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门的不是“师傅”,是陷阱!

文摘   2024-11-04 10:39   重庆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不法分子利用玩家对游戏内稀有装备和皮肤的渴望,实施了一系列诈骗活动。从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到高价购买游戏账号,再到解除游戏时间限制等骗局层出不穷,导致许多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群体受害。最近,小李同学便因此受骗……

送上门来的“师傅”


一天晚上,小李在做完作业后用家长的手机玩着一款热门的网络游戏,在游戏内组队遇见了一个技术高超的“主播”,这个“主播”在语音聊天中热情幽默,迅速获得了小李的崇拜,并将小李收为“徒弟”,邀请他一起组队游戏。某一天在游戏过程中,“主播”告诉小李自己有“门路”可以免费领取游戏里的限量“皮肤”……



天上掉下来的免费“馅饼”


想着技术高超的“主播”一定不会骗自己,小李添加了主播的微信并进入了一个“师徒微信群”,里面有五六个人都是“主播”的徒弟。“主播”说,现在他们的账号还未激活,只要通过微信给他转账,他就能在不收款的情况下激活账号,同时他们也可以领取到免费的游戏限量“皮肤”,这些都是“师傅”给“徒弟”们发的福利。


官方更新了安全补丁,需要再重新转500激活。



这次账号没有激活成功,你再转500过来我试一下。



多次转账后,小李发现自己的账号内始终没有出现限量的“皮肤”。这时,“师傅”通过微信发来一张图片,声称小李的身份信息已经泄露,如果不继续转账完成皮肤领取,将被强制贷款30万元并判刑3年。这时小李才意识到,自己“摊上了大事”。



千里追击捣毁“诈骗团伙”


无奈之下,小李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父母,父母急忙带着小李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接到报案后,民警通过分析研判,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和活动地点,并立即组织精干警力赶赴河北、河南开展落地侦查,最终于9月底将张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现场缴获作案手机7台,成功捣毁1个正处于萌芽阶段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

经调查,七名嫌疑人均为二十岁左右的社会青年,想用不劳而获的方法赚钱,便萌发了开展网络诈骗的想法。他们将诈骗对象瞄准了防骗意识较为薄弱的十岁以下儿童群体,通过在游戏里“收徒建立关系——免费领取皮肤——建群转账”的方式诈骗十余名儿童,诈骗金额累计已有五万余元。经审讯,嫌疑人均对其实施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进一步办理中。




























































































  

1、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不要让孩子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明软件,切勿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告诫孩子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支付账户及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2、应告诫孩子,游戏里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不轻信免费领装备、皮肤等说辞,凡是要求“用家长手机扫一扫”都是诈骗。

3、告诉孩子,遇到声称“账号、银行卡异常被冻结”时不要害怕,应立刻停止操作,向家长、老师或警方求助。

4、家长要适度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内容,正确引导,避免孩子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侵扰。

5、一旦遭遇诈骗,要准确记录骗子账号、联系方式,保存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并尽快拨打110报警。

来源:涪陵公安

责编:申杨帆

编辑:徐   静


关注我 关心你

重庆刑侦
微信公众号
重庆刑侦
微信视频号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重庆刑侦
重庆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