片:郎文瑞
者简介: 白云峰  肃南县人社局干部。

肃南文学
让那些怦然心动的胸口,让那些斟满了激情的喉咙,让那些发黄了的纸张,找到了张扬个性的天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