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帖学代表姚鼐对联书法欣赏,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

乐活   2024-11-23 00:00   福建  


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清代帖学代表,“桐城三祖”之一姚鼐(nài)的对联书法。姚鼐的对联书法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人气质及高雅的韵味,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端庄,展现出阳刚之气;而线条流畅自然,富有变化,又不失阴柔之韵,给人以清新秀逸之感。


姚鼐(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


姚鼐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就备受推崇,流传甚广。其书法内容多为自作诗文或经典文学作品,书法与文学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姚鼐主要师法晋唐以来的书法名家,在继承传统帖学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对前人书法的精髓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吸收,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在京师及各地交游,与文人墨客、书法家相互切磋交流,使姚鼐书法更上一层楼。如他与王文治等好友交往密切,王文治的书法风格对姚鼐的书风也有一定的影响,使其书法在文人气息的基础上更具个性特点。


阮籍口无臧否语;陈登胸有敬共人。
姚鼐的书法并非简单的模仿古人,而是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心境、学识和气度,使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展现出他对生活、对文学、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 。

出生于官宦书香世家的姚鼐,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在学习经学、古文的过程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这为其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姚鼐祖先姚旭为明代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姚之兰为江州府知府加按察副使衔;高祖文然,康熙时任刑部尚书;曾祖士,曾任湖北罗田知县,皆贤良清廉,辞世后皆享名宦祠祀。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学贯经史,与刘大櫆情深意笃。


布衣疏食养心骨;奇字高文观古今。
自幼嗜学的姚鼐,幼时跟随同乡前辈、理学信徒方泽学习理学,后随伯父姚范学习经学,成年后又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乾隆十五年,二十岁的姚鼐乡试中举,但随后父亲去世,他曾云游四方教书养家。此后多次参加会试均失败,直到乾隆二十八年,三十岁的姚鼐第六次应礼部试,才中进士。


姚鼐中进士后,选庶吉士,散馆授兵部主事,后擢升为礼部员外郎、刑部郎中。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但因受到排挤,加上自身对官场的厌倦,于乾隆三十九年秋称病请假,后辞官南还,决心不再为官,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讲学之路。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


春暖兰馨秋凉菊茂;樽开客至月上诗成。
姚鼐不仅在书法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他强调书法与文学、人品的关系,认为书法是文人修养的重要体现,主张以意运笔,追求自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他的这些书法理论观点,对当时及后世的书法创作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编有《古文辞类纂》等。


家居北苑春山里;
人在南华秋水间。


新诗传素壁;
修绠汲清泉。


彝鼎图书自典重;
珊瑚碧树交枝柯。


语带烟霞从古少;
学如耕稼到秋成。


清琐璐墀静陈彝;
揭看琅笈细篆鸿。


家有素风惟孝友;
世贻清泽在诗书。


目揽九流修向录;
情游万古得彭年。


THE END
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的 点赞 关注 与 再看 ,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 我坚信:您的评论一针见血!』

三和练字
写字、练字、画画,历代书法作品、中国画作品欣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