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鼓励她“好好干”,她带着全省基层记者“一起干”。第18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高级记者杨川源说——“一起干,一起强起来!”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杨川源
原本对她的采访是从获奖开始,但一坐下来,她却回忆起了8年前记者节当天的一件往事。
刚刚结束在陕西袁家村蹲点回到西安的她,直奔邮局,想赶在下班前买一套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纪念邮票。可门口的队伍很长,没排到。
正当她遗憾时,一位老记者走了过来,把自己多买来的一套邮票递给了她——“我很喜欢看你们台的节目,这个就送给你了,以后好好干!”这份来自陌生同行的勉励,让她至今难忘。
她也是一名记者。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前夕,中国记协公布了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她荣获长江系列。她是杨川源,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高级记者。
老记者鼓励的“好好干”三个字,也正是23年来杨川源对自己始终不变的要求。
为了做到“好好干”,她走田埂、进车间,战高温、迎台风,过草地、上高原……她的报道里,主角始终是人民,方向始终是基层,拍出了一大批动人、感人、鼓舞人的好作品,连续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连续3年摘得一等奖。
“感恩”与“责任”在心头萦绕。
杨川源说,她在反复看范长江先生的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一位中国记者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要成为一名中国好记者,就要踏踏实实地去用脚步丈量大地,为推动中国发展发声出力。得奖是荣誉,更是责任与使命。新时代的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就是要把“根”深深扎下去,不光是要让自己强起来,更要鼓励和带动更多记者跑起来,强起来!
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上,杨川源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基层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上台分享了媒体变革时代的思考,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川源蹲点工作室”。2023年2月,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第一次设立了实体化运作的川源蹲点工作室,开设了常态化新闻专栏《川源蹲点观察》。2023年6月8日,首批“川源蹲点工作室——基层观察点”正式挂牌。在浙江广电集团全力支持下,浙江全省设立了12个基层观察点,开展“地方联播提升工程”,连通省、市、县三级主流传播平台,共策划、共开发、共传播,引导各级记者蹲下去,发现基层好新闻。多年跑基层的经验累积,让杨川源有了一个覆盖浙江全省300多名基层联络员的工作群,这就是基层观察点的雏形。她说要用这个群与基层找共鸣。做了23年的新闻记者,连续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当很多人认为她可以歇一歇的时候,杨川源反而更加觉得时不我待,要把“三连冠”转变成深化媒体融合的推动力,带着全省基层记者一起干,一起强起来。工作室要有最小单元的改革推动力。打造个人工作室,并不是在打造一个人。杨川源说:“我们是在一个IP的基础之上,传递一种方法、一种理念。川源蹲点工作室最大的属性,是改革。”川源蹲点工作室成立后的这20个月,杨川源带领她的团队一直奔走在浙江各地,以每个月推出3到4期的频率做蹲点新闻报道。“川源姐要来了!”基层站点的小伙伴们每天都盼望着。杨川源却希望:“大家不是靠我来可以多上两个头条,而是要让大家都具有上头条的能力。”杨川源说,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精准发力,能在各地带出一支专门做蹲点报道的高素质团队。这一年,基层观察点报名越来越踊跃。做指挥棒很难,杨川源希望用更优的机制去激发更多人在蹲点报道中走得更远。“改革是一定要‘破圈’的,是一定要‘红脸’的,所以我也做好了准备。”“浙江人天生不服输,天生就可以‘无中生有’。”杨川源说,“我们有信心,依托蹲点工作室,在浙江闯荡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同时也为全国的蹲点工作室的探索蹚出一条路。”今年新媒体大会中有一个内容创新论坛,当天杨川源赶到的时候整个场子已经爆满。她靠着展板站在最后一排,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间很受鼓舞!”因为杨川源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大家跟她的感受是一样的,依然觉得内容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我们做新闻就是要靠内容去鼓舞人、感动人、凝聚人。”杨川源坚定地认为,主流媒体朝新媒体转型,非常重要的核心是要有一方讲故事的田地。2023年9月,川源蹲点工作室推出了主打“换个角度读理论”的新媒体专栏《一瞬间》,尝试把党的理论与新闻一线调研相结合,突出瞬间感悟,连通受众共鸣。“让人能够迈出第一步的,绝不是那些特别难的事儿。媒体记者转型也应该是这样。”杨川源拿《一瞬间》举例说,“我的一篇蹲点报道出来之后,我一定要把里面最有感触的一瞬间拎出来,制作成新媒体节目,形成‘双屏双打’,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是要另起炉灶搞一套,是不行的。”去年年底,《一瞬间》栏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扶持项目,是全国唯一一个理论节目新媒体传播轻量化转型的案例。从推出到现在,《一瞬间》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抓住重大主题宣传节点,推出了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一系列短视频。在《一颗磨平的印章背后》义乌海关不到两个月就把一颗印章磨平的一瞬间,读懂了什么是“要给长得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在《一路生花》杭州高架桥上“月季花路”绽放的一瞬间,读懂了什么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三四分钟的节目里,杨川源把淹没在完整叙事逻辑里的“一瞬间”及时精准地拎出来,有效增强和释放了它的穿透力与传播力。杨川源说,过去我们往往素材拍了很多,想要说的很多。媒体变革时代,我们恰恰需要一个清空的过程,把最不舍得的东西留下,也就形成了传播力。一切传播终将回归对人性的洞察。新时代的好记者要“顶天”,更要“立地”,尊重自己的第一感受,尊重被采访对象的第一反应,尊重受众的第一需求。第34届中国新闻奖公布,杨川源凭借典型报道《演出之后》获得二等奖。面对这条片子,她给出了两个关键词——“痛苦”与“责任”。杨川源说:“痛苦不是来自技术层面的,而是想从一条片子变成一种推动的时候,会感到很痛苦。”2023年的最后一天,杨川源参加了杭州市上城区弯湾托管中心的新年联欢会,不是作为记者,而是作为一名普通嘉宾。一到现场,她就迅速融入了这个由50个心智障碍青年家庭和志愿者们组成的大家庭。因为同为亚残运会火炬手,她与弯湾托管中心的创始人徐琴相识。就在联欢会的几天前,杨川源还在为记录弯湾的新闻专题片《演出之后》忙碌着。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天睁开眼睛是弯湾,闭上眼睛还是弯湾。为了把内心感受和新闻深意表达清楚,文稿、剪辑、配音被她一遍遍推翻重来,为的就是让这一年“在一个温暖的故事里收尾”。那天,走上台的杨川源,话还没说出口就哭了:“对不起,没有早一点和大家在一起,没有陪你们走过那段最艰难的路,这是我作为一个记者的失职……”把报道当成报道,杨川源认为远远不够,要把报道当成一件事来做。“获奖之后,我就在反思自己,我还能为这个群体再做些什么?”一条报道不仅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广大受众的简单连接,更是相互间信任的建立。杨川源一直相信,主流媒体的记者用蹲点的方式到老百姓中去,全过程都有价值。她认为,如果放下话筒就觉得这件事和自己再也无关,这样的报道即使再精彩,也是失败的。杨川源说,有些事虽然屏幕前的观众看不到,但老百姓看得到。“《演出之后》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希望未来能够强化蹲点工作室的公益属性,去帮助更多人。”面对荣誉和奖项,杨川源说“自己从来没有成功过”。她深知自己追求的,是要为像她一样愿意扎根基层、踏实做好新闻的记者闯出一片新天地。“获奖之后,我觉得我更应该找寻一种力量和规律,去让一个记者长期坚持下去,去让更多团队能够感受到这种幸福。”
编辑:刘一文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