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驱动了一个人的行动力和积极性?包括维系婚姻的动力,以及在婚姻中的牺牲和付出。
马克思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利益的获取。”
还有霍尔巴赫也曾指出:“利益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爱情其实也是利益的一种,因为利益不一定就是钱,各种各样的需求也是利益。好比生理需求、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爱情可以给人带来的直接利益。
所以好的爱情,能长久的爱情,不可能跳过现实需求而在完全虚幻的感觉中进行与维持。
就拿爱情的开始来说,你身上有一样足够吸引我的特征,那可能就是我的实际需求部分,又因为你能够满足我的实际需求部分,继而才会让我有想和你一直好下去的动力。
当然人的主要需求是会随着时间、阶段、年龄和阅历而变化的。
比如刚在一起时,我的主要需求是精神上的,换一个阶段就变成物质上的了,可你却没有满足我主要需求的变化,依然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紧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分歧和冲突便会接踵而至,实际上这也是两性之间的战争会绵延不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爱情是这样,婚姻又何尝不是如此。
甚至等结婚三五年后,婚姻比爱情要更加现实,利益和需求的问题更会被凸显出来。当你不能继续满足我的主要需求时,结果就是我会丧失维持婚姻的动力。
这个时候的婚姻只会变成,我对你没有任何需要,你身上也没有我的需要。
那么对我个人而言,这段婚姻也就是可有可无了,接下来夫妻两个人,会变得貌合神离、渐行渐远。
其实你要是仔细去观察那些好的婚姻,便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好的夫妻之间,永远能不停地互相需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很多人都知道利尽则人散,却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含义,这个“利”到底代表着什么,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只是钱。
很真实的一段话,说: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不被需要,是一个人的悲哀,也是一段婚姻的悲剧。
另外还有一个顺序,不是夫妻感情好,才会不停地互相需要,而是能不停地互相需要,夫妻感情才会好。这是在不停地需要中,从慢慢习惯到产生依赖性,然后潜意识中会肯定,自己已经离不开对方了。
这也相当于调动了彼此对婚姻的维系的动力,还有积极性。
2
讲真,夫妻还是不要轻易分居,特别是结婚三五年后,当生活只剩下平淡和琐碎的时候,白天各忙各的事情,也就晚上还有点儿交流的时间。
聊聊对未来的规划,聊聊白天的有趣见闻,聊聊家庭与孩子的琐碎。
可以对感情起到很好的升温与维护作用,一旦夫妻之间无话可说,或者不想说、懒得说,那么婚姻也将形同虚设。
时间久了,越来越多的是隔阂、是芥蒂、是误会。
也许你觉得还有一方变心的可能,甚至认为那是最糟糕的,却不知道夫妻长时间分居,比变心更可怕的是习惯。无论有什么事情都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扛,也习惯了一个人去面对孤独,以及习惯了对方不能再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再有任何期待和幻想。
就像曾听过一位女读者的倾诉。
她说自己和丈夫分居七年,起初是为了避免争吵,结果分居到最后,她觉得自己已经不再需要丈夫了,习惯了孤独,也习惯了不被爱、没有关心的日子。
当努力去找回以前的那种感觉时,反而感到别扭。
说直接一点,是她对丈夫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的需要了,所以对她来说,丈夫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名义夫妻。
在分居期间,她也有为自己的各种需要而妥协过,以及也出现过惶惶不安的感觉,偏偏丈夫没有顺着她给的台阶走下来。
正所谓等熬过了最难熬的日子,谁给的糖也不要了,这可不是什么拒绝,而是已经不再需要了。
而她这样的状态,比变心还要可怕与冷漠,至少一个变心的人,心里多少还会有点愧疚感。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她活成了一种没有期盼,特别无所谓的状态。
3
有很多东西,不是你想挽回就能挽回的,习惯是最难改变的一样东西,因为这样的习惯背后代表着,一个人不再有任何的需要、期望和幻想。
等于是从根本上毁掉了一个人的美好信念,还有这份信念所带来的激情动力。
分居时间久了,对感情只能是百害无一利,也许刚分开的那段时间,闹矛盾的次数真的少了,但这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矛盾的源头。
接下来只会让你觉得,两个人更难沟通,然后慢慢地更不想沟通,干脆就任由感情自由发展,随便怎么样了。
除了感情会变得越来越淡,关键是已经动摇了婚姻的核心基石。
当彼此之间不再有需求,便证明对方不能够再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占据那独特的位置,包括自己也不会再给对方留一个这样的位置。最后等利尽,即使不散,也不会有什么温度和灵魂可言。
利益是婚姻的核心基石,如果你想把婚姻经营下去,经营好,那么就要想办法去调动对方的积极性。
让对方主动产生和你一样的动力,也只有这样,你们的婚姻才能幸福美满。总之一句话,你的身上应该有对方贪图的东西,对方的身上也应该有你贪图的东西。
--END--