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峥
菊花以淡雅清贞、恬然自处著称,常盛开于百花凋零的深秋时节,并不与群芳争奇斗艳,古人视其为具有高尚品格、不趋炎附势的象征。在历史长河中,菊花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
菊花原产于中国,有着至少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山海经》中有记载:“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其草多菊、术。”大致意思是说,岷山山系的首座山叫女几山,山上有很多石涅,还有杻树和橿树,花草以野菊和苍竹居多。此外《礼记》《离骚》等均有对菊花的描述。因为菊花深秋开花的独特属性,可被当做物候转变的标记,所以也被古人称作“候时之草”,可用以指导生活、生产。古代指导农事的《夏小正》就有“菊荣而树麦,时之极也”的记载,意思是,菊花盛开的时节,正是种植冬小麦的好时期。
除了物候作用,菊花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鞠华(菊花),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服之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而且,此书中把菊花列为上药120种之一。所谓上药,是指无毒,久服不伤身的药物。早在魏晋初期,魏文帝曹丕写在给钟繇的书信中就有九月九日重阳节借菊花祝寿的文字。魏晋之后,重阳赏菊之风盛行,九月九日饮菊花酒也成为过节必备项目。
菊花还可作为食物。根据苏东坡所作的《后杞菊赋》记录,春天吃菊花的苗,夏天吃它的叶,秋天吃它的花和果,冬天吃它的根。这篇诗人用以自嘲的赋后来成为“乌台诗案”的罪证之一,有人弹劾他在讥讽朝廷治下的百姓贫苦,只能吃菊花种子来充饥。后来,一些文人墨客也吃菊,而且视作一种颇有仪式感的活动。宋代《山家清供》中就记载了很多菊花食谱。
菊花的物候作用、药用及食用价值都是实用性的,但菊花很早就被赋予了文化内涵。菊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可追溯于屈原的《离骚》,其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晚上食用菊花掉落的花瓣,借此表达诗人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不过,此时菊花的文化内涵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它真正开始绽放的时代是魏晋时期。
现代人提到菊花,最先想到的诗句可能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菊花在深秋绽放、不与群芳争艳的特点来表达田园生活的恬淡心态。自陶渊明开始,菊花隐逸自得、与世无争的品格便有了深远的影响,后世众多隐士都以菊花的品格自比。
到了唐代,菊花的种类和花色更加多样,很多赞美菊花的唐诗,既继承了前代对菊花隐逸旷达品性的欣赏,也发展出新的特点。中唐以后,文人借菊花抒发孤寂心境的诗文比比皆是,而且出现了与隐逸旷达截然相反的内涵,如渴望入世、怀才不遇的文人借菊花虽美艳绝伦、却开在不合时宜的深秋来表达自己的感伤或不满。其中,以黄巢《不第后赋菊》最为有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中没有对菊花隐逸的赞许,没有对它开在深秋的悲叹,而充满了“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
随着园艺技术的发展,宋代花匠开创了嫁接、整形、摘心等技法,培育出众多菊花新品种。北宋都城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举办的菊花花会、重阳菊花会一直延续至今。这个时期,文人对菊花文化内涵的表达更倾向于强调人格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里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明清时期,除继承前代关于菊花情感及精神内涵的表达外,观赏艺菊成了一种流行的社会风气。文人以菊花为媒介,举行集会,吟诗作赋,结交朋友。除了赏菊,明清文人还把种菊花当作一种高雅的活动,出现了很多关于种菊、育菊、记录菊谱的专门书籍。据《中国明清时期农书总目》统计,明清时期的菊谱书籍有62部之多,足见当时人们对菊花的推崇。公元1688年的清康熙年间,我国的菊花由荷兰商人传到欧洲,并在欧洲广泛培育。当时的荷兰作家白里尼写下《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对菊花不吝赞美之词。之后,菊花又通过欧洲传到了美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
目前,菊花已经成为世界著名花卉,不仅中国人喜欢,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不过,菊花背后深刻的文化印记,估计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它承载的不只是美丽的花朵本身,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下即可订阅: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748545669396
点击在看
分享此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